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论罚金刑缓刑适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罚金刑的广泛适用,许多学者对罚金刑存在的缺陷提出了许多质疑和完善的建议,其中包括罚金刑缓刑适用的建议。针对罚金刑缓刑在理论上的肯定论与否定论之争,借鉴国外刑法的有关规定,从缓刑适用的价值出发,主张罚金刑不宜适用缓刑。  相似文献   

2.
司法实践中,我国对未成年人犯罪适用罚金刑,这似乎与其普遍没有经济来源的状况相悖;理论上,对于未成年人犯罪是否适用罚金刑,如何适用罚金刑等问题,学者们也各执一词;我国现行刑法只对未成年人犯罪处罚规定采取从宽责任原则,司法解释中明确了对其罚金刑的适用,但仍矛盾累累。对未成年人犯罪处以罚金刑无论从保护未成年人的角度,还是从实现罚金刑自身目的之角度看都是不合适的。为此,现行法律应做出相应修改,以期解决实践中存在之问题。  相似文献   

3.
罚金刑是现代刑罚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刑罚体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997年刑法典和1979年刑法典相比,在罚金刑的立法方面,增加了罚金刑使用罪名的范围,也改变了对罚金刑的适用方式和罚金刑的数额规定,但还有很多的不足和值得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4.
罚金刑作为一种刑罚,同样具有威慑、教育、惩罚等功能,罚金刑的适用应当尽可能发挥罚金刑的这些功能。为此:应当建立罚金刑易科制度、罚金刑缓刑制度和罚金刑行刑时效制度。  相似文献   

5.
只有当犯罪分子行为时的经济情况能够作为犯罪情节之一的时候,才可以考虑其对罚金数额的影响。对未成年罪犯适用罚金刑,更有利于发挥刑罚的价值,但应尽可能地在罚金数额上予以减免。司法实践中虽然存在着不少先缴后判的做法,但该做法并不正当,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甚至也缺乏司法解释的肯定。  相似文献   

6.
罚金刑作为一个古老的刑种 ,在不同历史时期 ,不同国家中 ,无论在刑罚结构中的位置 ,还是在刑罚制度设计上都有所区别 ,现代社会的发展及其趋势 ,使罚金刑越来越受到青睐 ,西方国家已经进入以自由刑和罚金刑为中心的时代 ,而我国由于各种因素 ,仍然是以死刑和自由刑为中心的刑罚结构 ,罚金刑应当有广阔的地位提升空间 ,也应有更为科学、细致的制度设计期待  相似文献   

7.
罚金刑制度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罚金刑作为一个古老的刑种,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中,无论在刑罚结构中的位置,还是在刑罚制度设计上都有所区别。现代社会的发展及其趋势,使罚金刑越来越受到青睐,西方国家已经进入以自由刑和罚金刑为中心的时代,而我国由于各种因素,仍然是以死刑和自由刑为中心的刑罚结构。罚金刑应当有广阔的地位提升空间,也应有更为科学、细致的制度设计期待。  相似文献   

8.
罚金刑是一种直接涉及经济利益的刑罚方法,它在预防和惩罚经济型、财产型犯罪方面有着自由刑和生命刑所无法替代的优越性。因此,应当调整罚金刑在我国现行刑法中的位置,将它从附加刑的地位上升到主刑的位置,并采取一定的保障措施使其在司法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罚金刑的历史轨迹和刑罚理论上探寻提高其在刑罚体系中地位的依据,并在我国罚金刑制度的缺憾之处和适用拓展的法律建议的论述上着泼笔墨,以期引起立法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罚金刑可避免短期自由刑的弊端,使刑罚的轻缓化得以推进,但司法实践中罚金刑判决难以执行,强制缴纳、随时缴纳存在弊端。基于金钱的可转移性和非专属性,罚金刑执行难乃世界性的难题。借鉴各国的罚金刑易科自由刑、劳役、训诫或民事管制的制度,我国建立罚金刑易科制度,宜对恶意逃避缴纳罚金者易科自由刑,对确实无能力缴纳罚金者易科管制。  相似文献   

11.
功利主义死刑观可以涵盖人道主义和报应主义死刑观,从犯罪预防和社会影响两方面来考察,死刑是一种必要的恶,应予以留存,但仅限于必要的程度,而不能作为滥刑的工具。  相似文献   

12.
在重新审判"发回"死刑案件的司法实践中,对被告人容易存在有罪推定的倾向、依据补强证据再次适用死刑的倾向和漠视侦控行为合法性的倾向。为此重审法院应杜绝片面依据侦控机关提供的不利于被告人的存疑补强证据,对被告人再次适用死刑;对"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发回的死刑案件,如果经过重审认定的案件事实没有发生重大变化,一般也不宜对被告人再次适用死刑。  相似文献   

13.
刑罚目的的最初追求是单纯的报应,即以惩罚犯罪人为唯一目的,以后相继经过三次重大修正:第一次是从绝对报应到一般预防,第二次是从一般预防到个别预防,第三次是从个别预防到惩罚与预防兼顾,并以矫正为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4.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恢复性司法和社区矫正等表现刑罚权进步的理念和制度体现了当今中国刑罚权的触角在逐步呈现出内缩的趋向,认真分析这些动态,有助于多方面规制刑罚权的发动和运行。  相似文献   

15.
立足国情,充分考虑并适度预测本国犯罪现状以及社会治安状况,使刑罚的轻重衔接符合相对科学、合理的层级结构,并力求刑罚最大限度地实现行刑个别化,是建构刑罚体系应贯彻的基本理念。我国现行刑罚体系存在总体上的重刑化、具体刑种设置不周延、过分倾向于追求个案的处理效果等不足,与世界刑罚轻缓化、社会化的趋势不相一致。基于此,我国刑罚体系的改革宜从大幅削减死刑罪名入手,在完善刑种、改革有关刑法制度、改良行刑机制等方面进行突破。整个改革过程,须在一种积极、务实的态度下,统一规划,统筹兼顾,综合配套,敢于借鉴,勇于创新。  相似文献   

16.
死刑不引渡原则是现代引渡制度的产物,是随着人权观念的兴起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但在实践中,对于死刑的界定却存在着争议,并且请求国与被请求国也常常对是否需要判处死刑存在不同的看法,这些都会对死刑不引渡原则的适用产生影响。另外,死刑不引渡原则是否构成了国际习惯法也没有定论。由于我国现阶段不可能会完全废除死刑,所以在同废除了死刑的国家进行引渡合作时就有可能产生纠纷,为此,我国《引渡法》也应引入死刑不引渡原则。  相似文献   

17.
我国目前不应废除死刑,并从物质条件与人文背景来分析死刑制度存在的必要性;从发展趋势看,我国死刑制度的必然消亡,但是死刑废除的过程是一个死刑限制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