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谁是当今中国体坛的新闻热点人物?中国球迷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施拉普纳。施拉普纳是德国十大名教练之一,去年6月应聘来华任中国足球队的主教练。在他教练之下,当年10月中国足球队在亚洲足球锦标赛上,就获得了第三名。这虽是一项微不足道的战绩,却给屡战屡败的中国队带来了希望。11月,中国足球队又意外地以2比1战胜了来访的挪威队,再次为中国队的小伙子们注入了信心。也使伤透了心的球迷们为之一振。施拉普纳因此名声大噪,成为球迷街谈巷议的话题,并尊称他为“施大爷”。  相似文献   

2.
“肥狼”,大名刘文成,是陕西棉纺十 厂普通职工,他从1986年看“世界杯”时喜欢上了足球,从此与足球结下了不解之缘。 刘文成家中上有年迈老母,下有患先天性疾病的儿子。为了给儿子看病,他卖掉了房子,前后花了20多万元医药费。家里的家具都是从旧货市场买的或朋友送的。 执著的“肥狼”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关注着中国足球,从不因球队失利、生活的窘迫而灰心 他就是这样一位视足球为生命的铁杆球迷。球迷“肥狼”@王攀  相似文献   

3.
就在本文发稿时,欧洲杯前线突然传来悲情消息:夺冠大热门意大利队出人意料的被淘汰出局。葡萄牙的热土上洒下了意大利勇士悲壮的泪。是悲伤?是绝望?抑或是惋惜?虽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但对意大利队而言,欧洲杯已经结束了。然而,尽管如此,意大利足球仍是亿万球迷的至爱。人们有理由相信,当2006年世界杯的号角吹响之时,“蓝色军团”定会东山再起,上演一出激情四溢的争冠大戏!谨以此文送给我们心中的意大利足球!  相似文献   

4.
<正> 中国足球,一个扶不起的阿斗。虽说咱国人爱国之心可谓足矣,凡事都讲究原产地。这不,翻破历史硬是把足球的始祖——“蹴鞠”给推出来,总算挣了个名份。就算你是发源地又怎的?中国足球水平还不照样令人不敢恭维。无厘头周星星也按耐不住,于是乎他拍了一部电影叫《少林足球》,聊已慰籍中国球迷那颗容易受伤的心,原来足球还可以这样踢,真是大快人心啊!可回到现实,我们却彷徨而迷茫着……拿什么拯救你,我的中国足球?  相似文献   

5.
近十几年来,中国足球队在重大国际比赛中一直与失败连在一起。备战了几年的中国奥林匹克队在本届奥运会亚洲赛区的预选赛中再次溃不成军。他们在与南朝鲜队的比赛中,开场仅九分钟就被对手连进三球,使中国足球界提出的“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奋斗目标又化为泡影。他们的惨败,引起全国球迷一片哗然。一些人气愤地说:“几年内不再看中国队踢球!”一位老体育记者说:“我从五十年代就关心中国足球并为它的发展大声疾呼,然而三十多年过去了,我马上就要退休了,足球还是没搞上去,真令人伤心。”没有人怀疑中国人对足球的热情。中国有句俗话叫“恨铁不成钢”。广大球迷所表  相似文献   

6.
对球迷来说,米卢蒂诺维奇的到来无疑是一种希望。亚洲杯之后,这位传奇教练的神秘面纱逐渐揭开。“米卢怎样看待中国足球?”、“中国队能不能入围2002年世界杯决赛圈?”……许多痴心于足球的读者迫不急待地提出了一连串问题。 冬日里一个和煦的早晨,我们和米卢先生面对面坐在京东一家咖啡厅,在舒缓的音乐中开始了一次轻松的交谈。  相似文献   

7.
世界杯在德国的绿茵场上烽火正酣,而远在万里之外的浙江企业早已瞄上了这一商机。在德国、在所有有球迷的地方,几乎都能看见浙江产品的影子。浙企分得世界杯一杯奠“世界杯”、“足球”、“德国”……近段时间.来自各方的信息不断充斥着人们的神经。四年一届的世界杯开幕之后.为了在世界杯期间好好过把瘾,球迷狂热,商家呐喊,大家都为此疯狂了一把。  相似文献   

