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黄林 《学理论》2012,(18):63-67
西藏的反分裂斗争由来已久,当前我们同达赖集团及支持他们的国际敌对势力的斗争仍然尖锐复杂,然而,国家现有的法律法规与西藏反分裂斗争的现实法律需求不相适应,西藏自治地方在遵守国家法律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尽快出台反分裂地方性法规,是十分必要。同时,应大力提高西藏自治地方各族人民的法律素养,夯实反分裂斗争的法律思想基础,对于进一步推动西藏从基本稳定走向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瞭望》1991,(22)
全国各族人民正满怀深情地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70周年纪念日的到来。1921年至1991年的中国共产党党史,是一部中国人民的奋斗史,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结合史,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广大劳动者利益前仆后继、浴血斗争史。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生,却不是平白无故的。中国共产党受到全中国各族人民的拥戴,中国各族人民把自己的希望、中国的希望寄托在中国共产党身上,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也不是平白无故的。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70年竭诚为中国劳苦大众服务的斗争实践,赢得了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信赖。 70年前的中国是什么景况?那时的中国,是残破、  相似文献   

3.
曹建萍 《学理论》2010,(19):48-49
主要分析反分裂斗争下新疆多民族杂居、多种宗教并存及反分裂斗争形势严峻的情况下,社区党组织建设的复杂性、管理的困难性以及任务的艰巨性,从而提出要高度认识社区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实体化建设的具体运行机制以及建立民族团结教育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4.
国族认同关系到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稳定。"中华国族"是我国的国族认同。受族群先赋性因素和后致性因素、民族分离主义思潮、发展差距等的影响和语言文化差异影响,新疆少数民族"中华国族"认同还有待提升。加强反分裂斗争再教育、缩小新疆与内地发展差距和密切族际成员交流交往,是提高新疆少数民族"中华国族"认同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正>国有企业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大众化交通工具和民生工程。新疆铁路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各族人民群众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实现"中国梦"这个总目标,乌鲁木齐铁路局要充分认清在实现"中国梦"和落  相似文献   

6.
张燕  王友文 《学理论》2012,(21):283-284
新疆的高校战线是反分裂反渗透斗争的前沿阵地,这场斗争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必须解决好的重大战略问题,即"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谁来培养人"。因此,加强新疆高校辅导员队伍思想政治和能力建设,深入开展对各族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把各族大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7.
"民族自决"论和"高度自治"论,是民族政治理论的重要问题,也是极具争议的学术问题,更是当今世界的现实政治问题。"东突"势力经常打着"民族自决"、"高度自治"的旗号进行民族分裂活动,是摆在我们面前不容回避的问题。因此,在理论上弄清这两论的来龙去脉,揭发"东突"分裂势力鼓吹这两论的实际危害,对于当前意识形态反分裂斗争和维护新疆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意义重大。本文的基本认识是:当今世界,民族自决走到底,就是民族分裂,在新疆鼓吹"民族自决"就是搞民族分裂;而要求新疆"高度自治",那就是离民族分裂仅一步之遥。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5,(24)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征收救国公粮运动中始终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正是因为党依靠了人民群众,才赢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了新中国。在征收救国公粮运动中逐渐形成了党要依靠群众的支持,党要接受群众的监督批评,党要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工作作风,赢得了群众的广泛拥护和支持,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提供了典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来稿摘登     
牢固树立四大执政理念南京市建设工委党校陈国洪:一是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必须坚持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坚持党的一切政策的制定都从实际出发,看广大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支持不支持、满意不满意;坚持党的一切活动都要兼顾社会各方面群众的利益,确认群众利益无小事,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要继续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加强廉政建设、反对腐败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条件,也是关系改革事业成败,关系党和国家命运的大事.中央关于反腐败斗争的方针、原则、政策是明确的,广大干部群众是衷心拥护的.反腐败斗争的重点,是党政领导机关、执法部门和经济管理部门,以及查处大案要案.共产党员尤其是高、中级干部,必须提高自觉性,廉洁自律,当好表率.对于腐败分子,不管什么  相似文献   

11.
<正>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其实质在于为民、务实、清廉。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实行领导和群众相结合,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保证党的领导不脱离群众,群众的行动不脱离党的领导,从而正确把握和践行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本质,赢得群众的信任、拥护和支持,凝聚群众的伟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  相似文献   

12.
人民群众的支持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是我们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执政党要想长期执政,必须加强党与群众的联系,获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在新时期加强党与群众联系上尤其需要努力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不断创新党的群众工作方法,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一、必须不断创新党的群众工作方法,这是加强党与群众联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1993年8月,江泽民同志在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到反腐败斗争必须把握的原则时,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鼓励和支持群众举报”。党的十五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开展反腐斗争必须“依靠群众的支持和参与”。鼓励、动员、依靠人民群众开展反腐败斗争,这是我们党一贯遵...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个学者出身的年轻干部,我最需要警戒的是自命清高和自命不凡的弊病。毛泽东同志教导我们:“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刘少奇同志告诫全党同志要“镇独”。我请回地认识到,干部和群众的关系子比是舟与水的关系,没有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我们将一事无成,有了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我们才有所作为。因此,我要永远牢记是人民养育了我,也是人民信任我,而我能回报这一深情的,唯有一生不懈的奋斗,为人民的最大利益服务。我毕生的座右铭是邓小平同志在1980年在答意大利记…  相似文献   

15.
赵磊 《理论视野》2011,(2):60-63
深入进行反分裂斗争是当前维护我国和平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问题。针对新形势下分裂势力的新特点和新动向,我们应提高警惕,主动借鉴国外反分裂斗争的先进经验,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法律等各个方面来综合防范以彻底打击分裂势力。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今年“七一”重要讲话强调,我们党要成为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强调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争取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坚持走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基本保证。中国工会是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总书记在广东视察工作时 ,就深入搞好“三讲”教育和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问题 ,发表了重要讲话时说 ,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 ,关键取决于党。只要我们党是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 ,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永远得到全族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群众不断前进。这就是“一个关键”、“三个代表”的精辟论述。这一精辟论述 ,从根本上进一步回答了在充满挑战和希望的二十一世纪 ,我们党要把自己建设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而且涵盖了极…  相似文献   

18.
据有关资料表明,去年1—11月,中央纪委收到群众举报27087件,其中署名举报占整个信访量的27%,分别比去年同期上升48.1%和29%。相当多的举报内容明确具体,已查处的一批重大案件大多是由信访渠道提供的线索。这一现象一方面反映出人民群众对中央反腐倡廉工作的拥护和支持,对消除腐败有信心,另一方面也深刻说明,只有切实依靠群众,反腐败斗争才能取得更加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21,(1)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共同抗"疫"。在抗"疫"斗争中,我们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号召全民参与,集中力量办大事;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重视法治的规范调节和强制约束功能。我国始终秉持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让中国人民、世界人民再一次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20.
靳惠娟  魏敏 《学理论》2009,(12):112-1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群众既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因而要充分走群众路线,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切实尊重群众意愿,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本文在对福建新农村建设的实际调研中,发现农民群众往往把发展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实现旅游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