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农村非政府组织生长动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全球结社革命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农村的非政府组织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和西方相比,我国农村非政府组织的兴起有着特殊的时代背景,甚至和我国城市非政府组织相比,也有着不完全相同的动力和发展轨迹。我国农村非政府组织发展是供给与需求两方面共同作用的产物,农村制度变迁、社会需求、外部力量、乡村精英都是其生长的动力。  相似文献   

2.
陈潭 《理论探讨》2007,(5):143-148
公共政策变迁是人类社会基本的正式制度变迁模式,是围绕集体行动而开展的自发的或通过人为安排的秩序演进过程.公共政策创新是公共政策变迁的必然阶段,是人类走向政治文明、社会和谐的有效制度安排.作为一项政策工具,人事档案制度一直以来强化着中国的身份管理和单位管理,对于中国的人事管理和国家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人事档案制度突出的应该是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功能,而不是身份限制和单位控制的功能.因此,人事档案制度的变革不可避免.在可预见的诱致性政策创新当中,交易费用理论、公共服务理论、普遍信任理论、公民社会理论将为制度变革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进行,我国股票公开发行审核制度改革已被提上议程。但与实践的迫切需求不相适应的是,我国学界对于股票公开发行审核制度的研究尚处于一个不成熟的阶段,现有研究文献未能对我国股票公开发行审核制度的变迁予以有说服力的解释,因此,无法为决策者提供可资借鉴的改革方案或思路。运用交易费用理论框架,对中国股票公开发行审核制度的变迁过程进行梳理,识别出在审批制和核准制下政府为降低交易费用而选择的监管合约,剖析了这些监管合约的内容和选择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股票公开发行审核制度的改革方向及可行性予以分析。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村土地使用权交易是在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制度框架内土地产权制度的进一步变迁.农村经济发展是形成农地使用权交易的动力.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就业是农地使用权交易的条件,规模化经营的相对优势是农地使用权交易的关键因素,土地产权制度的清晰与稳定是农地使用权交易的核心条件,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农地使用权交易的制度保证,完善的市场体系是农地使用权交易的前提条件.农地产权交易制度需要在产权制度、土地供给机制和交易市场建设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5.
在企业理论中 ,交易费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交易费用可以看作是一系列制度成本 ,包括信息成本、谈判成本、拟定和实施契约的成本、界定和控制产权的成本、监督管理的成本和制度结构变化的成本。简言之 ,包括一切不直接发生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成本。交易费用从内容上可分为市场主体间的交易费用和企业内部组织费用(相当于我国的企业管理费)。节约社会交易费用能够大大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同样 ,节约企业的交易费用也能加快企业资本增值的速度。其中 ,国民道德素质的水平是影响交易费用的一个重要因素。道德素质的提高能有效地节约市场…  相似文献   

6.
新制度主义与制度变迁研究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存在张力,但同时也为理解制度变迁的发生机理提供了有益而丰富的理论资源,制度变迁研究理应成为新制度主义的重要内容。新制度主义各流派对于制度变迁的关注点不同、对于相关问题的阐释各有侧重。然而,基于制度主义视角分析制度变迁的发生机理,基本上可以从初始动力、运作机制、路径形成等三个方面予以考察。其中,外生变迁与内生变迁是对制度变迁根源的两种不同解读,自发演进与人为设计揭示的是制度变迁的持久动力与运作过程,而制度变迁的轨迹则由既有制度、权力、观念等因素所塑造。  相似文献   

7.
制度变迁理论为理解派出所制度演化,进而解读中国警务运行规律提供了理论视角。在制度变迁的分析框架下,从动力源流、构造性观念和演化路径三个方面解析公安派出所制度的变迁过程,发现蕴含有党和政府主导、秩序的稳控和组织化调整三种变迁逻辑,在组织化调整中还包含有组织职能塑造、治理技术创新和权力结构调节三种具体路径。理性审视变迁过程,对于秩序的稳定和控制是派出所制度变迁的实质,且暗含有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对话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的制度理论与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正统的西方新古典经济学的对立面而出现的制度经济学至今已有百年的历史了,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西方新制度经济学近年来影响巨大,其代表人物科斯、诺斯等已被授予诺贝尔奖,其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国家与意识形态理论等。在我们...  相似文献   

9.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改进:一个制度分析框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改善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状况,在公共财政加大投入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促进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创新.运用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的有关理论,以一个新的视角分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改进的可行性问题,发现通过建立有效的组织,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具有制度创新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将我国社会组织建设视为一种传统制度安排向另一种制度安排发展的制度变迁过程。变迁的根本原因在于,相对于传统结构,政府、企业与社会组织这种制度安排具有更大的制度优越性——可以调节社会矛盾,平衡利益关系,降低政府治理的风险及成本,促进制度不均衡向制度均衡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绿色技术创新与生态文明建设密不可分,科学认知其历史进程、演进逻辑和动力机制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与全球环境治理的重要议题。基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可以将我国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演变划分为艰难起步、快速发展和深度融合等三个历史阶段。制度的稳定政策场域、自适应机制和思维定式使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渐进发展产生了强烈的路径依赖。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地位的确立、绿色技术激励体系的构建、绿色技术体制改革的深化、巴黎气候变化大会的召开以及“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等,是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变迁的关键节点。在动力机制方面,政治、经济和社会构成制度变迁的基础动力;学习效应、协同效应和适应性预期构成制度变迁的内生动力;微观行动主体间的利益博弈构成制度变迁的直接动力。未来,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将通过加深市场化、增强国际化、深化智能化,赋能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制度分析学派通过不同制度的交易费用状况的比较,对各种制度的特征进行了较充分的分析.但是,对于公共物品的供给制度来说,由于公共物品的公共性价值特征导致的交易费用的复杂性,不能在单一维度的视角下笼统地仅考虑费用的数量大小,由此来评判制度安排和公共决策的好坏.因为除了信息不对称因素所产生的交易费用以外,有相当一部分被视为诱发交易费用的行为实际上是在体现和保证物品的公共性,这些费用表现为公共协商的成本和对损失方补偿的费用.试图从多种维度对公共物品供给中的交易费用进行分析,不仅对信息不对称如何产生交易费用进行了描述,还对公共协商和对损失方补偿产生的费用所表现出的公共性价值进行了解析;并借用了公共选择学派的广义宪政经济学理论,探讨了交易费用的最优解;最后倡导建立具有公共性特征的公共物品供给的交易费用现.  相似文献   

