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葛桐 《青年论坛》2006,12(6):121-124
自传写作一般是在作者自身的社会阅历、思想认识、写作的时间和环境以及社会声望等诸方面条件达到成熟之后,当然,一个基本的前提是身份的成熟所引发的自传意识的具备。当作者开始进行自传写作时,也就意味着他自身的特殊身份已经开始发生效力,作家自传包含了一种独特的气韵,个人的气质贯穿其中,也是最能见出作家性情的文体。  相似文献   

2.
血缘身份与契约身份--梅因"从身份到契约"的现代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永和 《思想战线》2005,31(1):112-118
今人对梅因"从身份到契约"这一进步的规律赞誉不减.但这一规律的基本概念似乎显得比较模糊.原始社会存在身份,但这种身份是建立在血缘基础之上的.进入国家社会以后,身份并不因国家的契约性质而由此消除.国家通过法律确定人的身份,这种身份既有血缘的又有等级的.进入现代社会以来,身份仍然存在,而这种身份建立在个人意志自由的契约基础上,形成了后身份时代.  相似文献   

3.
建安时期涌现出了大量感时伤世、喟叹人生等具有忧伤哀怨色彩的作品。文人悲情的抒怀作品是此段文学的一大亮点,而文人身份的变迁正是文人悲怀变异的重要原因。悲怀作为一种情感类型,包含有哀怨的部分内容,也含有悲剧意识和忧患意识的某些重要的情感元素。从文人身份的角度切入,通过宏观和微观两个视域,可以发现文人身份对其所抒发的悲怀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晚清民初传教士研究的历史评述中存在着或左或右的偏颇,历史评述中的客观性与主观性、历史性与现实性、碎片性与整体性之间的矛盾一直如影相随,挥之不去。对于这一历史时期颇有影响力的传教士丁韪良,可从多重身份视角综合地进行评述,结合史料分析其多重身份的冲突与兼容,力图从中找出其各种身份之间的联系与对立,以期更客观地看待这一时期传教士的跨文化传播活动。  相似文献   

5.
胡爱玲 《求索》2011,(1):122-124
列宁、毛泽东、葛兰西曾高度评价知识分子发挥的社会作用,视其为统一理论和实践的中介和桥梁。与之不同,现代西方语境中,知识分子的"立法者"角色被置换为"阐释者",甚至自身存在的合法性也被质疑。如今,知识分子该何去何从?回顾列宁、毛泽东、葛兰西的知识分子理论,比较现时代西方各流派给知识分子的定位,当能引导当今知识分子积极审视自身的理论和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6.
清代闺秀诗人突破了唐宋以来的女性诗词经典传统,在闺情闺怨和家国之思以外开拓了对日常生活的书写,这为考察古代女性的主体意识提供了一条新路径。家务作为女性特有的性别职责进入女性诗词,令闺秀的自我性情得到更充分的表达。其中,中馈和女红是最具代表性的两大主题:中馈是将家务艺术化的新素材,指向妇德职能的"齐家",体现出闺秀的性别身份认同与文学创作自觉;女红是诗词创作的传统题材,其文本形象经过女性日常化书写的革新而尝试摆脱男性凝视与物化,呈现出丰富的面貌并浮现出性别主体意识。家务诗词的大量出现,与女性诗词创作主体从女妓向闺秀的转变密不可分,也是清代闺秀在男权话语规范下减小创作阻力的合理化途径。在清代,面对诗词创作如何超越平庸这一共同困境,男性诗人努力去除日常化,而女性诗人则致力于从日常化中寻找诗意,推陈出新。  相似文献   

7.
端公作为土家族地区民间巫师的代表,除了具有"事鬼神者"这样惯常的认同外,其身份的建构、消解、转换更是有着特殊的时空特性。文章以端公所处的时代环境、端公学艺传艺的模式以及端公与社区村落的互动为考察路径,通过微观社区的田野调查,在共时的层面上对所选择的民间信仰个案进行分析,力图弄清端公信仰发生的时空环境和端公身份建构的过程,为端公所处的社区角色和族群身份做出恰当的定位,并关注其在当下社会语境中的变迁,以达到对端公身份全面准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在当今这个数字化时代,互联网用户所创建的“数字身份”以及由此可能在个体行为、社会秩序、价值观念、公共安全等方面引发的各类问题,无疑是亟需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运用一种与马克思“价值镜”思想一脉相承的“身份镜”理论框架,着重对当代大学生群体“数字身份”活动的一般特征及其对该群体思想价值观念和行为造成的不利影响作出了初步分析,得出的基本结论是: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基于“数字身份”开展的网络活动明显带有自我异化的倾向和高隐匿性特征;这使得他们面临着背离于自我认同、正常社会关系和合理合法的社会规范,社会交往“脱实向虚”的巨大风险;为疏解这些不利影响,高校亟需加强价值观引导、制度规范建设、管理工作机制创新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杜新宇 《求索》2010,(6):217-219
本文主要分析了山姆.谢泼德的剧作《被埋葬的孩子》中身份的探索及重构这一主题。在这一剧作中,家族危机导致了个人身份危机。而在危机面前,剧中的主人公经过探索,终于实现了自己个人身份的探索和重构,从而使自己的家族世界得以重构和新生。  相似文献   

