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义务性举证责任,指一方当事人对自己主张的权利,因为该权利系对方当事人依法律规定或合同规定而产生的具体明确的义务,从而免除提出该主张的当事人的举证责任,由对方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义务性举证责任实际上是举证责任倒置的一种形式。举例说明,甲夫与乙妻分居一年,双方所生一子一直随乙妻生活。现乙妻起诉要求离婚,同时要求追索分居期间的子女抚育费,甲夫认为已经给付。因为甲夫支付子女抚育费系其法定义务,故乙妻对  相似文献   

2.
甲即将出国定居,将其所在单位丙公司配发给自己使用的一台电脑以5000元卖给乙。但由于甲尚有一些资料需要整理,便与乙订了一个借用协议,言明该台电脑已卖给乙,但暂借给甲使用,一星期后归还乙。在此期间,丙公司告知甲,公司配发的电脑,个人只享有使用权,所有权...  相似文献   

3.
甲(男)于1951年与乙结婚,1952年生子丙。1954年,因甲虐待乙,乙向法院诉请追究甲的刑事责任并请求离婚。法院以虐待罪判处甲有期徒刑一年,判决准予离婚,丙随乙生活,家庭财产归乙、丙,甲对丙负担抚养费。甲服刑期满后,只身去新疆某单位工作,从此与乙、丙断绝联系。1957年,甲回到家乡山东某地,经人介绍与丁结婚。半年后,甲与丁离婚,又独自返回新疆原单位,此后双方无联系。离婚时丁已怀孕,但甲当时并不知晓。离婚后丁生子戊,丁未告知甲。  相似文献   

4.
案情:甲、乙为夫妻,生有一子丙和一女丁。甲、乙共立遗嘱:“在百年之后将所共有的一套二居室住房遗赠给疼爱的孙子戊(丙之子),在戊成年之前由丙代管该房产。甲、乙双方不论谁先去世,另一方不得改变双方对房屋的上述处理决定。”订立遗嘱后,双方办理了公证手续。半年后,甲去世,乙搬到女儿丁处居住。一年后乙去世,乙在去世前留下一份公证遗嘱称:“对自己所有的财产重新处理为,同甲共同所有的二居室住房中自己的份额由女儿丁继承。”由于存在两份内容相互矛盾的公证遗嘱,对两份公证遗嘱涉及到的同一财产的处理也就产生了两种不同观点。那么这两…  相似文献   

5.
丁某是盗窃共犯还是同时犯●赵新河案情:甲、乙、丁商量一同到旅客列车上行窃(乙是造意犯),三人上车前遇见丙,丙欲同往,乙开始不同意(因乙与丙以前打过架,关系不好),经丁劝说,乙方同意让丙同往,但乙说:“上车后我们各搞各的。”并说丙、丁在一起干,乙自己与...  相似文献   

6.
犤基本案情犦2003年4月29日,甲在一马路边佯装等长途客车,并借机与携带行李打工返乡的丙攀谈,获取其信任。此时乙按与甲的事先约定,行至丙身边故意丢下一塞有废纸的钱包后离开,甲随即将钱包捡起,丙好奇地问捡了什么,甲说:“钱包里有好多钱,等下如果丢钱包的人回来找,你不要说我捡了,钱包里的钱大家平分”,丙同意。不久,乙回来说掉了一只装有20000元现金的钱包,问甲、丙是否看到钱包,甲、丙均说没有。乙装作不信,说自己的钱是连号新钞,号码自己知道,要查看甲、丙二人的钱,以确定他的钱是否被二人捡到。甲先将自己身上的钱拿给乙看,乙看后说不…  相似文献   

