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SARS、禽流感爆发以来,中国与东盟领导人在多次会议中频频谈及要加强公共卫生安全合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公共卫生安全合作的运作施行,将对各合作成员以及区域整体的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战略意义。中国-东盟公共卫生安全合作的良好运行,需要科学的区域合作机制作为基础和保障。必须找出构建中国-东盟公共卫生安全合作机制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创建一套科学、本土化的中国-东盟公共卫生安全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2.
2003年春夏之交非典突发,固然有对传染性疾病危害认识不足的因素,但同时也暴露了政府职能定位与公共卫生体系中存在的诸种问题.建设中国特色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就要把公共卫生工作明确纳入政府职能,实施向公共卫生事业倾斜的经济政策,建立新型的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服务体系和管理机制,推动经营性卫生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公共卫生体制建设的行政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程伟 《新视野》2004,(1):43-45
公共卫生体制从属于社会公共管理体制范畴。公共卫生体制建设是当前我国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任务。本文着重从行政学角度,解析公共卫生体制建设在制度、组织和机制层面上的主要内容及任务,以彰显行政学关注现实问题、解决现实问题的学术品格。  相似文献   

4.
一次偶发事件常常使历史拐弯。“非典”危机还不能说是一个历史拐点,但非常时期的非常遭遇,使人们在原来以为应当如此的事情当中看到了种种不应如此。“非典”对中国人的冲击,不仅仅表现在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落后的公共卫生管理机制方面,更反映在社会管理理念特别是行政观念上。抗击“非典”的斗争再一次提示我们,政治进步对于社会发展具有首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全面依法治国这一基本共识下,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机治理法治化的认识。进一步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机治理的法律规范体系,重点推动紧急状态法的出台,并做好相关法律规范之间的衔接协调。进一步规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机治理措施的运用,确保做到合法适度;特别是,对于法律规范没有明确授权的治理措施,要从比例原则、法律保留原则等多个维度加强规范和监督。进一步明确政府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机治理过程中的行为应当接受审查监督,基层组织以及个人协助政府治理危机的行为责任当由政府承担,对公民个人和单位违法责任的追究应当遵守“过罚相当”“一事不再罚”等法治原则。  相似文献   

6.
在全面依法治国这一基本共识下,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机治理法治化的认识。进一步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机治理的法律规范体系,重点推动紧急状态法的出台,并做好相关法律规范之间的衔接协调。进一步规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机治理措施的运用,确保做到合法适度;特别是,对于法律规范没有明确授权的治理措施,要从比例原则、法律保留原则等多个维度加强规范和监督。进一步明确政府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机治理过程中的行为应当接受审查监督,基层组织以及个人协助政府治理危机的行为责任当由政府承担,对公民个人和单位违法责任的追究应当遵守“过罚相当”“一事不再罚”等法治原则。  相似文献   

7.
李莉 《廉政瞭望》2020,(24):28-29
2020年人类共同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挑战。公共卫生危机带来的不仅仅是疾病本身的焦虑,也引发了危机与后危机时代反腐败问题的挑战。根据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2020年度报告,全球范围内腐败现象依然呈现高发态势,腐败的规模、程度和复杂性都远远超出以往的水平。这场空前的公共危机也使得各个国家都必须花费大量资金投入到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和经济刺激等领域,而这些领域中都出现了诸多腐败现象。  相似文献   

8.
公共卫生危机治理对全面性和彻底性的要求是基于健康和安全这些底线性价值提出的,但是在实践层面总会存在一些"不可及人群"主动或被动地逃脱公共卫生危机治理系统的管控,成为公共卫生危机治理的"治外之民",导致"公共卫生危机治理悖论"的产生。借助生理性失能和政策性失能的分析框架,可以将这些群体定义为"治理性失能"群体。根据失能者的特征可以将治理性失能划分为主动型失能和被动型失能两种类型,对主动性失能者的治理主要以底线思维为标准、以司法手段进行严厉打击;对于被动型治理性失能者则要通过"替代性嵌入"、重构"本地化生存"和建立全面的"治理性吸纳"方式等手段重建其参与公共卫生危机治理能力,从而化解公共卫生危机治理悖论,确保公共卫生危机治理效果的完整性和彻底性。  相似文献   

