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1952-2007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中国经济增长的就业拉动能力大大落后于其他先发国家水平.资本深化、结构扭曲、素质低下和制度缺位是导致经济增长与就业拉动脱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北京就业弹性系数以2000年为界,之前不断下降,之后大幅上升;论文认为国有单位和集体单位的改革是引起就业弹性系数下降的主要因素,由此,进一步提出了北京经济和社会政策的调整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3.
国际金融危机下我国的就业形势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我国的经济形势和就业形势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就业压力可能是历史上最巨大的,必须要有最困难的准备。要切实把促进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相似文献   

4.
我国就业形势分析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爽 《理论参考》2009,(5):16-17
对2009年就业形势的分析判断 (一)对目前就业问题性质的判断 虽然目前是总体就业需求明显减少,但仍未改变一直以来存在的部分职业岗位供大于求的结构性矛盾,“招工难”的问题依然存在,并且在逐渐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结构性的矛盾更加尖锐。所以,当前危机形势下我国失业问题的性质,  相似文献   

5.
现阶段陕西省就业形势严峻,劳动力供需总量矛盾及结构性矛盾突出.经济增长吸纳就业的能力逐渐下降,第三产业发展缓慢,非公经济发育不足.劳动力市场不健全及劳动力素质偏低,就业扶持政策执行不力等是造成就业问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1978—2009年我国产业和就业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和检验,发现第一产业产值是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的Granger原因;第一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对第二、三产业的就业交叉弹性很大;第二产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有限,但对第三产业的就业增长有很强的促进作用;第三产业对就业具有很强吸纳能力,是拓宽就业渠道的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7.
弹性工作制是对弹性生产方式的一种应对措施,以便于实现组织在功能、数量、薪酬和工时等方面的灵活性.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和平台经济的发展,很多行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发生变化,以灵活性为主要特点的新就业形态大量出现,弹性工作制的实施范围进一步扩大.在推行弹性工作制的实践中,还存在规划和现实有差距、相关政策执行困难、缺乏民主管理程序...  相似文献   

8.
引入技术进步作为调节变量,研究其对劳动力价格、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与制造业就业弹性关系的调节效应。运用1986年-200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层级回归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力价格与制造业的就业弹性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劳动力市场并未能通过价格有效发挥其对劳动力资源的配置作用;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促使一部分原制造业中的就业人员向服务业转移;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通过影响产品需求结构,阻碍了制造业就业弹性的增加;而技术进步对制造业就业弹性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影响作用。同时技术进步对劳动力价格、城市化水平与制造业就业弹性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不显著,对经济发展水平与制造业就业弹性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显著。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的价格调节机制、扶持和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是提高就业弹性和促进就业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3,(1)
利用我国1985-2010年的FDI数据,从总体和分产业两个方面分析FDI与我国就业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FDI不仅从总量上带动了我国的就业增长,改善了我国的就业质量,而且对我国产业升级与优化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FDI对我国就业影响差异的深层次原因,提过科学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经济增长中起作用的各种因素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内容,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因而经济增 长因素问题也就有了重新认识的必要,笔者认为,在现阶段经济增长中起作用的各种因素主要归纳为动力因素、结构因素和 环境因素三大方面。  相似文献   

11.
我国技术进步偏误政策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资本密集型技术和劳动密集型技术选择中的偏误;技术引进和自主研发选择中的偏误;重工业、大型企业和轻工业、小型企业主导型创新选择中的偏误.这对就业造成不利影响:一是技术进步中的资本密集偏向导致资本深化现象过早出现;二是技术进步中的外部引进偏向导致我国的科技研发岗位替代和流失;三是技术进步中的高精尖偏向抑制了传统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和对就业人员的吸纳.为此,我国必须改变技术进步偏误政策,注重自主创新,提高技术进步对就业的拉动能力.  相似文献   

12.
资本有机构成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资本有机构成呈现提高的趋势。分析经济新常态的大环境下,在经济周期、产业结构、宏观政策等方面,中国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所产生的不同影响。通过图表和数据分析,得出坚持公有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稳健宏观政策调控等措施。  相似文献   

13.
李振谊 《学理论》2013,(15):289-290
近年来,就业压力日渐成为文科硕士研究生面临的主导性压力,使其择业就业的焦虑感激增,对研究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挑战。其中,培养质量的下降降低了文科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竞争力,模糊的主观认知放大了文科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压力,过高的择业期望加大了文科硕士研究生的就业难度。作为研究生工作管理人员,深入分析造成文科硕士研究生就业压力产生的动因并提出化解的具体管理对策,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4.
除了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能引起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不一致性外,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片面追求GDP而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就业问题的解决也是导致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不一致性的重要原因。尤其是由于地方政府领导人的考核体制而导致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目标取向的不完全一致更是加剧了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不一致性。为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促进就业的增长,除继续重视劳动力市场在配置劳动力资源和调节劳动力市场的供求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外,中央政府也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并选择把扩大就业作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  相似文献   

15.
高帆 《理论参考》2009,(5):41-42
对于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而言,解决就业问题,无疑要以较高的经济增长为基础,通过增长的就业创造效应来尽可能地降低失业率。所以,2009年中央政府提出GDP增长率保持在8%,其中就包含了对就业创造问题的考量。经济  相似文献   

16.
丁迎秀 《各界》2009,18(10)
本文首先阐述了弹性理论的基本概念,并以需求价格弹性、供给价格弹性为例描述了弹性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需求价格弹性、供给价格弹性、总收入函数与需求弹性的关系,并用事例说明他们在实际经济生活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我国劳动力就业格局的历史、现状和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我国劳动力就业格局的历史、现状来看,压力很大。政府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宏观决策者与规划主体,要有解决就业问题的大思路。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5,(36)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持续扩大,在愈来愈激烈的竞争就业环境下,高职院校贫困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日益引起国家及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高职贫困生的就业状况,提出了高职院校在促进贫困生就业方面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及就业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大学生就业而言,最关键的影响因素还是"结构性的"。这些因素包括短期供给超量、区域选择偏好、就业能力不足等方面,其中解决就业能力不足问题将是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20.
李克强总理在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的记者会上指出,就业不仅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今年要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财政货币政策要围绕实现就业目标来展开。人工智能处于未来发展新风口,将以高速增长态势逐步提高其在全球GDP增长中的贡献度。目前人工智能正全方位商业化,其对就业的影响是一个多维的复杂逻辑,创造效应与替代效应并存,并造成就业结构两极分化和就业空间分布不均衡等问题。要依托人工智能发展提升劳动力素质,增加就业总量,提高从业者收入,充分发挥其对就业的创造效应、规避替代效应,并使人工智能产业区域分布合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