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敏 《理论学刊》2023,(1):23-31
后发优势是指由于落后的经济水平,后发国家往往会产生强烈的赶超意识,这种意识会激励整个社会积极引进技术、投身经济建设。然而现实中,并非所有的后发国家都能将这一潜在的优势转化为现实的优势,主要原因有二:首先,将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需要强大的国家与社会能力,并非所有国家都具备这样的能力;其次,后发国家同样可能面临后发劣势,从而在现代化道路上走弯路。中国式现代化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起强大的国家与社会能力,成功将潜在的后发优势变为现实的发展动能。与此同时,中国式现代化也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避免了后发国家可能面临的后发劣势。  相似文献   

2.
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使国际经济与国际政治间的有机互动不断增强,国际产业转移逐渐成为影响国际关系变化发展的深层经济动因.东亚产业转移促使东亚国际政治地位显著提升,奠定了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坚实基础.20世纪90年代后,东亚主要国家(地区)在产业发展上均出现新变化,传统雁行模式逐渐式微,导致各国(地区)在国际经济中的实力和地位有升有降,从而对东亚主要国家(地区)间关系产生深刻影响:中、日、东盟关系开始微妙调整,三边互动逐渐显现;中日韩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东北亚合作趋势加强;台湾经济对中国大陆依存度加强,台独势力将受遏制,等等.  相似文献   

3.
随着一系列双边谈判不断取得成功,中国加入WTO已经指日可待。可以说,我们已站在WTO的门槛上。国际经济商贸关系是错综复杂的,国际市场就象一个大赛场。俗话说,没有规矩,难以成方圆。既然有赛场,就必然有游戏规则。在我们即将加入WTO的时候,来谈论国际市场的“游戏规则”,就显得特别必要,特别紧迫。这是因为:第一,我们必须尊重和遵守国际市场和国际经济交往中的“游戏规则”。WTO的有关基本原则和协定以及其他国际规则,都是众多国家在长期的国际经济交往中形成的,它们反映了国际经济活动的客观规律,成为公认的行为…  相似文献   

4.
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当前国际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我国即将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使整个国家经济纳入到国际经济运行体系,并直接参与国际系统的分工,就更对我国的经济体制转换和人才能力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适应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的变革,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努力向外向型企业输送大批合格人才,便是现今人事管理中一项重要而又政策性很强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任志侬 《先锋队》2013,(23):38-40
企业作为人类迄今为止最高效的经济组织,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使潜在的生产力转换为现实的生产力,并不断创造财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企业发展影响和改变着世界的权力结构和财富分配,已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元素。企业之  相似文献   

6.
2004年世界经济的突出特征是强劲增长,增长率达到了多年来最高水平。困扰全球经济的通货紧缩风险基本上已经消除,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率呈现出同步增长态势,国际金融市场总体上相对平稳。但同时也必须看到,世界经济中还存在一系列现实和潜在的风险,如石油价格高位走势、美国的“双赤字”问题(即财政赤字与贸易赤字并存)以及发达国家的房地产泡沫等,国际社会如何应对和克服这些风险将决定世界经济未来的走向。伴随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互动越来越明显,中国经济的增长前景和政策选择正在对世界经济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总体…  相似文献   

7.
李剑力  袁苗 《学习论坛》2023,(6):118-127
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有机融合与协同互促,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径。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具有深刻内涵和特征,存在三重基本逻辑:顺应产业变革趋势的供需逻辑、赋能产业创新生态的创新逻辑、引领社会效率提升的发展逻辑。面对要素流通机制不健全、“数字鸿沟”、核心技术不强、国际话语体系不健全等现实挑战,应构建“有效市场+有为政府”有机结合的融合发展机制,加强数据要素市场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充分释放产业、区域间产业要素价值,科学引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技术合作攻关,提炼数字经济治理“中国方案”,积极构建国际互利共赢的新规则。  相似文献   

8.
经济发展方式是决定中国经济能否长期健康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和发展,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变得越来越紧迫。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过分依赖国外市场和国内投资的拉动,过于依赖物资消耗。这使我国过深地卷入国际分工体系,其负面作用日渐显现:我国低端加工业高度依赖出口,投资品和高技术产品创新升级能力不足、严重依赖进口,从而挤占了本国同类产业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会,加剧国内经济结构和分配结构失衡。  相似文献   

9.
苏娟 《理论研究》2012,(3):15-18
近年来,在国家强劲有力的政策引领下,中国文化产业的国家战略地位进一步确立,文化产业已经真正成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亮点,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有了质的提升,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有力地维护了中国国家文化安全。但从全局看,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存在着文化产品国际认知度有待提升、文化产业区域发展不平衡、文化产业立法保护亟待建设完善等问题。未来几年.还需不断加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力度,积极推进文化产业“走出去”战略,加快文化产业立法保护,推动区域文化产业协调发展,进一步扩大国内文化消费,使中国在新的国际文化秩序的建立和文化力量格局的重组中.立于有利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10.
现实表明:在国家之间的经济竞争越来越集中到对产业控制权的争夺,像中国这样的大国如果不能掌握重要产业的经济主导权,即使制造能力再强也无法摆脱在全球经济竞争中的边缘化地位。透过对中国在实体产业和金融产业的竞争现状分析,我们不能不为中国经济面临的巨大风险所担心。当一向喜欢看高中国制造业实力与趋势的美国经济咨询机构HIS环球透视,不久前发布报告认为中国制造业产  相似文献   

