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诠释学法哲学概念在德沃金法哲学体系中起到了奠基作用。德沃金系统考察了实证主义法学、习惯法和整全法在法哲学中的影响,创造性地将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思想引入法学,形成了独特的"建构性诠释"概念。"建构性诠释"概念不仅蕴含着丰富的现代哲学诠释学的思想,也在法哲学领域体现出哲学诠释学理论内部的主要分歧。德沃金的"建构性诠释"在向"整全法"理论与"唯一正解"理想的发展中走向了与哲学诠释学不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麦考密克和魏因贝格尔于上个世纪在奥地利和英国分别提出了"制度法学"的理念,这在学术史上确实传为佳话.实证主义法学面对新自然法学的强烈攻击,从哈特的柔性实证主义法学分裂为拉兹为代表的排他性实证主义和以科尔曼为代表的包容性实证主义.而制度法学兼采实证主义法学、新自然法学、法社会学诸家之长,另立阵营.而他们的方法论较为独特,正适合社会发展中的法律的发展.所以,在法治成型的今天,对于制度法学的方法论可以给予我们不同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二战之后,英国进行了重大的刑法改革,刑罚制度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曾触动了当时的分析实证主义法学的典型代表哈特,他陆续撰写文章,发表自己对刑罚制度及其理论的看法,最终汇编成《惩罚与责任》一书.可以说,该书是哈特刑罚思想的代表成果,它出版以后,反响很大.该书对刑罚的概念、目的及适用等问题作了重新阐释,的确是一部阐发哈特刑罚思想的名篇佳作.  相似文献   

4.
约翰·奥斯丁的《既定的法理学范围》是分析实证法学的一部力作。分析实证主义形成于 19世纪上半叶 ,其基本思想在于观察、解释和廓清外在的“实际存在”。奥斯丁在其著作中对法的定义、法与道德的关系、实在法等方面作了认真评述。当今世界 ,仍然需要关注、解读和回应这一文本中提出的诸多观念和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霍克海默成熟的启蒙批判思想全面形成之前,他最重要的理论探索之一就是对实证主义的批判.霍克海默认为,实证主义是一种非批判的思维方式,它和现实社会是一种相互维护和印证的关系;实证主义并非孤立的思维现象,它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工业现代化状况是密不可分的.霍克海默对实证主义批判理论的缺陷表现为:它被悲观主义沁润,具有抽象性特征,缺乏规范性基础;实证主义批判中所展示的概念特征并不能把霍克海默与康德和黑格尔在唯心主义方面的概念特征明显地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6.
洛克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政治思想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形成了他独特的思想。《政府论》是他的代表作,也是集中论述自由与法治思想的地方。如果撇开这种思想的阶级因素及历史局限性,他的这些思想对于我国政治学、法学实践仍旧有着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
韩非对鬼神观念持否定的态度,这一认识深刻影响了他的法学观.一方面,无神论的法学观激发了韩非法治思想的理性之光,主要表现在治国之道、立法基础与司法实践三个方面.另一方面,无神论的法学观也扭曲了韩非对法的基本认识,促进了极端君主主义与重刑思想的形成.分析韩非无神论的法学观,不仅具有历史考证的认识功能,也具有现实的反思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法律进化论和民主主义的思想革命中形成的日本法社会学是领导战后日本法学的主要法学思潮之一。日本法社会学从诞生起,深受日本马克思主义法学、欧洲和美国法社会学和其它社会科学的影响,迅速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社会科学,为日本法学的发展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恩格斯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论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之一。他没有正规的上过大学,没有正统的受过法学理论训练,但是,他早期对法和宪政法律的认识或思考,对经济生活和政治经济学的探究,使他同马克思一起,拉开了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帷幕,并使世界刮目。对其早期法律思想的理解及研究,是我们探索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必不可少的。本文拟从恩格斯早期思想研究中阐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法律观的形成及其现实意义,并求教于学者和同仁。  相似文献   

10.
分析法学的分析方法有其独立的起源和特征,随着分析哲学的兴起,分析法学的分析方法受到了后者概念分析的影响。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分析方法的出现与实证主义、语言的意义等问题联系在一起,理解语言哲学中的意义理论是理解新分析法学分析方法的关键之一。分析哲学的概念分析方法对于理解法学理论的内在概念框架有非常大的助益,同时这种取向也内在的排斥规范性问题的存在。但随着分析哲学与分析法学的融合,分析哲学也为分析法学的这类倾向提供了更多的反驳工具和更大的讨论空间。  相似文献   

11.
德国警察总体上呈现出二元化的特征 ,即由联邦警察和州警察构成。德国警察教育重视理论教育与工作实际的紧密结合 ,推行院校教员同现职警官交流制度 ,实行教育晋升一体化。德国警察的任职晋升与教育培训紧密挂钩 ,他们一般都有明确的晋升前景 ,这对稳定警心很有益处。  相似文献   

