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长城 《行政与法制》2002,(12):11-12,16
学理上的立法完善,一般是指国家立法机关的工作机构和非立法机关、组织、团体和个人对法和法的条文所进行的解释、整理和汇编。这类立法完善的结果在法律上是没有约束力的,不是立法活动。它的主要目的是为有权立法的国家机关进行法的制定、修改、补充、废止和编篡等立法活动提供学理上的依据和参考。学理上的立法完善一般有以下3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2.
因为既受到立法者理性局限性的限制,又受到作为法律载体的语言的限制,所以任何一部成文立法都是有缺陷有漏洞的,法律续造就是填补成文法漏洞的活动。最高人民法院法律续造的重要意义在于:填补法律漏洞,推进法律发展;保护个体权利,实现个案实体公正;保护少数人利益,防止法律实践中多数取向的绝对化。最高人民法院法律续造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包括:缺乏立法上的支持,缺乏宪法依据,法律续造的界限和效力的规定非常模糊,法律续造的主体多元化、多级化,法律续造的监督机制缺位。解决最高人民法院法律续造存在的问题,要在立法层面对法律续造作出统一明确的规定以求从总体上为法律续造提供立法支持,立法机关在法律中规定限制司法解释权并完善案例指导制度,立法机关和最高人民法院在法律中明晰法律续造界限和效力的规定,立法机关在法律中规定一元化、一级化的法律续造主体并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3.
对诉讼活动进行法律监督是检察权有效运行的重要内容。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宪法定位,是加强诉讼监督工作的逻辑起点。检察机关要强化诉讼监督意识,通过立法机关完善诉讼监督相关立法;立法机关要重点加强对司法工作人员渎职违法犯罪行为、对诉讼程序严重违法侵害公民、法人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行为以及对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确有错误案件的监督力度,营造良好的诉讼监督环境。  相似文献   

4.
坚持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是国家立法活动中最具根本性的原则,加强与完善党领导立法工作制度,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认真贯彻落实党内法规和国家立法相关程序中的各项组织要求和程序规范。党领导立法工作制度可具体分解为党的立法主张形成程序、党的组织与立法机关互动程序和国家法律形成程序三个部分。党的立法主张形成程序,宜重点落实党的立法主张形成过程中党内法规的相关组织程序规定,提高立法主张的民主性和科学性;党的组织与立法机关互动程序,要重点理顺党领导立法与人大主导立法之间的关系,明晰党的组织与国家立法机构的职权界限;国家法律形成程序,应重点理清党员人大代表的双重身份,坚持党员代表的义务优先性原则,并确保其有效行使代表权利和职责。  相似文献   

5.
对外商投资的法律保护问题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美就入世问题的谈判圆满结束 ,按照世界贸易协定体系构造我国外资法成为法学界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由于我国经济与国外企业的差距 ,加之立法经验不足 ,使得对外商投资的法律保护存在诸多问题。一、立法问题及其解决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对外国投资保护的立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历史性变革 ,已陆续颁布了100多部外资立法。立法种类有根本法、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立法 ;立法形式有法律、条例、实施办法、细则、决定、通知等 ;立法机关有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国家计委、国家体改委、对外经济贸易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等部…  相似文献   

6.
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天职”。工会通过参与立法、参与劳动争议处理、开展劳动法律监督、实施法律援助、进行集体协商谈判等途径去履行维护职能,目前步履艰难,问题多多。只有立法机关通过立法,进一步确立工会这些行为的法律地位,并通过工会自身不懈的努力,才能使这些维权行为坚强有力,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7.
立法评估一直是地方立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立法质量有着独特的价值和功能,但从全国的总体水平看,地方立法评估仍处于试点、探索和创新的初级阶段。为了实现地方立法评估的科学化,需要实现评估主体科学化、评估对象和内容科学化、评估信息收集科学化、评估指标体系科学化及评估回应科学化等。除了对传统评估手段加以优化外,还需顺应互联网的发展,将大数据等高新技术引入地方立法评估以提升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8.
马岭 《团结》2004,(5):18-19
“依法行政”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响亮口号,它结束了只有公民才守法、而政府可以不守法的历史,明确提出了“政府守法”的要求。依法行政,所依何“法”?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是行政机关行政的主要依据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可以分为行政立法、行政执法、行政司法三方面,这三种行政权一般都不直接根据宪法行使,即便是依据宪法制定行政法规也不行。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主要是依据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理由有三点: 首先,从民主的角度来看。立法机关的成员是由人民选举产生的,是民意的体现,是人民民主的标志。法律是人民意志的体现,行政机关依…  相似文献   

9.
对于关中—天水经济区而言,统筹科技资源意义重大,关乎到经济区能否持久高效发展。目前经济区内科技资源的统筹工作存在着诸多现实困境,通过地方立法规制的途径可以对其予以规范化治理。既有的地方立法在基本属性、具体形式和主要内容三大维度之上都存在不足之处。基于改善地方立法现状、解决立法现存问题的出发点,地方立法机关须从立法的区域协同性、"规范倾向"性以及可操作性三方面对关中—天水经济区统筹科技资源地方立法的基本理念进行科学设计。  相似文献   