11.
常卫 《探索》2006,(6):151-154
经济全球化必然会对各国文化产生影响,文化产业所具有的外部性不仅体现在经济意义上,而且对国家文化安全也会有重要影响。因此,文化产业应视为一种战略性产业。采用战略性贸易政策将有助于本国文化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这应该成为中国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国家间相互依存度的深化,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最根本特征。经济全球化的广泛发展,促进了文化的全球性发展,文化全球化趋势已然出现。入世对中国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同其他产业一样,文化产业也将面临国际文化市场的冲击,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加快发展中国的文化产业,是中国文化繁荣和文化进步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13.
《理论与当代》2007,(12):50-50
邓聿文在2007年第47期的《瞭望东方周刊》上撰文指出:随着“中石油”这个巨无霸的上市,A股市场已呈现出日益明显的“央企化”特征。经济结构“央企化”,已经成为我国现实经济形态的一种反映。然而,央企的高收益并没有回报到民众身上。相反,由于央企80%以上的资产都集中在石油石化、电力电信、资源能源等八大关系国家经济安全和发展命脉的领域,也就使他们有权利借助垄断权与政府让度的部分定价权,将某些成本负担转嫁到消费者身上。而这是非常不利于民生改善的。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也是促民生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就有赖于数量众多的民营经济的发展。但由于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民营经济大都分布在经济的下游产业,于是,当处于能源、电力、运输等上游产业的央企主导市场价格和供求趋势时,很大程度上也就决定中小企业的命运。加之中小企业之间竞争激烈,从而导致它们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差,空间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14.
经济发展方式是决定中国经济能否长期健康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和发展,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变得越来越紧迫。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过分依赖国外市场和国内投资的拉动,过于依赖物资消耗。这使我国过深地卷入国际分工体系,其负面作用日渐显现:我国低端加工业高度依赖出口,投资品和高技术产品创新升级能力不足、严重依赖进口,从而挤占了本国同类产业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会,加剧国内经济结构和分配结构失衡。  相似文献   

15.
随着浙江省台州市的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和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的急剧变化。台州市的民营经济长期以来凭借要素低价格参与国际分工、以产品低价格拓展国际市场的发展方式已经遭遇内外部经济发展现实的严峻挑战,低端产业、低端产品的比较优势正快速丧失,高投入、高污染、低产出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台州市的经济正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在新的国际分工格局和后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中国国家高新区的发展既存在严峻挑战,又面临难得机遇。通过系统回顾全球价值链及产业升级的相关理论,结合目前中国国家高新区的产业发展与升级现状,以创新国家高新区发展机制、国家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扩大吸引外资为契机,探讨中国国家高新区产业升级的路径选择,通过全球价值链升级促进和推动国家高新区产业升级,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国家产业竞争力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加入WTO ,中国市场将全方位地实现对外开放 ,各种经济资源和要素可以自由地在中国与国际市场之间流动 ,中国优越的市场环境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将吸引外资更大规模地进入中国 ,国外的产业和产品也将大量涌入中国的市场 ,必将对中国的经济和产业结构产生巨大的影响和冲击。一方面 ,中国多数的行业都不具备国际竞争优势 ,在开放市场后必然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和挑战 ;另一方面 ,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获得了一个良好的机遇 ,有利于产业的发展扩张、获取更大的国际市场份额。然而优势和劣势都是相对的 ,也是可以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变换位置…  相似文献   

18.
“和平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国家发展战略重要内容之一。确立“和平发展”的国家战略是从中国国情、社会制度、国际大趋势和现实要求出发的,这是一条正确的和惟一能确保中华民族复兴的对外发展道路,也是当代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  相似文献   

19.
离新世纪到来仅仅只有半年的时间。在这个时候,探讨新的世纪里什么行业最有发展前途、投身哪些行业最赚钱,已经不仅仅是停留在纸面上和口头上的事情,而且具有非常现实的可操作意义。 据经济专家分析预测,未来中国市场最有发展前途的行业有如下10个: 1.信息产业。从世界范围来看,电子信息产业的迅捷发展已成为“后工业社会”的主要特征。1996年,美国电子信息产业超过汽车工业而成为第一大产业,日本的电子信息产业是国内的第二大产业。而美国政府还计划在20年内再投资4000亿美元用  相似文献   

20.
过去我国的对外经济活动只注重把国产商品打入国际市场,而在我们自己的国家建立国际性、区域性市场问题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一直没有提到日程上来。现在国内外条件对外经工作十分有利,不仅可以把更多的国产商品打入国际市场,而且也使在我国建立国际性、区域性市场具有了现实可能性。国际性、区域性市场的建立是生产高度社会化的产物。当社会化大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然要求突破国家的界限,形成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实现生产的国际化和市场的国际化。我国自对外开放以来,与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趋紧密,随着生产社会化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