13.
从宏现层面来看 ,以突破性文明为特征的西方文明体系 ,注重技术、贸易程序 ,且政权始终处于分散和相互竞争的状态 ,无法形成超强干预 ,追逐利益自然成为制度变迁的基点。与之相应 ,构建有效的激励结构成为制度变迁的动力 ,社会开放度、人口增长、宗教改革、权力结构等因素影响着制度变迁进程。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明体系 ,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高度一统 ,权力是文明体系的核心和制度变迁的基点 ,政权理性化程度相应成为制度变迁的动力 ,国家意愿、国家能力、文化惯性与惰性、强有力的外部挑战及生存压力等因素制约着制度变迁的进程。对后一种制度变迁而言 ,正式规则、非正式规则、实施机制三者间必须合理配置 ,协同演进 ,才能充分实现制度创设的初始目的  相似文献   

14.
一自 1978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始 ,到 1983年正式废除人民公社体制以来 ,村民自治的民主化制度安排 ,改变着乡村政治生活的传统秩序 ,农村社会正在经历着意义深远的全面变迁。在这一背景下 ,农村问题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 ,形成了以制度创新和组织变迁为理论重心的研究趋势 ,其中以村民自治为主要对象的当代中国乡村政治研究尤其值得注意。研究者或以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作为分析框架 ,把人民公社制度的废除视为国家政权对农村深度介入的结束 ,把村民自治的兴起视为农村社会自主发育的开始 ,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调整 ;或以…  相似文献   

15.
王伟  唐行智 《行政论坛》2009,16(4):9-12
根据新制度经济学家的解释,有组织就会有交易费用存在,交易费用即组织存在和运行的成本,所以政府也存在交易费用问题.使用定量分析的方法,通过建立模型,从公共产品的交易过程、交易中介和生产过程三个方面探讨政府交易费用问题,提出政府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即:提高政府依法行政能力,建立科学的行政绩效评估体系,进一步完善行政问责制,构建理性官僚组织和积极推广电子政务,以达到控制和减少政府运行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5,(31)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经经历四次不同历史背景下的以土地制度变革为中心的农村生产方式的变迁,当前正在面临第五次生产方式的变迁。本文旨在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村生产方式变迁的分析,探寻农村生产方式变迁的规律性,这将对指导今后我国农村生产方式的转变工作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公共政策变迁的过程理论及其阐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潭 《理论探讨》2006,4(6):128-131
公共政策变迁是人类社会基本的正式制度变迁模式,是围绕集体行动而开展的自发的或通过人为安排的秩序演进过程。政策变迁除了呈现为政策时滞、政策博弈、政策演进三个结构性逻辑外,还表现为政策失效、政策创新、政策均衡三个阶段性逻辑。任何一项公共政策的变迁都可能无法回避均衡—失效—创新—均衡这种方程式循环。因此,研究公共政策变迁的过程理论对于理解和掌握政策变迁的内在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背景下,本文提出农村网络城市化理论,农村网络城市化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长效机制,农村网络城市化的理论基础在于“Schultz-Popkin小农理性命题”和制度变迁理论,实践基础在于农村网络城市化可以增加城乡居民的就业机会和扩大内需。  相似文献   

19.
中国当前外汇市场是一个封闭的场内交易的市场 ,这一制度在实践中具有诸多弊端。国际上通行的是以外汇交易商为中心的自由交易制度 ,在一定前提条件下它能够增进市场效率。不论是出于与国际接轨的考虑还是经济市场化的整体要求 ,中国都应该在自由市场的基础上建立外汇交易商制定 ,但中国目前还不满足交易商制度发挥效率的前提 ,应进一步深化外汇市场改革。  相似文献   

20.
反思与进展: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制度变迁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制度主义政治理论被认为更有助于解释制度稳定与维持,而对制度变迁解释乏力,因为它仅把制度变迁看作是由外生因素引起的。面对这种批评,近年来,新制度主义者提出制度变迁的内生理论,并试图与外生理论结合起来,把制度的起源、稳定维持和急剧变动看成是一个统一的演化过程,更加注重制度变迁的历时与空间维度,对制度变迁中观念与制度的相互作用给予了更多的关注,洞悉路径依赖的多样性及其解释制度变迁的可能性。另外,制度变迁的动力与具体方式,制度的分层等问题也成为研究制度变迁的议题。新制度主义者的这些努力大大丰富了新制度主义对制度变迁的解释,增强了其理论说服力,但并没有解决批评者提出的所有问题,同时还带来了不少新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