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大代表是依照法律规定选举产生的。一旦当选相应级别的人大代表,就具有在本届任期内依法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工作和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活动的资格和权利,即执行代表职务的资格和权利。人大代表执行代表职务的行为是受法律保护的。但是,如果出现法律规定的情况,人大代表也可以暂停执行代表职务或终止人大代表资格。现分别谈谈这两种情况。人大代表暂停执行代表职务,是指人大代表在任期内具有法定的情形,被依法暂时停止执行代表职务,亦即暂时停止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期间的工作和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活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以下简称代表法)第四十条的规定,可以暂时停止执行代表职务的情形有以下两条:一是因刑事案件被羁押正在受侦查、起诉、审判的;二是被依法判处管制、  相似文献   

2.
晓南 《人民政坛》2013,(12):38-38
《人民政坛》编辑部:作为一名基层农村的普通人大代表,有时候自己的合法权益也会受到侵犯,我本人维权过程中,也曾遇到相关部门以各种理由不受理的现象。请问,我能否以代表身份进行维权呢?佚名2013年11月6日答:笔者以为,人大代表不能利用代表身份和职权为自身利益维权,这种行为既是不妥当的,也是不合法的。首先,人大代表是一种法定的职务身份。根据代表法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照法律规定选举产生,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这说明,人大代表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其代表职务是一种公共职务、国家职务,  相似文献   

3.
假日,集中翻看近年来的人大报刊,好几起见诸报端的人大代表违法、甚至犯罪的行为令人吃惊。河南省虞县一名县人大代表,倚仗代表的特殊身份,拒不执行法院已经生效的判决(1996年1月6日《人民代表报》)。其他个别代表违法见报的,大多与自恃是人大代表、法律奈何不得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第30条规定:"县级以上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非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许可,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非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相似文献   

4.
正人大代表在人大闭会期间如何履职?如何发挥作用?约见被看成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人大代表约见国家机关负责人,是法律赋予代表的一项职权和执行代表职务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代表对国家机关实施监督的一项法定履职活动。依据《代表法》第22条规定,人大代表按规定进行视察,可以提出约见本级或者下级有关国家机关负责人。被约见的有关国家机关负责人或者由他委托的负责人员应当听取代表的建议、批评和意见。  相似文献   

5.
孙浩 《人大研究》2005,(8):43-43
《代表法》第四十条规定,“代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暂时停止执行代表职务……(二)被依法判处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而没有附加剥夺政治权利,正在服刑的。”根据这一规定,当人大代表触犯刑律,被依法判处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而没有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则其暂时停止执行代表职务,而代表资格依然存在。笔者认为,这一法律规定在实践中存在不尽合理之处。依据代表被判处刑期长短的不同,笔者认为存在两种情形:第一种情形:代表服刑期满而其代表任期尚未届满。在此情形下,依照《代表法》第四十条“前款所列情形在代表任期内消失后,恢复其执行代表职…  相似文献   

6.
某省连续发生三起非法拘禁人大代表案 ,经《人民日报》和《人民代表报》等新闻媒体的关注与披露 ,引起了社会各界及有关机关的高度重视 ,目前问题虽已得到了解决 ,有关责任人受到了处分 ,但由此反映出的问题 ,特别是轻视、藐视人大代表人身特别保护权的问题 ,仍应引起全社会、特别是公安司法机关的高度重视。人大代表的人身特别保护权 ,是保证人大代表行使职权不受干预而专门设定的司法程序上的特殊权利。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对人大代表执行代表职务的司法保障 ,这在 1 979年颁布的《地方组织法》中就有规定 ,1 993年实施的《代表法》,又对这一…  相似文献   

7.
近读某报刊载的一篇文章 ,当看到“由于事迹突出 ,她被评为市人大代表”一句话时 ,不禁要问 :人大代表是评出来的吗 ?《代表法》第二条规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照法律规定选举产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 ,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职权 ,参加行使国家权力。由此可见 ,人大代表是依法选举产生的 ,是一项有职有权的神圣的职务。上述错误…  相似文献   

8.
“人大代表联系选民并不是什么创新,而是一种法律制度。让代表回归选民既是《代表法》规定的法定责任,也是推进民主法治的具体实践。”这是闵行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凌耀松在今年11月20日下午召开的市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工作现场交流会上的一席话。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第二十九条规定:"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不受法律追究。"这就是各级人大代表享有的言论和表决的免责权。人大代表的言论和表决免责权的范围: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会议,代表团会议,代表联组、小组会议,各专门委员会会议。法律之所  相似文献   