10.
对于关中—天水经济区而言,统筹科技资源意义重大,关乎到经济区能否持久高效发展。目前经济区内科技资源的统筹工作存在着诸多现实困境,通过地方立法规制的途径可以对其予以规范化治理。既有的地方立法在基本属性、具体形式和主要内容三大维度之上都存在不足之处。基于改善地方立法现状、解决立法现存问题的出发点,地方立法机关须从立法的区域协同性、"规范倾向"性以及可操作性三方面对关中—天水经济区统筹科技资源地方立法的基本理念进行科学设计。  相似文献   

11.
王勇 《学理论》2012,(25):104-105
动物福利立法是我国将要面对的重要立法任务,立法机关必须要根据我国国情来进行立法,以避免出现立法的过分超前。"基本保护"可以作为我国动物福利立法的基本原则,以其为依据来明确动物保护的基本范围、权利设定的基本立足点、动物保护的基本措施,最大程度地实现人与动物的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12.
党法关系是中国法治的核心问题,而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关系则是党法关系的基础性问题。从性质和定位上看,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属于"软法"与硬法、社会法与国家法的关系。从外在特征上看,二者既有经济基础、阶级意志、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的一致性,又有制定主体、表现形式、调整对象和适用范围、实施方式和保障力量等方面的区别。从效力上看,党领导立法与法律优先原则辩证统一,党内法规不得与宪法和法律相抵触;在不违背法律原则的前提下,党规严于国法。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衔接和协调,应当以宪法为统率,通过立法权限界分、立法规划、备案审查、法规清理、立法后评估等制度机制加以保障。  相似文献   

13.
落实科学发展的理念,着眼于改善民生,加强社会领域立法再一次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后,山东律师杨伟程带着他的七件议案参会。即便有着数十年法律工作经验,杨伟程还是为此耗费了半年多时间。只要征集到30名代表联名,即可成为新一届最高立法机关的正式议案。  相似文献   

14.
《行政论坛》2017,(3):39-44
社会群体将某一社会问题转化为公共议题,并以多种方式对政府形成压力,从而影响决策过程,将公共议题转化为政策议题,这一政策议程设置的模式,即为"压力—回应"模式。"压力—回应"在世界各国政策议程设置中广泛存在,在中国改革开放后的政策过程中也日益常见。以项目性政策议程、行业性政策议程、全国性修法议程等三个层面的案例对"压力—回应"模式进行实证分析表明:"压力—回应"贯穿于中国政策过程,从地方政府的化工项目到关乎全体民众的法律修订,压力来源、表达方式、压力强度的差异都会改变政策回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高度重视国家网络安全的立法保护,在"网络安全"立法概念形成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了由网络安全核心法律、网络安全具体事项法律以及其他法律中有关网络安全的法律条款等构成的法律体系,彰显了全方位的国家网络安全立法保护理念.在立法的支持下,俄罗斯构建了强有力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机构和网络执法领导机构,加强了对互联网通讯准入管理...  相似文献   

16.
唐璐 《学理论》2013,(11):14-15
随着我国行政问责实践的逐步深入以及信息社会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被问责官员的复出机制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在近几年出现了许多"下马"官员"闪电"复出"、神秘"复出"、违规"复出的现象后,构建科学有效的问责官员复出机制,对于建设责任政府和维护公众利益具有重大意义。从五方面完善复出机制:明晰问责的标准和尺度;加强行政伦理和官风建设;建立健全问责官员复出法律体系;建立官员复出回应机制;建立官员复出评估和跟踪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7.
行政授权机制在实践中呈现三类授权行政样态:立法授权、行政授权以及"社会授权".立法授权实质是行政于立法边界之重塑,以调整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权限,行政机关获得行政自主权,可从实体和程序方面对自主权进行控制;行政授权实质是按照功能主义重新配置行政职权,实现权力在行政层级机关之间的有效转移,针对被授权行政机关权限的扩大,可从事中层级和事后权限两方面进行监督;"社会授权"其实是授权"社会",以实现内部权力"外化",其结果是行政权转化,社会组织获得更大的"自治权利",可从任务判断标准、合规制策略、司法审查多元性方面进行控制.建构中国特色授权行政理论体系是发挥授权机制组织法保障功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作为检验立法实效、提升立法质量、促进法律体系完善的立法后评估制度已逐渐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实践。然而,在这种多方主体的博弈中,公众当前只是一种被动型或者功能型的“虚置”参与,无法发挥其积极性、主体性的作用。公众参与立法后评估的实践困境具体表现为:参与主体的构成失衡、参与内容的模糊、参与方式的“指令化”及参与效果的抑制。要突破这一困境,须正确认识公众参与评估的价值,从意识、制度、参与的指向及参与效果等方面构建参与路径,实现立法后评估中公众参与的有效性和制度化。  相似文献   

19.
《立法法》既规定我国的法律解释权专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又赋予最高人民法院进行司法解释的权力,但没有明确司法解释在整个法律体系中的效力地位,使得最高法院司法解释游离于整个法律体系之外。最高法院司法解释的这种效力不明确引发了大量问题,不仅无法完全满足司法实践的需要,更是引发了法律规范适用的严重冲突。立法机关应规定最高法院制定司法解释在我国立法体系中的地位,对司法解释的效力加以明确,实现法律解释形式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20.
对“立法万能论”的理性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法万能论"包含"万事皆需立法"、"万事皆可立法"和"法立则万事吉"三个子命题,然而,从"道德也是一种不可或却的社会规范"、"法的调整范围是有限的"以及"成文法不是无瑕的"三个方面看,法律也不是万能的,"立法万能论"不可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