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谐社会视域中政府保障农民权益的困境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治国理念的提出,使得当前我国农民合法权益遭到侵害而无法实现有效维护的困境更加凸现.当前我国的土地产权和使用制度、二元户籍制度、就业和福利制度,以及法律制度的不完善或者停留于文本阶段是农民利益受损的主要因素.究其根本原因,是由于当前我国农民缺乏自身利益诉求表达的有效渠道.如果利益表达渠道制度不能够建立.其他制度的完善和改革的作用将会大打折扣.借鉴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有效整合我国当前分散的农民力量,实现各集团力量的相对均衡,从而为巩固政策的良性互动和制定提供持续的推动力和有效的监督力量.  相似文献   

2.
李刚  彭伟 《岭南学刊》2008,(5):41-44
当前我国社会利益表达机制存在的缺陷主要表现为:利益群体力量不均衡,利益表达机会不均等,利益表达的影响力不平衡。完善利益表达机制是要使其达到利益表达主体地位平等化、利益表达渠道畅通无阻、利益表达方式理性化和法治化。而要达到这一目标,途径是加快利益集团的相对均衡发展,理性应对利益集团的政治影响以及提高政府的自主性和整合能力。  相似文献   

3.
孙忠义 《青年论坛》2009,(1):115-11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性质。为确保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党和政府要高度关注民本民生,坚持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问题入手,认真做好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等工作,确保群众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政法部门既要在制度建设上提供保障,又要在队伍建设上按照各项要求,加强政法干警的思想政治、业务能力和作风纪律建设,努力造就一支党和人民信得过的过硬队伍,为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实现社会和谐稳定提供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4.
万国敬  高凛 《前进》2008,(12):45-46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广泛分布在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为城市繁荣、农村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农民工的权益得不到保障的情况却相当普遍,这种现象,与当今我国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以及十七大提出的“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相似文献   

5.
《中国民政》2007,(6):F0003-F0003
5月20日,是“全国第十七个助残日”,围绕“保障残疾人权益,共建和谐社会”这一主题,各地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扶残助残活动,营造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氛围,进一步促进残疾人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当代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农民话语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的“话语权”是农民进行其利益表达、实现其利益要求的最基本的权利,这正体现了和谐社会“民主法制、公平正义”的题中之意。古代为政者有“养民、富民、保民、教民”之说,虽然我国目前的政府关于农民的政策对于前三个方面是实在而有力度的,但对于教民之说,尚属欠缺,其中重要一点就是没有教化民众争取自己的政治权利,以致有冤难申,有苦难言,即使有争取权利的农民,也很少懂得运用制度化的渠道,终以多种原因不能有力而有效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造成农民“集体失语”的状态。本文着重分析了农民话语权的实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行对策。  相似文献   

7.
邵宇 《桂海论丛》2009,25(3):23-27
农民拥有利益表达的"话语权"是新农村建设的保障与重要表征.但当前农民仍然没有与其他阶层一样享有平等的话语权,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农民话语权在制度内缺失的某种回应.文章以此为逻辑起点,探索农民话语权缺失的根源,并提出对策性思路,以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胡馨元 《理论月刊》2007,(10):41-43
妇女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阶层,也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保障妇女的权益有利于促进社会阶层的利益平衡,有利于促进社会良性、有序、和谐的发展。尽管国际上以及我国国内出台了一系列诸如《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然而,时至今日侵害妇女权益的现象仍然屡见不鲜。为此,我们应从政治、文化、劳动、财产、人身、婚姻家庭、生育等方面加强妇女权益保障的立法。  相似文献   

9.
10.
和谐社会语境下农民群体利益诉求机制之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和谐社会语境下农民群体利益诉求机制之构建,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我国农民群体利益诉求机制严重缺失,将会引发社会的动荡和不稳定。因此,要采取多种手段和途径,构建科学有效的农民群体利益诉求机制。  相似文献   

11.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社会已经呈现出利益主体多元化的基本格局。多种利益主体逐步孕育、发展、壮大,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是由于不同利益主体发育的程度不同,他们争取和表达自己利益的能力存在显著的差别。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强势群体和弱势  相似文献   

12.
和谐社会与农民的权利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各个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均衡与协调,而农民这一人口最多的社会群体的一定程序的权利缺失直接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农民土地受益权缺乏有效保障、户籍制对自由迁徙的限制、民主参与权的不足是农民权利缺失的主要表现。为了保障农民权利,确立农民自主权、推行工业反哺农业的宏观政策、通过法律手段完善权利救济制度不失为行之有效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构建和谐社会,首要和关键的是要协调好利益关系。当前,利益关系不和谐主要表现为城乡、地区、行业和群体收入差距过大。利益关系不和谐的主要原因,与我国社会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利益的转变,政策和法律制度的不完善,人们的思想观念有关。解决利益不和谐的途径主要是深化改革,发展经济,建立健全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4.
进入新世纪,在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进程中,我国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各级政府担负着重要的职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要目标和任务就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决定》同时指出“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社会运行总体呈现和谐态势的同时,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其中根本原因在于物质利益方面存在着突出的矛盾。物质利益矛盾是影响社会和谐的根本问题。正确处理物质利益的矛盾问题是解决其他一切矛盾的钥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本质要求。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化解物质利益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7.
唐政秋 《湖湘论坛》2005,18(4):20-21
困难群体是我们党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关注和解决的一个现实的重大问题。加强困难群体的权益保障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保障困难群体权益。  相似文献   

18.
张珊 《岭南学刊》2006,1(4):36-3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实现公平正义为目标。公正的司法可以树立法律的权威,维护社会的公正,形成稳定的秩序,达致和谐的状态,为和谐的社会提供司法保障。  相似文献   

19.
刘月平 《前沿》2009,(6):113-116
弱势群体问题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完善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求。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之一就是实现社会公正,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当前我国弱势群体利益表达存在利益表达意识缺乏、利益表达渠道不健全、利益表达方式不合理等诸多缺陷,弱势群体的利益难以得到很好的表达。对此,应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要求,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救助力度;拓宽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渠道,加强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提高弱势群体利益表达的组织化程度,同时注重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知识精英的利益表达作用。  相似文献   

20.
叶本功 《创造》2007,(6):115-1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政治意义和时代意义,它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奋斗目标,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可以说,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将对我国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