10.
人大代表联合提名候选人是换届选举过程中的一个"热点"。修改后的《地方组织法》、《选举法》对代表10人以上联合提名作出了新的规定,客观上为做好这一工作奠定了基础。濮阳市坚持把人大代表提名候选人作为换届选举工作的一个关键环节来抓,做到既依法办事,充分发扬民主,又按照程序,使代表做到正确有效地行使提名权。一是鼓励支持人大代表大胆提名。除法律规定的条件外,对被提名的候选人没有做出任何限制条件,不设框框,不  相似文献   

11.
《代表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代表法明确了人大代表所肩负的神圣职责和使命。人大代表是人大工作的主体,而人大工作的法律性、政策性、程序性都很强,人大代表依照法律履行职责时,必然要涉及到政治、经济、法律、科技、民族、文化等多方面的问题,这就要求地方各级人大代表要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法律意识、政治理论基础、工作实践经验和相关专业知识,才能依法履行好人大代表的职责。  相似文献   

12.
代表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为了便于代表执行代表职务,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可以为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制发代表证。"由此可见,代表证是与代表职务紧密相连的,是证明人大代表身份的专用证书。但实践中,不少基层人大在制作代表证以及人大代表在使用代表证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导致代表证在制作、使用中存在种种缺失现象,如设计粗糙质量差、内容不考究、代表证的管理不规范等,进而影响了代表作用的发挥。代表证作为法律规定的证明人大代表身份的专用证件,是人大代  相似文献   

13.
谈谈人大代表的言论和表决免责权问题□杜光富《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第29条规定:“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不受法律追究。”这就是各级人大代表享有的言论和表决的免责权。人大代表的言论和表决免责权的...  相似文献   

14.
人大代表向代表大会提出书面意见、议案,是代表履行职务的一条重要渠道。《代表法》规定:“代表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属于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职权范围内的议案。议案应当有案由、案据和方案。”市人大代表朱志荣在学习代表方面的法律法规时了解到这一明确的规定,而引发了在徐汇区房地部门工作多年的他站在全市的角度上重新思考本市优秀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的大文章。  相似文献   

15.
曲靖市人大常委会在落实原来制定的人大代表制度的基础上,根据宪法和法律的有关规定,参照全国人大《关于加强和规范全国人大代表活动的若干意见》,结合曲靖实际,近期叉制定了《曲靖市人大代表履职规定(试行)》,并经市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这是进一步规范代表履职工作和活动,推进人大代表工作的又一新举措。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代表书面意见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于1988年制定,对于保障本市人大代表依法行使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的权利,规范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的办理工作等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近年来人大代表工作的发展,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工作出现了新变化,代表对办理工作也有新期待和新要求,有必要对《规定》进行"扩容"和"升级",增强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本市《规定》制定时,尚无专门支持、规范和保障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法律,所以一直沿用"代表书面意见"这一旧称。此次修法将"代表书面意见"改为"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这一规范名称,简称"代表建议"。  相似文献   

17.
《楚天主人》2011,(1):14-14
"人大代表"的全称是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大代表是法律规定的一种国家职务,依照法律规定选举产生,具有法定任期,其职责由法律规定,代表执行代表职务受法律保护。代表法规定,代表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的工作和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活动,都是执行代表职务。代表职务具有兼职性、非职业性。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人员,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织"细胞"。  相似文献   

18.
有一种说法,人大代表有言论免责权,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谁也管不着:这种认识从法律上讲是片面的,从实践中看是有害的。所谓代表言论免责权,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法》规定的"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不受法律追究"。发言包括代表在审议议隶和工作报告时的口头发言以及在会议期间提出议案、质询案、罢免案和对各方面工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等。许多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常委会规定,其组成人员或人大代表在常委会会议上的发言不受法律追究。这些规定,是为了保证人大代表在会议上充分自由、无所顾忌地发表言论,如实地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有关机关、组织和社会各界,理应充分尊重人大代表的言论免责权。人大代表理应充分利用这一权利,替人民说话,为人民办事。  相似文献   

19.
人大代表身份的构成人大代表是人民意志的表达者,是人民权力的受托者。我们可将人大代表这一特定身份划分为价值构成、技术构成和评价构成三个部分。1.人大代表身份的价值构成人大代表身份的价值构成,是指作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社会个体所具有的一种社会标识,社会要求他们作为人民权力的受托者而进行人民意愿的表达,并根据人民的意志监督“一府两院”及其工作人员,使其行为符合民愿。对此,《代表法》作了明确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全国…  相似文献   

20.
策划人语:1992年4月3日,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代表法》是规范、保障人大代表工作的一部基本法,是人大工作法律体系中的一部重要法律。《代表法》颁布实施18年来,在改进代表视察工作、加强代表与选民联系、保障代表权益、发挥代表作用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它在中国民主化、法治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代表履职环境、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代表法》中的一些规定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近年来,全国人大代表就《代表法》的修改多次提出议案建议。让人感到欣慰的是,《代表法》修正案将于今年6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这标志着《代表法》在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方面,将与时俱进,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