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法商研究》刊载的经济法学研究会10年(2001-2010)年会综述文本,发现在我国经济法学知识系统的建构中存在两种策略:一是直接借助于时代主题(热点话题)的推动,二是间接依赖于书写形式的渲染。而支配着这个知识结构的基本意图,就是要使中国经济法学紧紧围绕着国家(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这一主线展开说明和论证。基于这样一种知识生产和传播的方式,我国经济法学虽然显示了其符合经济法的政策性特征和与时俱进的风格,但在很大程度上拉开了与传统法学和现实法律需求的距离。为此,有必要从知识结构的视角关注、矫正我国经济法学的研究风格和发展径路。  相似文献   

2.
经济法调整对象的研究在经济法学总论研究中的地位渐次下降 ,与此伴同的是 ,经济法学总论研究的主题增多和领域扩展。由于经济法调整对象的研究被置于过高地位 ,致使研究资源分配严重失衡 ,阻滞了经济法学总论的成熟。我们应当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调整经济法学总论研究的未来进路。  相似文献   

3.
2000年经济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文华  张雪楳  马志毅  王伟 《法学家》2001,(1):64-71,129
一、2000年经济法学研究概况 2000年,经济法学研究蕴积着中国经济法学产生、发展二十年的底蕴兼具新世纪的开拓和进取精神,学术探讨和研究气氛活跃,取得了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4.
经济法的定位与经济法学体系之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正华 《河北法学》2003,21(6):37-40
回顾我国经济法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到经济法学体系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逐渐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正确认识经济法的本质,界定经济法是政府管理和协调国民经济运行关系的法律,是正确构建经济法学体系的前提。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经济法学体系应根据现实发展而重构,有关经济法学研究的理念也应当更新。特别是要完善经济法学理论体系、注重知识经济社会对经济法发展的影响、加大对现实问题的研究、将比较法进一步引入经济法研究之中。  相似文献   

5.
经济与法之学——经济法学科内涵另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的经济法学属于法本位的经济法学,研究方法和范围局限于法学范畴,忽视了其经济内容的原有联系,造成目前经济法学形同神散,理论发展滞缓,流于形式且容易形成片面观点。如果从更广博的角度、综合更全面的知识和工具以经济与法的关系机制整体来释解经济法学,则有利于改变当前经济法学的理论薄弱状况,形成更科学合理的经济法理论。可以说,经济学与法学的划分为经济法学提供了产生的条件,经济法学的发展也说明了两者相互交叉融合的趋势和必然。经济法学作为在经济与法的交叉边缘领域建立起来的新兴学科,理应以经济与法的相联互动机制为研究对象。它既不脱离经济学与法学范畴,也不单纯地归为经济学或法学的一部分,而应立足于自己的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6.
赵秀文  谢菁菁  续俊旗 《法学家》2006,19(1):114-117
一、国际经济法学研究概况 本年度中国国际经济法学学术研究立足于理论联系实践,着眼于对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经济法学理论的深入研究通过举办一系列有关国际经济法的研讨会和学者们在各种法学期刊杂志上撰文,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7.
李友根 《现代法学》2013,35(1):163-170
经济法学界对"科学发展观"、"包容性发展"等时政话语的研究,存在着标签式、嫁接式等功利性的类型,难以对经济法学的发展起到真正的推动作用,也不易起到经济法学研究对重大现实问题的回应作用。此类研究应当坚持独立性与学术性,克制功利性追求。对于法律界而言,"包容性发展"并非属于突破性的概念。  相似文献   

8.
李昌庚 《北方法学》2014,8(5):81-89
中国经济法学困境不在于以我国所定义的经济法内容本身,而在于经济法研究的经济法学出现了问题。经济法学其实是最具中国本土特色的部门法学,同时也是经济法学困境的原因所在。经济法学界研究路径转型对经济法学困境突破至关重要。通过学习和借鉴世界两大法系的务实禀赋,审视与检讨传统部门法划分理论,以一种非传统部门法划分理论审视经济法,包括但不限于以非传统部门法划分标准审视经济法的独立性、经济法划分的相对性、经济法回归到经济政策的法条解读或其他可能、经济法总论仅具有形式意义、经济法总论与分论是"形散而神不散"的关系等,这将是中国经济法及其经济法学的必然出路。  相似文献   

9.
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经济法学如何向前发展?这是经济法学界正在认真思考的问题。以往,人们也曾提出过各种不同的思路,但一些关键未能突破。这里,有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需要研究:一是经济法学如何抓住发展机遇;二是如何转变观念。没有机遇,经济法学发展不起来。有了机遇,观念不更新,机遇也会错过,经济法学也发展不起来。一、问题的提出事物的发展有无机遇?回答是肯定的。所谓“机遇”,就是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一般包括环境和机会。经济法学的发展机遇,是指经济法学发展的环境和机会。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极大地促进了经济法制建设的发展,也为经济法学研究的深入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学者们的勤勉努力和热烈讨论已使经济法学的研究逐渐深化,并已开始日益注重对经济法基础理论的系统研究,产生了许多研究成果,为经济法学的成熟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由吉林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