8.
烈日炎炎下,足球场上的球迷们为追逐足球四处狂奔,大汗淋漓,不亦乐乎;而闭门静坐,埋头读书的学生却兴致锐减、牢骚满腹,学习倒真成了一份苦差事。前后两者的态度如此大相径庭,究其原因,惟独一个“情”字:球迷对足球情有独钟,学生对学习冷淡无情。而只有积极愉快的情感才能调动人活动的积极性,激发人对活动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动机。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上思想政治课像球迷对待足球那样热情高涨呢?即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情感呢?一、师爱传情没有爱就没有教肓;忽视情,学校———知识的海洋便成了茫茫的苦海,学生无法体验求知的快…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广州天河体育场中央的那片绿茵场地与无数中国球迷一起,见证了中国足坛历史性时刻的到来——广州恒大代表中国足球首次登顶亚洲,夺得亚冠联赛冠军。这次胜利,着实在国人心里荡起了一阵不大不小的涟漪:中国球迷对中国足球的那份执着与热情再一次被唤醒和激发。作为中国足球的"铁粉儿",张俊秀也无一例外地为之振奋与激动,他直言自己又看到了中国足球的希望。说起张俊秀这个名字,大家并不陌生。他是新中国第一代国脚,是中国历史上最出色的守门员之一。1955年,在波  相似文献   

10.
一天,先生很认真地问我:“给灾区小朋友们带什么礼物好呢?”我说,“你小时候有什么东西特想拥有,却一直没能如愿呢?”他恍然大悟地“哦”了一声,就风风火火地出门买了只足球回来.到了周末,他一大早就带着足球去参加校友会活动了.待傍晚回到家,他的皮肤被晒得又红又黑,眼睛里却透着光亮.  相似文献   

11.
1995年中国足球甲A联赛烽烟正急,沪上球迷为上海申花队左边锋李晓的缺阵、洋将瓦洛加表现失常而忧心忡忡。在“蜀中无人”的情况下,申花队主帅徐根宝只能遣一名不见经传的小将上场。这玉树临风的翩翩少年一上场就气势如虹,剑花满天,顿使球迷们眼花缭  相似文献   

12.
1994年7月10日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中普通的一天,但在中国足球史上却是值得记住的一天,一百余名四川球迷扛起“雄起”的大旗,包机飞赴黄浦江畔的上海,为四川全兴足球队客场挑战上海申花队呐喊助威.此次壮举开中国球迷包机异地助威之先河,其影响已远远超出足球本身,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广泛强烈的反响.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活动的成功举办,更标志着成都球迷乃至四川球迷已经成为中国足坛上一支引人注目的生力军.前几年,提起中国球迷,人们言必称沈阳、北京、广州……,成都球迷在中国还默默无闻.这不怪成都球迷无能,因为成都当时没有一片足球的土壤.成都唯一的体育中心从1984年推倒重建至落成历时八年,在这漫长的八年中,成都球迷饥渴、焦虑而又无奈,他们看不到高水平的足球赛,他们英雄无用武之地.1992年初,恢宏壮观的成都  相似文献   

13.
中国足坛又出事了,而且出得如此窝囊。那个本来平凡的夜晚,由于安琦事件而变得超乎寻常的“扎眼”。在亚洲赛场上攻击裁判被禁赛,你可以认为他有“血性”;在一场比赛中被灌入九球,你可以认为他有“委屈”。然而,在“强暴门”面前,任何门将都无能为力。安琦注定无法解释的是,为什么一个陌生的陪酒女子,会在凌晨5时出现在他的房间?"如果说中国足球还有尊严的话,那么,这尊严就如围在安琦身上的那块浴巾——面对警察的执法与公众的监督,浴巾惊慌失措,狼狈落地——中国足球可怜的尊严,又一次被曾经的足球圈内的所谓腕们扒去了遮羞布,除了感到滑稽…  相似文献   

