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的生命健康包括身体(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公安机关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公安民警必须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提高民警的心理健康水平,已成为公安队伍建设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保持心理健康需要学会自我减压、培养良好情绪,塑造高尚人格。  相似文献   

2.
大学时期是一个人的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目前,大学生的人格发展面临着自控能力差;功利化倾向严重以及逃避现实好幻想等问题。各高校必须从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建设良好校园文化,坚持社会实践等几个方面着手,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  相似文献   

3.
高校贫困生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贫困生作为占高校大学生总数五分之一的教育弱势群体,其人格的健康发展关系着我国未来人才的培养,有利于我国高等教育的长远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高校贫困生的概况和人格发展特点进行了阐述,进而从辅导员对贫困大学生管理、校园文化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和人文精神渗透几个方面进行探讨,旨在通过提出响应对策使贫困大学生能够在和谐融洽的校园里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人格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前高校均意识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在高校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对于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塑造健康人格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本文中,笔者浅谈了在心理健康课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及感悟。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和高校收费制度的改革,贫困大学生人数激增,其健康人格的塑造已成为各界关注的问题,本文分析了现代贫困大学生的现状,从积极心理学的内容、方式方法,阐明了其在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用价值,并从保护贫困大学生原有积极品质和扩展其自立人格和心理弹性等方面,多举措、分层次对培养贫困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新的视角和途径。  相似文献   

6.
心理健康问题严重困扰着高校特困生群体,对其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各高校应提高对特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通过构建特困生救助体系,培养特困生健康的心理品质;通过加强特困生的心理咨询和教育,做好"心理解困"工作,使之形成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7.
人们有句口头弹: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道出了身体健康对一个人的重要。而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表明,健康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身强体健,而且更重要的是心态的平衡、情绪的稳定、人格的健全,即心理的健康。心理学家指出,在现代社会,人们尤其需要心理健康。新近开通的职工心理咨询热线所反映的情况充分印证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8.
人格障碍是大学生心理健康中比较突出的心理问题,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构成了很大的威胁,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大学生人格障碍的成因比较复杂,受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几个方面因素的影响。预防是减少大学生人格障碍的有效手段,自我调适是大学生人格障碍矫治的有效方法。要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系列团体行为训练,改变其问题行为,通过美育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  相似文献   

9.
监狱人民警察心理卫生状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监狱人民警察心理健康与人格量表的测定,研究其心理卫生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295名监狱人民警察参加了本研究,其中男警察197人,女警察96人。所有被试填写了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结果:34.95%的监狱警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严重程度相比国内正常人群要轻;一线工作警察比科室工作的存在显著差异,且前者严重;男性监狱警察比女性心理卫生问题突出。SCL-90与EPQ得分相关分析表明,情绪越不稳定或精神质越明显者,倾向出现更多的心理健康问题;性格越内向、掩饰倾向越弱心理健康问题越突出。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而人格特质对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人格特点是:女生比男生更宜相处,高年级比大一新生更会与人相处,低学历比高学历学生更容易激动焦虑,农村学生比城市学生更内向,贫困学生更容易敏感自卑等人格差异。对此,学校可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发挥社交网络生活的作用、优化家庭和学校的环境、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重视社会支持这六大方面完善大学生的人格塑造。  相似文献   

11.
双性化人格模式是指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具备男性与女性的兴趣、能力和爱好,尤其是心理气质方面具备男性与女性的长处与优点。双性化人格模式的女大学生具有自信心和安全感较高、高自尊、自我评价积极、情绪积极健康等特点。"80后"女大学生更多呈现出双性化人格模式的趋向。双性化人格须和其他一些因素协同作用才能使女大学生具有更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更好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平行渗透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既有各自的目标,又有共同的目标;既能独立发挥作用,又能共同发挥作用.二者之间既有平行又有交叉,职能互补、相互渗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平行渗透模式"通过阐述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作用,试图解决学生的心理思想问题,集中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自我教育能力,并形成健康的人格,提高其综合素质为最终达到人才培养目标服务.  相似文献   

13.
双性化人格模式是指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具备男性与女性的兴趣、能力和爱好,尤其是心理气质方面具备男性与女性的长处与优点。双性化人格模式的女大学生具有自信心和安全感较高、高自尊、自我评价积极、情绪积极健康等特点。“80后”女大学生更多呈现出双性化人格模式的趋向。双性化人格须和其他一些因素协同作用才能使女大学生具有更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更好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4.
提升大学生的心里健康,要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良好的人格品质首先应该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其次要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已为科学研究所证明;再次要加强自我心理调节.自我调节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包括调整认识结构、情绪状态,锻炼意志品质,改善适应能力等.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文化资源,其中尤以和谐人格思想重视由人的内心和谐而外化出现实生活的和谐,是当代青少年健康和谐人格养成的重要文化资源。儒家君子人格主张人的全面发展,将人的生命价值指向于丰满的精神文化维度。君子人格有丰富内涵,但其核心是仁、智、勇三种基本美德。在现代情境下,将儒家君子人格进行转化和重新阐述,是当代青少年人格养成及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一、成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人的健康分为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部分。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不但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从这一定义看,健康的内涵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事实证明:人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是密切相关、相互依存的,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肯定是一个社会适应良好的人,健康是“身”、“心”健康的统一体。 虽然,我国成人高校学生的心  相似文献   

17.
女大学生双性化人格模式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娟  唐艳秋 《工会论坛》2008,14(5):93-94
双性化人格是指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具备男性与女性的兴趣、能力和爱好,尤其是心理气质方面具备男性与女性的长处与优点。双性化人格模式的女大学生具有自信心和安全感较高、高自尊、自我评价积极、情绪积极健康等特点,但双性化人格还必须和其它一些因素协同作用才能使女大学生具有更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更好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8.
人格一词被社会广泛关注,当今社会对健康人格的培养越来越重视。人格是人的内在行为倾向,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持久自我,作为人在社会变化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特色的身心组织,它是一种无形的财富,人格将会伴随人的一生。当今高校对人才的培养,不应局限在在专业知识水平和能力上,更重要的是培养大学生健康的人格,大学时代正是培养人才的最佳时期,大学生的可塑性较高,在大学时代,人格的培养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为了了解艾滋病致孤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特征,本研究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对100名艾滋病致孤儿童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心理健康问卷总均分大于2分以上的占57.1%,男生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显著低于女生。人格量表结果表明艾滋病致孤儿童中男生和女生都普遍偏向于内倾、保守。不同性别的艾滋病致孤儿童在人格特征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0.
女大学生双性化人格模式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了解目前我国女大学生双性化人格现状以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女大学生的成才及发展提供心理依据。从6所不同类型大学抽取1141名女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贝姆性别角色量表(BSR I)、龚耀先等修订的“艾森克个性问卷”(EPQ)以及马斯洛安全感—不安全感问卷(S—I)对其进行测量,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显示:①目前我国女大学生双性化人格约占14%,不同地区的生源性别角色类型差异较大,而且具有双性化特质的女大学生的人格特征总体趋向于稳定的、外倾性;②具有双性化人格的个体在安全感方面明显优于女性化和中性化人格的个体,代表着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一种心理健康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