7.
是否应追究乙、丙的刑事责任?编辑同志:甲、乙、丙共同盗窃现金2000元,甲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后,乙、丙闻风逃跑,后甲被判刑三年。五年后乙、丙返回本地,且未重新犯罪,请问是否应追究乙、丙的刑事责任?新疆农七师奎屯垦区人民检索院张文宝张文宝同志:是否应...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之提出某男甲与某女乙恋爱而同居,生育儿子丙某,此时,甲染上生活恶性赌博,乙就拒不与甲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丙之户口登记在甲户籍名义之下,并由甲抚养。后因甲触犯刑律而被判处有期徒刑,丙亦由甲之母亲抚养。乙发现丙生活在农村,不利于丙成长。乙就领回丙与自己共同生活,至丙办理入学手续时,因丙为农村户口,办理入学手续多为不便。为此,丙请求法院判令:甲  相似文献   

9.
甲、乙、丙3人合伙开了个商店,由主管部门A服务公司帮助领了营业执照,因经营不善及地理位置不佳,导致亏损,欠B单位3万元。后甲决定退出合伙,乙、丙也同意,B向他们3人要款,商店无余资,甲与B商议由甲先偿还2万元,B以后不得再向甲要款,乙、丙也同意。甲退伙后,乙、丙两人经营,仍亏损,遂歇业,尚欠B单位1万元难以偿还。B于是告到法院,要甲、乙、丙3人及A服务公司承担连带责任,偿还欠款1万元以及适当的利息。针对此案,双方的代理人争执的焦点在以下两个问题上。一、甲与B达成的协议是否有效,换句话说,甲是否应列为被告?第…  相似文献   

10.
关于确认夫妻共同债务的审判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甲、乙系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甲立借据向其父丙借款50万元,约定用于提前归还甲、乙按揭银行购房款。甲却将此款转入自己在某证券公司的账户作炒股之用,后炒股全部亏空,没有归还。甲、乙离婚后,丙起诉甲、乙还款。乙以其根本不知此事和该借款未用于夫妻共同生活为由抗辩。另查明,甲向丙借款时没有明确约定为其个人债务,甲、乙没  相似文献   

11.
论履行承担     
一、问题之提出  履行承担研究目前在我国民商法学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民法通则和合同法对此也无明确规定,在实务上常与债务承担、债务加入相混淆。兹举例说明之。  案例1.甲公司(一装修公司)与乙公司约定,由甲公司负责装修乙公司的营业大楼。合同签订后,甲公司让丙公司(也是一装修公司)替其完成乙公司营业大楼的装修业务,以抵销丙公司欠甲公司的100万元债务。丙公司遂与甲公司签订协议,约定由丙公司完成乙公司营业大楼的装修,如丙公司完成该大楼的装修,丙得免除其欠甲的100万元债务。甲公司遂将丙代甲履行合同的情况告…  相似文献   

12.
民事案例题     
《法学》1986,(9)
案例一:甲将一台价值六百余元的收录机存放在邻居乙家。半年后,乙将这台收录机按原价出售给丙,丙当时知道这台收录机不是乙的,但还是买下了。不久,甲得知自己的收录机已被乙卖给丙,就向丙索还这台收录机,丙以自己出钱购买为由拒绝甲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某女甲,现年七十三岁,一九二七年与乙结婚,生子丙。三年后与乙离婚,丙随父生活。父再娶丁,丙成为丁的继子,并形成收养关系。丙长大以后,对生父、继母尽到了照料义务。甲后与戊结婚,与戊子一起共同生活十年。甲早年经济宽裕,但在丙生活困难时从未过问。后甲家道中落,后夫去世,继子生活困难,因而无生活来源,乃想到亲生子丙。七九年由当地政府致函丙:“你和你生母间几十年从不来往,从实际情况看,你没有赡养生母的义务,希望你从亲戚情谊出发,适当给予资助。”丙同意每月资助十元,由当地政府转交给甲。今年三月,甲病床,生活不能自理,起诉来院,要求丙每月增付护  相似文献   