14.
足球,一只小小的皮球,以其特有的魅力,征服了亿万球迷为之倾倒、为之疯狂、为之献身。不分国家、不分种族、不分肤色,为了足球,亿万人会在同一时刻,将目光和心灵凝聚在一起;为了足球,重要的国务会议可以暂停,炮火连天的战争会为之出现90分钟的和平。——足球到底以什么样的魅力征服了世界,征服了人类?有人说足球是一本蕴藏深厚的书,每一个阅读者都会有自己的理解,河南省基建物资总公司装饰工程公司经理张柏林对足球就有着独特感悟。在他眼里,小小的绿茵场,如同人生的竞技场,胜与败、荣与辱、喜与悲……人生所有滋味都浓缩于其中,足球的魅力,就在于通过  相似文献   

15.
1996年岁末,体育界发生了一件“大事”——国家足球队在亚洲杯比赛中四战一胜三负。千万球迷,心理上受到一种难言的重创,不堪重负。作为体育比赛,胜负均为常见,本不足为怪。各种体育项目的赛事长年不断,其他项目的洲际赛事,真正关心的人并不是很多。但是,足球,这一“天下第一运动”,这一体育的王冠项目,就大不一样了。尽管历史上国家队的成绩就较差,至今未有冲进过世界杯决赛圈,但“特殊的足球”这两年多来已经广阔而深远地界入了人们的生活。甲A联  相似文献   

16.
足球:白与黑     
<正> 当足球拿腐败的大刀一刀一刀砍向自己的脑袋的时候,一定有一种自虐的快感。2000年杭州黄龙体育中心落成,足球开始对浙江杭州搔首弄姿。绿城房产掏出了6000万,义无返顾地砸在足球上,公司老总宋卫平玩了这么一年,不仅发现了足球这个小小的玩具价格实在太贵,而且明白黑白相间的足球要颠倒黑白才能玩得转。2001年12月14日,忍无可忍的宋卫平终于把一排排子弹射出去,狠狠打在足球黑幕的腰部,不,臀部。很快,就有一位裁判发来“忏悔书”,退回4万“黑钱”,29日,央视《新闻调查》让黑哨内幕赤裸  相似文献   

17.
对于任何一个真正的球迷来说,回忆中国足球是一种痛苦。在我们长长的球迷生涯中,惊喜往往是愤怒的先兆,期待常常是上当的开始。当信任一次、一次、又一次被骗走之后,我们沸腾的血开始冷却了,在冷漠眼神的掩护下,我们选择了逃避,我们开始将真情隐藏……——一个球迷的发自肺腑的呐喊  相似文献   

18.
徐征 《半月谈》2003,(2):53-55
中国向来不赞同个人英雄主义,但是在2002年许多中国人都在为一个人而兴奋,他就是姚明——一个以拍着皮球往篮圈里扔为生的年轻人。只要在著名的搜索网站google.com上输入姚明的名字,你就会得到超过195000条的结果,在新浪网,有关姚明的新闻也达到了2万多条,而且,这些数字每天都在以上百条的速度增加着。这个22岁的上海小伙,在篮球运动的圣地NBA甚至还没有露面就受到媒体的追捧,一场球未打就当上了状元秀;当上状元秀没几天就有美国球迷办起了“yaomingmania.com(为姚明疯狂)”这样的网站;江泽民主席在美国访问时接见了他;上海市长陈良宇在他临行前也谆谆叮嘱他要打好球,做好人;还有人说,姚明是中国近几年来最大的一宗“出口”。不管如何描述姚明,他都已经超越了一个普通运动员的价值,成为推动美国人了解中国和亚洲的一面镜子,他的文化意义将远远超过体育本身。  相似文献   

19.
“对于中国足坛的假球黑哨,责任最大的其实是球迷。如果球迷不赌球,没有庄家存在的话,假球就会少得多。而媒体,网络替庄家公开作广告,其实也要负相当大的责任。当然,足协腐败官员和被拖下水的足球业内人士。也要负他们应该负的责任。”民间组织中国反赌球联盟的牵头人任杰如是说。  相似文献   

20.
刘彦华 《小康》2014,(7):39-41
虽然本届世界杯仍旧没有中国男足的身影,却成为"中国制造"展示的舞台,种类繁多的商品充斥赛场各个角落。而作为"世界小商品超市"的浙江义乌当仁不让成为了本届足球盛会的绝对主角。色彩缤纷的假发、全场舞动的各国国旗和荧光棒、夸张俏皮的球迷帽子……2014年,义乌制造再度席卷了世界杯赛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