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著作权侵权向著作权犯罪的转化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这种转化的顺利与否对于著作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明确著作权侵权和著作权犯罪的界限,对于是否发生著作权侵权向著作权犯罪转化具有直接的提示性作用。著作权犯罪在实践中容易和非法经营犯罪相混淆。民事程序、行政程序中应明确发现著作权犯罪向公安机关移送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2.
杨立忠  李玉成 《工会论坛》2006,12(4):121-122
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给原有的著作权保护体系带来技术的冲击,引起权利和利益的调整和重新分配,引起了原有的社会关系和利益格局的波动。著作权作为知识产权的一种,具有“专有性”和“地域性”特点,这与自由与开放的网络文化精神无疑是冲突的,因此,应当采取慎重的态度,处理互联网络引起的侵权纠纷。  相似文献   

3.
伴随网络著作权侵权纠纷日益滋长之势,如何确立和适用证据来解决网络著作权纠纷,已成为法学理论界和实务界需要直面的难题。在网络著作权侵权证据方面,我国应该效仿其他大陆法系国家,在原有诉讼法体系中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现有的证据制度,从动态与静态两个方面对法官认定事实所依据的证据加以区分。同时,我们也应当在奉行"非歧视性"原则,在遵循现阶段"自由心证"主义、力求"客观事实"的基础上,适当地引用英美法系的证据可采性规则来限制法官"自由心证"的程度,为法官的具体裁判行为提供一种可"授权性"的法律依据,从而在遵循法定诉讼程序过程中,推断出符合法定证明标准的事实,作为法官裁判的基础事实。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阐述正当当事人之基本概念和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中判断正当当事人之意义,然后分析信息服务与实际控制人关系的性质,为权利保护和责任承担提供前提。最后通过对涉诉的作品作者、著作权授权人、信息发布者、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资格进行分析,判断诉讼之正当当事人。  相似文献   

5.
著作权侵权与犯罪,是著作权保护中常见的术语。著作权侵权是民法评价的结果,著作权犯罪是刑法评价的结果。在实践中,侵犯著作权有许多新的方式,诸如以第一版的内容冒充第二版出版,侵犯了作者的修改权,出版社未经作者许可,许可他人印制,故意侵犯保护作品完整权和作者的人格权,侵权图书数量问题难以统计,使用旧书号,等等。侵犯著作权罪是在侵权的基础上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著作权犯罪就是在著作权侵权基础上进行的刑法评价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网络越来越深入人们的生活,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出现很多问题,其中包括网络著作权的侵权问题。作者从网络著作权、网络著作权侵权及法律保护问题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著作权法不保护思想,只保护思想的表达,这一论断被称为著作权法的基石。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思想与表达的区分并非十分清晰,这就使得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因区分不同而结果各异。为此,司法实践中引入了思想与表达二分法,但是简单的理论难以适用于复杂的案件,所以如何适用思想与表达二分法成为理论界与实务界的难题,在一定程度上明确思想表达的界限,为著作权侵权认定埋好伏笔。  相似文献   

8.
网络广告具有独创性和可复制性,是脑力劳动成果,因此,它应该享有著作权.由于载体的特殊性和技术发展的快速性,传统的著作权保护制度在运用于网络广告作品时存在很多障碍.为了更好地保护网络广告作品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有效管理网络市场秩序,急需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网络著作权法,以便于完善网络著作权保护的立法,完善保护网络著作权的司法制度,加强网络著作权教育工作,加强对网络著作权的行政保护.  相似文献   

9.
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侵权纠纷日益繁多。与传统著作权侵权相比,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侵权具有主体广泛、方式多样、行为不确定等新特点,由此也带来了侵权责任的新发展。不仅如此,著作权侵权行为的新特点还动摇了传统的著作权侵权司法管辖的基础,使确立新的管辖理论成为必要。  相似文献   

10.
知识产权法与刑法有关"发行"的规定归属于两个问题(发行权与发行)、演绎为两种视角(权利解释与行为解释),这决定了刑法对侵犯著作权罪发行行为进行独立评价具有正当性基础。侵犯著作权罪发行行为的实质内涵是将制作完成的侵权复制品发出。侵犯著作权的产品被非法复制后的首次销售行为构成侵犯著作权罪中的"发行";首次销售后,针对该批侵权复制品的批发、零售行为构成销售侵权复制品罪中的"销售"。  相似文献   

