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信念的力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念和追求。然而,在我几十年的生活与工作中,所苦苦追求的是什么呢?那就是能够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光荣战士。 70年代初,我还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姑娘,那时在营口市文工团拉小提琴。在排练和演出过程中,我时常被英雄人物的事迹感动得流下热泪,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激励  相似文献   

2.
我是上世纪80年代从部队转业到现单位工作的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拜读《共产党员》已经有十多年了。《共产党员》一直伴随着我从一名普通青年成长为一名共产党员,从一名共产党员成为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从一名党务工作者成为一名基层党组织领导。 《共产党员》不仅是我成长进步的良师益友,同时也是  相似文献   

3.
在《共产党员》50华诞即将到来之时,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无限感慨。我由衷地感谢《共产党员》,是她,校正了我的人生坐标,指明了我前进的方向。 记得在少年时代,我对《共产党员》就情有独钟。那时,我们院子里住着一位老党员杜伯伯,每到傍晚乘凉时,我都会看到他坐在小凳子上,聚精会神地翻看着装订厚厚的几十本  相似文献   

4.
我是一名搞技术工作的党员,从小到现在都爱读书,书籍是我的挚友,读书使我对生活的理解达到了一个新层次。入党前,我爱读得是化学分析方面的书;入党后,我爱读的是《共产党员》。她的内容丰富,适合各年龄、从事各种工作的共产党员阅读。  相似文献   

5.
爱洒晋西北     
“群众的喜怒哀乐听得多了,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强烈地促使我决不能愧对这些可亲可爱的父老乡亲。我只有心甘情感地通过干工作回报他们……”——摘自常毓兴工作笔记听说常毓兴真的要回北京了。早晨八时许,宾馆院内已被涌入的人群站满,人们流着热泪握住常毓兴的双手久久...  相似文献   

6.
《共产党员》杂志,一个恒久不衰的“品牌”,具有令我着迷的魅力。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20 多年来,《共产党员》的“品牌”效应时时激励着我、鞭策着我,使我矢志不渝,勇往直前。  相似文献   

7.
焦裕禄同志的事迹在报纸上发表以后,我含着热泪反复读了好几遍,我从心眼里敬佩他。他是我们共产党员的好样板,是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好样板,特别是在“用”字上狠下功夫的好样板。我们开了几次支委会,大家一块儿找同焦裕禄同志的差距,研究怎样改进我们支委会和支部的工作。我们谈到下边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6月的陇原大地,连降细雨.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报告团在全省14个地市州的报告像一阵阵和风,吹拂着110多万共产党员和各族人民的心田.6月13日至27日,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报告团第二分团赴临夏、甘南、陇南、天水、平凉、庆阳、定西七地州市作巡回报告.半个月中,掌声、歌声、鲜花、热泪相伴;景仰、爱戴、关怀、激励紧随.此情此景,令人深切地感悟到我们的时代需要楷模,我们的人民期盼楷模.  相似文献   

9.
王顺友:三次流下了热泪   从父亲手上接过马缰绳、23年往返奔波于大凉山区"马班邮路",长年累月"一个人、一匹马"往返于荒无人烟的高寒山区,每年有330多天行走在邮路上,投递发送过数十万件邮件,从未出过一起差错和耽误过一期邮班……他就是被四川省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成为"2005年感动中国十大新闻人物"的凉山州木里县邮递员王顺友.   ……  相似文献   

10.
省委书记的热泪 17日上午。省委书记强卫来到了玉树震灾最严重的结古镇以及周边村庄进行视察。在这里,强卫书记两次流下了感动的泪水。“基层这些党员干部,他们使我深深地感到震撼和感动。”当这个场景通过电视荧幕传遍中国,无数的国人被深深打动。这热泪,不是悲伤,而是力量。有道是男儿有泪不轻弹。但是,面对此情此景,面对这样公而忘私的村干部,谁能不为之动容呢?这些质朴实在公而忘私的玉树基层党员干部,感动了省委书记,感动了全国人民,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形象直观地诠释了什么叫共产党员,什么是榜样的力量!  相似文献   

