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议穷县富“派头”王民安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国人越来越注重摆阔,讲究起"派头"来了。不仅"大款"摆阔,"小款"也摆阔;富裕地区摆阔.一些穷困地区也摆阔。且举几例。县穷礼不穷。别看是穷县.送礼收礼风颇为盛行。有道是"礼多人不怪"、"当官不打送礼的"。于...  相似文献   

2.
艾迪 《党课》2013,(11):99-101
我国自古以来有“富养闺女穷养儿”的说法,这有一定的道理。穷养还是富养,现在众说纷纭,我觉得各有各的道理,没有定论。在物质方面,我提倡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适当满足,适当拒绝”,过多满足和过度拒绝都不好,这可能算是穷养和富养的中庸之道吧。  相似文献   

3.
民谚曰:“饥寒起盗心,饱暖思淫欲。”穷也穷不得、富也富不得,怎么办呢?我们姑且别去管怎么办,仔细一想,这句不尽周全的谚语,又有它独到之处──至少,它讲了一种社会现象;至少,它道出了国民性格中的弱点──穷也穷不得、富也富不得。要改变自己的“饥寒”处境,一定要去做“盗”么?见不惯“富”,似乎由来已久,“劫富济贫”曾经被认为是义举。研究社会问题,能“透过现象去看本质”,那是不容易的。现象上,“盗”因“饥寒”而起,可是,“饥寒”又因何而致呢?不少学者早讲了,政治的黑暗、天灾,乃至自然条件差,都可能“使民…  相似文献   

4.
富,是时代的话题;富,是干部带领村民奋斗的目标。在学习张小民活动中,不少人思考和提问,蔡村那么多人都富了,而作为一村之长的张小民为什么没有富起来?张小民能富吗?回答是肯定的。因为小民有先富起来的条件和优势。这些条件和优势,对于一般村干部来说也有,但在小民身上表现得更为突出。一是小民素质高。他有文化,当过兵,在外短期经过商,头脑灵活,精明能干,群众说小民干啥都能干好。他担任村委主任的十多年间,蔡村由“穷”变“富”,也印证了他能力出众。二是小民关系广。担任村干部十多年,他和本村的致富大户有相当好的关…  相似文献   

5.
话剧《祝你健康》里的丁少纯,有个口头语叫做“可也是”。他要戒烟,丈母娘说没见过谁抽烟抽穷过,也没见过谁戒烟戒富过,他说“可也是”;他认为一个工人打野鸭子卖不像话,丈母娘说这又不是投机倒把,来得明  相似文献   

6.
“穷在城里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然而,丹凤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牛康季却在蟒岭深山结识了一门“穷亲戚”。包乡抓点认“亲戚”1997年11月,牛康季调任丹凤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根据县委分工,他负责包抓地处蟒岭深山的马家坪乡。去年4月,他深入到该乡蟒...  相似文献   

7.
明星 《新湘评论》2014,(23):20-21
强者越强,弱者越弱,这是“马太效应”的经典论述。在贫困地区,“马太效应”毫无疑问就是指富者越富,穷者越穷。 当然,这只是一种社会学上的现象归纳,并不是严格的科学理论。因此,只要有良好的内部动因和外部环境,“马太效应”可以被遏制、被突破、甚至是被颠覆。  相似文献   

8.
游宇明 《廉政瞭望》2010,(11):39-39
对“曲学阿世”这个成语,我一向表示怀疑。世者。世人、时尚也。世人有穷有富;时尚有实有虚,就算你把学问“曲”到了比柳枝还柔顺的程度,也未必“阿”(迎合)得过来。  相似文献   

9.
12月15日的《人民日报》第7版,刊登了一篇报告文学,题目叫做《吴仁宝求是》。文章中提到吴仁宝的远见卓识:“华西要实现物质精神双富有.不仅要‘富口袋’,还要‘富脑袋’。地创高产出,人创高素质。”“口袋富”,“脑袋穷”的“富”,又有什么意义呢?  相似文献   

10.
富裕村里的“穷”支书潘满庆在左云县,距我省首富村上张家坟村不远,有一个下张家坟村。这个村比较富裕,1994年人均收入2.2万元,集体在银行存款1093万元。然而这个富裕村的带头人、村党支部书记吴兴有却是"小气"得有名。有人说他犟得不通人情,有人说他是...  相似文献   