14.
●案例简介:   甲与乙签订租房合同,甲将一店面房租给乙经营茶庄,租赁期自 1996年 1月 15日至 2001年 1月 14日,第一年租金 2万元,以后每年递增 10%,等等。签约后双方各自履行了义务,乙添置设备,领取营业执照后进行经营,至 1998年 9月 8日,乙将茶庄以财产租赁的形式转租给丙,时间一年,至 1999年 9月 8日。茶庄设施租赁金额人民币 45000元,支付给乙方。其中对房屋租金乙、丙约定,房租 25813元于 1998年 9月 8日和 1999年 3月 7日分二次交清,丙直接上交给甲,等等。甲对乙、丙转租赁协议认可,并为乙、丙到公证处公证该协议…  相似文献   

15.
案情A市甲公司与乙公司借款纠纷案,经高级法院终审,判决乙公司偿还甲公司本金1200万元及利息。进入执行程序后,A市中级人民法院查明乙公司的开办单位丙公司未投入注册资金500万元,即裁定追加丙公司为共同被执行人,对乙公司的全部债务承担清偿责任。丙公司向A市中级  相似文献   

16.
赵红玲 《中国公证》2006,(10):37-38
甲、乙、丙三兄弟的父母去世并遗留下房产一套,但甲、乙、丙三兄弟一直未对该遗产进行分割。2003年,丁与甲、乙、丙三兄弟商量,决定购买这套房子,甲、乙、丙三兄弟均同意把房子转让给丁。于是,四人一起到公证处办理公证,公证处出具了两份公证书:一份为继承权公证书,证明被继承人所遗留的房产由甲、乙、丙三兄弟共同继承;另一份为转让协议公证书,证明甲、乙、丙三兄弟将房产转让给丁。  相似文献   

17.
赵勇 《天津律师》2005,(5):36-37
甲(女)与乙(男)系夫妻关系.二人在甲区有一处住房,产权人为甲。2002年6月甲与丙签订了买卖协议.将此房以十万元出售并将该房屋以及甲的户口本.结婚证、乙的书面同意书(甲书写).房屋的产权证等办理产权变更的相关手续交付于丙。丙对该房委托评估并向房管局提交上述资料,经房管局审查对丙核发了房屋所有权证。此后.此房拆迁,丙领取货币安置补偿款15万元。乙得知此情形后以自已系房屋共有人,未在房屋转让协议上签字,  相似文献   

18.
《江淮法治》2013,(18):55-55
【基本案情】 犯罪嫌疑人甲系乙的表哥.困乙欠甲4万元长期不还.甲遂准备恐吓乙,让其还钱。某日下午.甲购买了绳子、电击棍、变声器及胶布等工具,并用其从乙父家中拿来的钥匙打开乙的家门,潜藏于床下。乙的妻子丙回家后。已经蒙面的甲上前捂住丙的嘴,并用携带的电击棍恐吓,致使丙不敢反抗。  相似文献   

19.
孟宪阳  蒋策 《当代审判》2003,(10):30-31
要知道何为“不真正连带债务”?首先让我们看一个简单的案例:甲委托乙保管房屋,在保管期间因丙不慎引起大火,将该房屋烧毁。在这个案例中存在两个法律关系:一是甲与乙之间的保管合同法律关系,二是甲与丙之间的侵权损害赔偿法律关系。甲既可以按保管合同的约定请求乙赔偿损失,又可以根据侵权行为请求丙赔偿损失,乙、丙对同一损失各负全部赔偿  相似文献   

20.
[案情]甲与乙、丙和丁合谋做全款车抵押贷款生意,由乙出身份,丙联系购车,丁出资,共同购买一辆轿车,车辆登记在乙名下,乙给丁出具借条。后以车贷款未果,丁提出将车辆过户给自己,借条还给乙,四人协商未果,后丁准备将车开回山东。甲得知消息后,告诉乙和丙,三人合议偷出车子相关资料和钥匙,并换掉借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