11.
1931年11月,蔡畅和李富春在中央特科护送下,离开上海党中央,通过秘密交通线,取道香港、广东汕头转闽西,在白区穿行20多天,来到了中央苏区。 蔡畅到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见毛泽东。当年毛泽东和蔡和森一道创建新民学会,一起发起赴法勤工俭学。可如今,蔡和森被蒋介石密令杀害了。蔡畅见到哥哥的这位挚友,禁不住热泪如流。毛泽东已知蔡和森牺牲的消息,心情十分沉痛,拉着蔡畅的手说:“莫要难过,凡是一个共产党员该做的事情,蔡  相似文献   

12.
共产党员的正气歌省直工委副书记郑根堂一口气读完了崔光祖同志写的《党员干部修养歌》一书,那朗朗上口的文字,通俗质朴的语言,蕴涵深邃的哲理,铿锵有力的音韵,深深地激荡着我的心胸。我感到这是一本好书,它凝结着作者的深入思考和艰苦劳动,既是一本优秀的通俗党建...  相似文献   

13.
如今我已经步入知命之年。倘老爸还活着已是95岁的耄耋老人了。60年代中期,我十几岁的时候,老爸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手里总是攥着一本书,那就是《共产党员》。那时我小学四年级,有时在老爸忙别的事儿时,我也拿起爸爸的《共产党员》翻看。乍看时,就是看看热闹。久之,便被书中许许多多的共产党员形象吸引住了。  相似文献   

14.
《当代党员》2008,(7):45-45
这是一本泣血之作——汶川特大地震后25天,中共重庆市委当代党员杂志社全体编辑记者,流着热泪,挑灯夜战,精心策划,倾情编辑,推出了一部饱含深情的历史档案——《党员文摘》汶川大地震特刊《中国脊梁》。  相似文献   

15.
我的书架上有两本书:一本《论党》,一本《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尽管书的封面都曾被我涂得“面目全非”,但我仍珍藏着。因为它记录了那段可悲的历史,也刻上了一个被扭曲了的灵魂。30年过去了,如今虽说书架上新添了《刘少奇选集》,“两论”都收编在内,但总  相似文献   

16.
《云岭先锋》2021,(1):50-50
日前,中共中央授予张桂梅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为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张桂梅先进事迹,《我有一个梦想--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张桂梅的故事》一书近日由党建读物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7.
我珍藏着一幅画,尽管不是名人之作,但它的意义却非同寻常。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它的来历与《共产党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自打我加入了党组织,《共产党员》就成了我的良师益友。几乎每期必读。她就像一盏灯,使我在不断汲取政治营养的同时,心明眼亮,头脑清醒,明辨是非。  相似文献   

18.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喜欢读书,酷爱藏书,2006年被评为丹东市十大藏书家。在我的书柜里存放着从1955年至今的《共产党员》杂志,整整372本,如果将这些杂志摞起来,其高度是1.34米,并且还在与月俱增。每当我遇到困惑,头脑空虚时,便从书柜里拿出这些杂志细细品读,从中找信念、找方向、找榜样、找力量。  相似文献   

19.
《党员干部之友》2007,(10):24-27
从新中国诞生之日起,我国银幕上不断涌现出一大批主旋律影片,一个个性格鲜明的优秀共产党员形象在广大观众的心中早已成为了不曾忘却的记忆,伴随并激励着几代人的成长。为庆祝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山东省电影家协会、党员干部之友杂志社特联合举办"我喜爱的十位优秀共产党员银幕形象"评选活动。  相似文献   

20.
人生难忘的时刻很多,而对于一个世代务农的农家子弟,最令我难忘的则是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终于在而立之年如愿以偿地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的那一刻。在我成为我们世代农家的第一名大学生之后又成了家庭成员中第一个共产党员的那一天,年近古稀、目不识丁的老父脸庞上露出了少见的灿烂笑容,因为这也是父亲多年梦寐以求的夙愿。回想起自己成为共产党员的感情经历,就不能不想起父亲。是他那敦厚朴实的情感和简短无华的言语使我坚定了要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信念。从出生之时起,我就受党的阳光和雨露的滋润。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我,对于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