12.
《费尔巴哈论》是恩格斯晚年写作的一部光辉著作。恩格斯在巡礼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时,从黑格尔哲学出发,经由费尔巴哈哲学,而又同它脱离并超越它。恩格斯结合当时世界局势变动的大背景,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德国古典哲学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本质区别,全面系统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引起的革命性变革。《费尔巴哈论》的出版有力地回击了资产阶级的攻击,捍卫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真理性,是"每个觉悟工人必读的书籍"。《费尔巴哈论》蕴含了极为丰富而又深邃的哲学智慧的思想精髓,不断汲取其哲学智慧滋养,可以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提供思想启迪。  相似文献   

13.
在西方语言学史上 ,现代英国语言学占据显著的位置。特别是重视语言功能研究的伦敦学派闻名遐尔。但是 ,除了马林诺夫斯基和弗斯 ,还应该看到语言学家加德纳的贡献。加德纳不仅在普通语言学理论上可与索绪尔媲美 ,而且还是伦敦学派重语言使用和功能传统的开山人物之一。其在海外的丰富经历 ,特别是与德国语言学界和心理学界的长期交往 ,为英国语言学带来了宝贵的补充。本文就加德纳的语言理论 ,尤其是他的语用学思想 ,作些初步但必要的发掘。  相似文献   

14.
自从1877年《德意志帝国刑事诉讼法》制定完成以来,德国刑事诉讼模式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但这种改革是谨慎、理性的,它尊重德国国情和历史传统,对德国刑事诉讼模式的完善产生了积极的效果。中国可以借鉴德国刑事诉讼模式变革的经验,取长补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刑事诉讼模式。  相似文献   

15.
"连带债务"是抽象法律思维的产物。在罗马法只存在"连带债务"的各具体情形。后世学者将之类型化为共同连带和单纯连带。前者主要基于法律行为产生,是单数之债,后者主要基于法律规定产生,是复数之债,两者适用迥然不同的法律效力规则。德国普通法时代,类型化模式的合理性遭到质疑。《德国民法典》将共同连带和单纯连带合并,统一冠之以"连带债务"概念,并配置统一法律效力规则,德国法的概念化模式由此确立。概念化模式因过度抽象而丧失了作为法律规则的意义,且脱离了"事物本质",已逐渐被德国学者抛弃。我国民法典的编纂应依循罗马法上的类型化模式,针对连带债务的不同类型配置不同的法律效力规则。  相似文献   

16.
虽然我国犯罪论构成的主要要素能够在德日的犯罪论构成中找到与之相对应的部分,但是由于我国与德日的犯罪论构成要素的角色定位不同,因此形成了构造不同的犯罪论体系,导致内容相同的犯罪论构成要素在整个犯罪论体系中的作用方式出现差异,使我国与德日的犯罪论构成表现出入罪功能与出罪功能的不同。  相似文献   

17.
德国民法典是德国在十九世纪后期制定的一部优秀法典,其在内容上,既体现了资本主义民法尊重人权、私权个人意思自治等基本要求,也因袭了封建法律家长主义的积习,具有新旧兼容的特色;在形式上,则运用总分结构、参引技术、刚柔相济和精确语言等技术手段,创造了迥然不同于法国民法典的新风格。德国民法典颁行之后,曾有过多次增删变化,通过这些增删变化,德国民法典较好地适应了时代的需要,成为一部具有强劲生命力的长寿法典。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转型为背景 ,通过 180 4年《法国民法典》与 190 0年《德国民法典》的比较 ,揭示了190 0年《德国民法典》在物权、债权、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等领域确立的崭新的民法原则 ,并阐述了《德国民法典》创立的一般条款体系。试图通过这些 ,从一个角度说明 190 0年《德国民法典》在民法发展史上的地位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美德两国都将效果原则作为确定反垄断法域外适用管辖权的基础。在协调与其他国家有关反垄断法域外适用的冲突时,美国借鉴国际私法上有关法律选择的考量因素,采用“利益衡量”方法进行协调,德国考虑遵守国际法上的不干涉原则,强调国家主权。美德两国有关反垄断法域外适用管辖权冲突之协调方法值得我国立法借鉴。  相似文献   

20.
德国作为大陆法系的主要代表国家,其立法上的先进性以及可鉴性都是无可争议的。而德国在程序法,尤其是民事诉讼法中应用诚信原则的一系列立法活动,更是意义非凡。然而,在德国的一系列先导性立法活动的指引以及世界相关立法趋势之下,目前我国民事诉讼法是否应引入诚信原则,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