9.
山西农村公共卫生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西农村公共卫生建设中普遍存在着地方政府对公共卫生投入不足,卫生防疫体制不顺,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农村卫生技术人员队伍素质较低等问题。为此,各级政府应强化对公共卫生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完善公共卫生投入机制,提高卫生人员技术素质,建立防治有力、反应快速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巩固和完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0.
农村的卫生工作,特别是公共卫生工作,直接关系到农村的发展、农业的繁荣、农民的健康,关系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努力做好农村的公共卫生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近年来,丰都县卫生工作始终坚持“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前的30年间,在中固共产党的领导下,新中国的公共卫生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公共卫生制度体系;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传染病、地方痛、职业病等疾病得到有效地防治;城乡环境卫生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妇女儿童的健康得到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得到极大提高.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公共卫生事业的过程中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其经验主要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公共卫生事业,将其置于优先发展的地位;重视公共卫生事业的城乡协调发展,使城乡居民享受到基本均等的公共卫生服务;开展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注重社会动员;保证政府对公共卫生事业必要的财政投入.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人们把医疗和公共卫生事业当作一个国家最根本的保障,称之为第二国防,把医生护士亲切地称为白衣天使。但也要看到,医疗领域还存在一些不良现象。少数医院乱收费、多收费,某些医生收红包、开大药方,医患关系一时剑拔弩张,整个医疗行业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公共卫生政府投入及国际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占斌 《学习论坛》2009,25(3):43-46
我国公共卫生服务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对多数人的公共卫生服务严重不足,而另一方面对少数人的公共卫生服务资源严重浪费.存在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一方面是政府公共卫生投入总量不足,而另一方面在不足的投入中又存在着结构性的不合理.因此,改革的重点应当是增加政府的投入和调整政府投入的结构.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农村的公共卫生状况是比较落后的,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影响因素有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平较低、政府财政政策支持的力度不够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适当调整政府施政目标与政策、加快法制建设步伐、加强对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的管理等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当前,大学生公共卫生安全教育的现状已引起了各高校的重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公共卫生安全教育,应从健全教育管理机制、丰富教育栽体建设、发挥学生社区优势等途径入手,多种措施并举,形成合力.  相似文献   

16.
谢秋红 《探索》2003,(5):140-142
"非典"时期,国家建立起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法律应急机制,保障了非典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法律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调整是多方面的,民法调整也是其中之一.本文即试从民法角度审视非典事件中突显的几个民事问题,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引起的民事法律后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民法性质、其中的民事权利保护以及民事责任,以期发挥民法在突发事件中对相应社会关系的调整功能,并成为国家法治应急机制中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7.
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内涵、性质、问题和改革取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由于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问题与其它社会问题交织在一起,严重影响了农村基层组织的稳定性,进而影响了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一环,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娄江波 《世纪桥》2010,(15):131-132
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中一项十分重要而又迫切的工作,是提高公共卫生工作者的整体素质,以适应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发展的需要。在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不应单纯是行政业务部门的事情,必须有一支精干、高效、协调的高素质政工队伍作保障,才能形成齐抓共建的局面,更好地推动公共卫生建设全面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作为"十四五"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但中国公共卫生体系与医疗服务体系的明显分割状态却成为阻碍这一目标实现的最大障碍,如何在组织机制、权责设计、服务提供、筹资方式、人员流动、信息沟通等方面,设计合理的融合协同机制,改革现有卫生健康体系,满足"十四五"发展目标,是政策制定者...  相似文献   

20.
农村作为我国8亿农民生产和生活的场所,其公共卫生状况的优劣事关整个社会公共卫生整体状况的优劣。公共卫生作为一种公共产品,有着自己的特性,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所致,农村公共卫生相比城市公共卫生来说,有着更加特殊的意义。文章从公共产品的供给特性出发,分析公共卫生供给短缺的经济学原因,指出增加农村公共卫生供给是政府责无旁贷的责任,并特别指出公共产品供给过量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