10.
王亮 《前沿》2010,(8):7-9
城市化的发展,催生出一个数量庞大且不断增加的失地农民群体。失地农民问题,已成为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其中,失地农民的身份认同是促进失地农民融入城市的关键。我国当前的制度设置,是影响失地农民身份认同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如果说有一个文学品类最"对不起"读者,那肯定非新诗莫属。深受千年诗歌雨露浸润的中国人,在当代几乎陷入"无诗可读"的困局,当代诗坛上那些或晦涩不堪.  相似文献   

12.
文化身份的建构是困扰着逐渐步入现代化的中国的一个现实问题,后殖民批评理论对于我们分析西方汉学再现中国文化身份过程中所隐含的权力话语,无疑是具有借鉴意义的.然而后殖民批评家专于话语层面的解构,无视权力背后的商品化,以及热衷理论轻实践等弊端,注定了它只可能在理论话语资源的层面对中国文化身份建构做出有限的贡献.中国文化身份的建构只能是中国知识分子自己在理解自己的历史与现实的基础上的自我抉择.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活在不同阶层的人群呈现出不同的生活状态。近期热播剧《抹布女也有春天》《辣妈正传》呈现的正是隶属于不同阶层、拥有不同身份的人所呈现出的多样的生活状态,作者从"身份焦虑"、"身份认同"、"身份标签"、"身份抗争"等方面解析当代不同阶层所拥有的不同的生活及精神状态,最后提出城市中的身份政治策略应当是以贡献而非索取作为基本的标准。  相似文献   

14.
阎瑾  杜军 《求索》2012,(3):206-207,245
人生在世,总要努力构建与众不同的身份。因而,寻求身份便成为当代文学热衷的一个主题。处于种族和性别双重边缘的美国华裔妇女如何探寻她们的族裔身份和性别身份自然成为美国华裔女作家关注的对象。本论文以文化批评为理论先导,旨在解读美国华裔女性作家的作品,着重探讨身份寻求这一主题以及为此主题服务的艺术手段。通过对黄玉雪、汤亭亭、谭恩美作品的细读,笔者试图揭示出深嵌于美国华裔女性作家作品之中的社会及文化结构,以理解将这些作品塑造成型的叙事和艺术实践,并最终阐明美国华裔女性作家笔下的身份寻求过程之中的混同与融合趋势。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统一战线》2014,(12):22-23
回归后澳门居民当家做主 1999年澳门回归,是澳门历史上一次重大的政治制度变迁。根据《澳门基本法》,澳门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行政长官和立法会根据《基本法》的规定完成选举和收选,并因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循序渐进地增加其产生方式的民主成分,使澳门的民主政治得以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认同与分裂:自我身份的实践——解读《秀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秀拉的成长史是一个不断与他人认同和分裂的过程,其间经历了母辈认同、女孩认同、自我认同和精神认同。她的身份呈现出与他人关联的相对性、不断认同、分裂的流动性和缺乏中心支点导致的易变性的特征。托妮·莫里森的黑人女性成长小说解构了西方经典文学中统一主体的神话,弥补了白人男性成长小说的不足。  相似文献   

17.
问题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如何正确理解中国作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定位及其演变?国家身份是国家基于自身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国际影响状况而对本国国家特性及其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和角色的认知,也是在与其他国家互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主体间认同。国家身份的选择与定位对于一国国家利益界定、外交政策制定、对外关系行为都具有重要的影响。长期以来,中国始终坚持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定位,把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作为中国对外政策的优先方面和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在犯罪嫌疑人与证人身份重合的情形下,合理界定身份是依法取证的前提,否则,就会出现取证过程和证明过程中的身份矛盾。在不同的过程中,同一人因同一事而身份不一致,不仅可能产生非法证据,而且还可能侵犯人权。因此,我们不仅需要在司法取证及证明过程中合理界定当事人身份,而且还需要在立法上为科学界定当事人身份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9.
《求索》2014,(12):163-166
“野鹤之诗”即“一野鹤之人、之史也”,其诗歌具有鲜明的“诗史”特点。正是基于丁耀亢诗歌的这一特点,我们通过对他创作于不同时期的牡丹诗的解读,就可以了解其在不同年龄、不同际遇下的人生感悟及其一生的心态变化。  相似文献   

20.
三峡库区移民工程已经进入到后期扶持阶段,早期移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日益成为移民研究的重点.本文基于实地调查的经验感受,从社会性别的视角,运用社会认同理论,分析农村妇女移民这一特殊群体的身份认同.文章认为,农村妇女移民在搬迁地的身份关系及其背后的规则认同已经多元化,农村妇女身份认同的显著性程度与经济利益、网络结构、家庭出身等因素相关,这决定了她们是采取参与还是依赖策略去寻求自己的生存点,筹划自己的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