11.
论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是著作权侵权行为理论研究与司法实践的一个核心问题。我国《著作权法》未明确规定归责原则,学界也对著作权侵权责任、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以及著作权精神损害赔偿等问题纠缠不清。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研究首先要建立在对侵权行为的正确界定上,这就离不开对著作权侵权之财产与精神两方面损害赔偿的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12.
本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且日益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本文就多媒体作品的著作权保护、作品在互联网络上传输的著作权问题、网络上作品著作权的许可使用、网络上作品著作权侵权与侵权例外,在线服务提供者在著作权侵权中的法律责任作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3.
略论互联网上著作权侵权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互联网是新兴事物,对著作权存在重大影响。本文就与互联网有关的著作权侵权主体、侵权行为及侵权归责原则作了探讨,并对加强我国著作权保护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网络技术不断更新,微博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信息沟通平台,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必然对传统著作权保护的内容提出挑战,新的著作权侵权方式随之而来。在微博享受著作权保护的前提下,分析微博著作权侵权行为的具体表现,旨在提出规范微博著作权侵权的立法思考。  相似文献   

15.
微博虽有140字的限制,但承载"微信息"的微语录、微小说、微电影等"微表达"如具备独创性、客观性和可复制性,仍可以构成著作权保护对象,属于数字化的网络作品。所以微博的发展产生了新型的著作权保护客体。但"微时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也衍生了新的侵权方式,微博用户抄袭享有著作权的"微作品"或平面媒体未经同意将"微语录"商业出版等侵权行为不时发生,微博著作权人合法权益屡遭侵犯。然而,目前关于保护"微作品"方面的法律法规还存在滞后性,"微作品"的法律地位和权利类型还未明确。鉴于此,本文拟通过探讨"微表达"的类型、"微作品"的认定、微博著作权侵权行为及保护现状,从立法、司法、行政、技术和用户五个层面提出完善"微作品"著作权保护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知识产权在《民法典》中的基本权利定位,奠定了著作权侵权行为规制可以同时适用基本性法律规范和一般性法律规范的基础。网络著作权侵权问题屡禁不止,重复侵权、隐匿侵权和高频侵权问题损害了著作权人的重要权能。著作权权利保护体系的宏观结构已经形成,但微观设计仍有待从民事基本法和著作权一般法律之间进行融合续造。当前,通过规范考察、实践经验和权利保护范式分析,解决网络著作权侵权问题,应提高网络服务提供者版权注意义务,侵权赔偿与收益分享机制建设并重,治理与疏解并举,强化网络著作权保护与运用的行业生态体系。  相似文献   

17.
如何界定专利纠纷、解决专利纠纷是确保专利权人的权利关键所在。对此问题,我国现行专利法规定不完善,并明显与国家颁布《行政复议法》、《行政诉令法》等法律不相适应。本文认为,专利纠纷是指专利行政机关与当事人,当事人与当事人之间在专利的申请、取得、转让、保护过程中发生的纠纷。它分为专利行政纠纷和专利民事纠纷。专利行政纠纷通过专利行政复议和专利行政诉讼两种途径解决;专利民事纠纷则通过协商、调解、民事诉讼三种方式来解决。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四点修改专利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著作权的保护环境变得更复杂,网络服务提供者成为了新型著作权法律关系中的重要角色。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侵权成本低、侵权方式和途径多样化,但维权成本偏高且技术难度很大,从而导致著作权维权复杂化,也给著作权保护机制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从湖北省新闻作品保护的角度分析,存在新闻作品传播和著作权保护的矛盾升级、新旧媒体融合困难等现象,阻碍到了湖北经济的发展。"今日头条"的著作权纠纷给湖北省新闻出版业带来诸多启示:亟需具体化网络文字作品的著作权保护制度、完善新闻作品的合理使用制度,坚持"内容为王",促进新旧媒体融合发展并建立著作权联合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9.
WTO《知识产权协议》与我国著作权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TO《知识产权协议》对著作权的国际保护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 ,为其成员国制定和完善本国的著作权立法确定了一个统一的标准。我国《著作权法》与WTO《知识产权协议》相比 ,在对“作者”的界定、著作权保护的客体、著作权的合理使用、著作权的法定许可、侵犯著作权的法律责任及侵权责任的归属等问题上存在诸多差异。为早日使我国的著作权保护制度与国际接轨 ,我们应抓紧采取对策 ,健全和完善我国的著作权保护制度 ,在著作权保护方面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相似文献   

20.
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是侵权人承担著作权侵权责任的一种主的类型。文章论述了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件、损害赔偿额的确定、著作权精神损害赔偿等问题,并提出相关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