11.
在那种信奉“穷则革,富则修”的年代里,“富”很有点儿“声名狼藉”。为了显示自己的“阶级觉悟”与“路线水平”,人们对于富几乎是退避三舍,唯恐划不清“界线”。于是乎,“恐富症”颇为流行了一阵子。那场“史无前例”的“穷折腾”,给人们的烙印也实在太深了,“越穷越革命,越富越反动”简直成了“绝对真理”。于是,为了“防修反修”、“永不变色”,人们自然要嫉富如仇,安贫乐穷。因为富是剥削者的标志,劳动人民不是剥削者呀,所以劳动人民就不能富嘛——这三段论“高妙”而又“严密”!  相似文献   

12.
“穷”和“富”是对立的两面,这两个对立面,在旧社会里存在过,在今天的新社会里也还存在着。但是,这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穷和富。在旧社会里,穷和富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阶级剥削所造成的。地主、富农占有大量土地、耕畜和农具;贫农则没有或有很少的土地、耕畜和大型农具。富有田连阡陌,贫无立椎之地。贫农、雇农只有租种地主的土地和出卖劳动力,受  相似文献   

13.
某企业连年亏损,5年换了四任厂长,每任厂长都成了“穷庙”中的“富和尚”。“富和尚”们混不下去了,一个个便鞋底抹油一溜了之,职工怨声载道,企业濒临崩溃。而第五任厂长下车伊始,却大张旗鼓地抓干部队伍廉政建设,他提出:“怎样算廉政,大家可以向我看齐!”全厂肃然,继而掌声雷动。一年下来,工厂起死回生,一派生机。  相似文献   

14.
高文财家住洮南市洮福乡福胜村。你听,这人名和地名里有“财”又有“福”,肯定错不了,可实际上,高文财在头些年是村里有名的穷光蛋,人送外号“熊人”。俗话说,穷富不留根,驴粪蛋还有翻烧的时候。近几年来,高文财盯着市场抓信息,科学种田显身手,嘿,你别说,他竟...  相似文献   

15.
一个企业破产,一个乡村由富变穷,是“天灾” 所致,还是“人祸”所为?应当说,有的是“天灾”,但更多的是“人祸”。某国有制药厂的“头头”利用职权,从企业拿出100万元,自办了个人药厂,致  相似文献   

16.
毛主席的四句话毛主席同他周围的同志聊天,谈到他从一个农村学生而成为党和国家主席时说了四句话:"富不富,卖豆腐。沉不沉,大火轮。君不君,程咬金。穷不穷,毛泽东。"(《中华英才》总第50期)这四句话的精神实质就是:要艰苦奋斗。无论是个人人生,平民百姓持家...  相似文献   

17.
“不能官越做越大,人越做越小”。这是电视连续剧《忠诚》中的一句台词,是市委书记高长河对“小金县长”的严厉批评。文艺作品是现实生活的艺术再现。其实,现实生活中象“高长河”这种知人善任、一身正气的公仆确实不少,象“田立业”这种学富五车、报国无门的热血男儿比比皆是,类似“小金县长”这种钻营有术的官僚也不乏其人。看罢《忠诚》,有一个问题总是在脑海里萦绕:小金是如何成为“小金县长”的。“小金县长”之所以能得道登天,不是因为“小金县长”有多么特殊的领导才能,也不是某个领导、某个部门用错了人。冷静地分析,“小…  相似文献   

18.
《正气》1997,(3)
县长的“流动灶”□吕地宣交口县县长李来福外出办事时,总要带上两样东西;一是方便面,二是煤油炉。政府办的人都知道,这是李县长出差必备的“流动灶”。无论是西去青海洽谈联营项目,还是南下湖南引进投资,流动灶伴他风餐露宿。李县长对其优点归纳了三条,一是省时间...  相似文献   

19.
“红色南江”之最勤劳勇敢的南江人民,在川陕苏区时期,配合中国工农红军,创造了川陕乃至全国的一个个"之最":川北规模最大的抗捐运动1932年秋冬,国民党南江县长姚中发出了"杀人可恕,欠款难容"的催收军饷令,愤怒的全县各地农民、商贩、学生一批批涌入县城闹...  相似文献   

20.
在深圳市龙岗区南岭村的展室中,写着这样一句话:“穷时要有穷志气,富时没有富毛病。”令年4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来南岭村考察时,看了这条口号后说:“这句话好。就是要倡导这种艰苦奋斗、不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