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以下简称联总)对抗战后的中国给以6.47亿美元的无偿援助,帮助中国政府进行紧急救济和经济的恢复与重建,国民政府利用这笔援助开办了多项紧急救济和战争善后工程。对于这段历史的研究和  相似文献   

2.
巨大的代价不朽的功勋─—浅谈中国抗日战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重要作用蓝天俊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中、苏、美、英等同盟国同轴心国德、日、意三个法西斯国家之间的一场大搏斗,是人类历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战争。这次战争以法西斯国家的失败和反法西斯国家的胜利而告终。中...  相似文献   

3.
宋飞 《党史纵横》2001,(9):30-30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发动的人类历史上空前规模的世界战争.先后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卷入了这场战争.  相似文献   

4.
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一项重要的基本权利,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所认识和重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国宪法纷纷将宗教信仰自由作为本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但宗教行为自由是一项受限制的权利,它以不侵犯他人的权利为限。尊重和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应该成为国家应尽的义务。  相似文献   

5.
一、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应该从什么时侯算起?这个问题长期以来在国内外史学界一直争论不休。欧洲人认为,应该以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为起点;有些美国人认为应该从1941年12月8日日本法西斯偷袭珍珠港算起;苏联人则认为应该把1941年6月22日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由帝国主义战争性质  相似文献   

6.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促成了国际反法西统一阵线的建立,从而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展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是与日本奉行的侵略战略分不开的,在整个战争中,日本在主要作战对象和战略方向等重大问题上,有一个长期争论、相互妥协的过程,这就是以苏联为主要作战对手的"北进"战略与以美英为主要作战对手的"南进"战略的争论。随着战争进程的发展,日本最终确立了"南进"战略,以袭击珍珠港为序曲,发动了太平洋战争。  相似文献   

7.
中东是上世纪才出现的政治地理概念。这一名称起源于西方殖民主义的“欧洲中心论”。欧洲人以自己的居住地为起点,将东方国家按距离远近分为近东、中东和远东。中东地处欧亚非三大洲交汇处,面积为150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近3亿,它包括22个国家,其中18个是阿拉伯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50余年来,中东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热点地区”,  相似文献   

8.
被誉为千里眼的雷达,其实是一种特制的无线电定位装备。1936年英国科学家依据电磁波反射原理,研制出世界上第一部雷达,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首先用于军事。以20多部雷达组成了英国的防空雷达网,使德国空军的大规模对英空袭屡屡受挫,为英国的防空作战取得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谢文 《党建文汇》2008,(6):43-43
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的人都知道,当年的西班牙独裁者佛朗哥随时都有放弃中立、投入纳粹——法西斯联盟怀抱的可能,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西班牙政府都保持了中立。这是为什么呢?1997年,英国爱丁堡大学历史教授戴维·斯塔福德在研究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信件时,终于揭开了这个谜底……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失败,终结了日本半个多世纪的侵略扩张,迫使它将情报战的重点转向经济领域。在战后日本的情报活动中,有85%甚至90%直接用于振兴和繁荣经济。那么,今天的日本人究竟是怎样搜集经济与科技情报的呢?  相似文献   

11.
今年8月15日,是中国抗日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63周年,中国远征军是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我写一篇《中国远征军和英美盟军缅甸歼日寇》,纪念这个伟大日子。  相似文献   

12.
李桥铭 《红旗文稿》2013,(13):34-37
1917年十月革命时期,近20万布尔什维克党员领导不足3万人的工人赤卫队和革命士兵,夺取政权,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拥有200多万党员的苏共领导人民,战胜了德国法西斯;70多年后,拥有近2000万党员和530万军队  相似文献   

13.
发展经济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的一门新兴学科。它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和考察这些国家的经济由落后状态向现代化发展的进程和规律,以及实现经济发展应采取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史学界对中国的抗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关系已注意研究,不过大多数学者只注意到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贡献,而对其他方面值得研究的问题却较少探讨。本文由于篇幅所限,只谈下面三个问题。一、中国抗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点 1978年以前,中国史学界一般都认为1939年9月1日德国法西斯进攻波兰,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点。这似乎很少异议。近些年来,中国大陆学者对抗日战争进行了比较全面、比较深入的研究,对西方一些学者忽视或贬低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巨大作用,提出不同的意见,这是应该的。但也有学者在强调中国抗日战争的地位和作用的时候,提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应以中国抗日战争为起点的问题。有些外国学者也持此种看法。关于这方面的意见如下:  相似文献   

15.
菲德勒有效领导的权变模式在西方领导理论界和实践领域都有较大的影响,但国内学术界对菲氏理论的介绍和研究尚不多见,本文拟对菲德勒的理论作一评述。一、菲德勒有效领导的权变模式的产生背景(一)社会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时有发生。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  相似文献   

16.
领导干部应该学好政策科学吴方宁政策科学,是关于政策研究、制定、实施、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的科学。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美国首先兴起的一个新的软科学学科。它是以现代科学技术进步为基础。以哲学、数学、经济学、管理科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法学、历史学等...  相似文献   

17.
一、全面战争闪电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全面战争,而其特殊的表现形式是闪电战。全面战争和闪电战争是什么?麦克士·温纳在《世界大战》中下过定义:“全面战争是以一国的经济的及人力的资源之总合进行的战争。闪电战是迅速决定,以全面胜利结束的战争。”  相似文献   

18.
被誉为"民间外交"、"友好运动"的中日民间交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两国关系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回顾半个多世纪的岁月,为打开中日交往的大门,推动两国友好运动的勃兴和邦交正常化的实现,促进中日关系全面、健康、顺利地发展,民间外交始终扮演着官方或其他渠道都无法代替的角色.  相似文献   

19.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的四个国家和地区:新加坡、香港、台湾、南朝鲜,继经济复苏之后,自60年代起进入增长时期,到了70、80年代因其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被称为亚洲“四小龙”。资产阶级把它们推崇为样板,少数坚持自由化立场的人以此论证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发展中国家实行了资本主义制度,为什么唯独亚洲“四小”取得  相似文献   

20.
雅尔塔体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在以雅尔塔会议为代表的历次重要的国际会议上,美英苏三国就结束战争、维护世界和平问题达成的一系列协议和谅解的总称。战后四十多年来,整个国际关系就是在这个体制所规定的范围内运行的。“雅尔塔通过的决定在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