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理论》2015,(13)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提出,标志着马克思走出人本历史观的思想境地,开始进入科学历史观的大门。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费尔巴哈所认为的人的本质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的观点进行了批判,指出了费尔巴哈在关于人的本质的认识上的错误与原因,并在科学的实践观的基础上阐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相似文献   

2.
《科学社会主义》2021,(3):35-42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之作,《共产党宣言》对世界历史思想所作的完整、系统的分析,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科学创立。在《共产党宣言》中,世界历史思想表现为三重逻辑向度:以崭新的科学历史观奠定世界历史理论的变革基础,并以此为逻辑主线贯穿《共产党宣言》始终;运用历史辩证法,以批判资产阶级社会为逻辑起点,揭示其在自我否定运动中世界历史的阶段性;社会主义新运动的蓬勃发展,共产主义世界历史的必将实现是其逻辑旨归。深入考察《共产党宣言》世界历史思想,探析其理论逻辑,不仅是为了认识世界,更重要的在于为当代世界的走向提供现实的理论指引。  相似文献   

3.
《求知》2018,(11)
正《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构建"新唯物主义"理论时期所撰写的最重要的著作。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着力批判了以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派哲学,系统地论证和阐发了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唯物主义历史观。这部著作是马克思、恩格斯一生中所撰写的唯一一部专门详尽和系统阐述其哲学基本原理的著作,汇集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华。  相似文献   

4.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考茨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大家,对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主要表现在通过其巨著《唯物主义历史观》,对唯物主义历史观理论体系做了初步的构建,并对其基本内容进行了创造性的阐释和发展。但其思想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历史局限性,即理论的诠释较多而创新力度不足、结构的整体安排合理而详略失当、理论视野较广而深度不够。然而,这些局限并不影响考茨基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在理论上的成就及其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在方法论上沿袭了卢卡奇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的重建,即在方法论上回到黑格尔,"恢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辩证性。但法兰克福学派在其理论发展中忽视了马克思与黑格尔在哲学旨趣和方法上的根本区别,从而导致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只能滞留在一般性的文化审美批判层面,难以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社会变革实践的理论诉求。正是基于他们各自不同的人类社会历史观,马克思与黑格尔的理论旨向和研究路径有着根本差异,深刻领悟这些差异是正确坚持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方法的前提。  相似文献   

6.
正《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845年秋天至1846年5月间共同撰写的一部著作,通过批判费尔巴哈、鲍威尔、施蒂纳的唯心主义历史观和"真正的社会主义"的虚假本质,清算了自己以前的哲学信仰,全面制定和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其中所阐述的交往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受到学界高度关注。近20年来,学者们对交往形式与生产关系以及交往思想基本达成  相似文献   

7.
人化自然、人的社会和社会机体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三个要素。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化自然的思想具有鲜明的生态哲学、生态文明意蕴;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强调了以人本身的发展为最高目的和价值追求;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机体理论在本质上阐明了社会生成和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和连续性。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构成了科学发展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初期,针对电影《武训传》受到普遍的颂扬暴露出来的思想政治问题,即在关涉中国历史和中国革命道路等重大问题上的唯心主义、改良主义和个人主义世界观和历史观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严重影响,使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文化工作的毛泽东下决心借讨论《武训传》,在广大知识分子、干部队伍中发动一场旨在宣传和确立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世界观的思想政治教育运动,以进一步确立和巩固新的国家意识形态。为此,毛泽东从原则高度要求严肃对待《武训传》讨论批判的同时,一再强调重要的不是武训和《武训传》,主要是提高思想认识,对事不对人的方针。该事件对现时的意识形态安全及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历史观和价值观在《共产党宣言》中的统一彭穗宁历史观和价值观的统一,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基本特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过程,就是唯物主义历史观和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事业奋斗的价值观的结合过程。在一百五十年前发表的《共产党宣言》中,历史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正《哥达纲领批判》是马克思写于1875年的一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纲领性文献,原题为《对德国工人党纲领的几点意见》,是马克思主义同机会主义斗争的产物。全文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这部著作在马克思生前没有公开发表。1891年,恩格斯为了反击德国党内日见抬头的机会主义思潮,肃清拉萨尔主义的影响,帮助德国社会民主党制定正确的纲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9,(12)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从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矛盾出发,运用唯物史观揭示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狭隘性和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当代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研究学者特里·伊格尔顿在其著作《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一书中对当前西方反马克思主义的十大观点进行有力驳斥,为我们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崭新视角和有益启示。基于《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的文本分析《共产党宣言》经典文本发表170多年以来思想张力的基本特性,其高度的科学性、自觉的实践性、鲜明的阶级性是《共产党宣言》保持旺盛生命力和强大影响力的深刻理论特性。  相似文献   

12.
罗骞 《理论探索》2020,(5):31-38
不论从理论的内容还是理论的特征来看,马克思主义都可以在本质的意义上被看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批判理论。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具有社会性、实践性、历史性、批判和自我批判性等特征。马克思主义作为批判理论的主体内容是资本现代性批判。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对当代社会的巨大影响主要体现为:通过革命的实践造就了当代历史的基本状况,通过资本主义批判影响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并影响了当代众多左翼思潮,塑造了当代的人类精神。通过阐释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理论特征、理论内涵和历史影响,充分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在塑造当代人类社会和时代精神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和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13.
国内实践唯物主义研究的前期线索与基本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实践问题的研讨,发端于70年代末的真理的实践标准大讨论。70年代末,首先由李泽厚、刘纲纪等人在美学研究中率先提出了实践的本体地位问题。当然,这个美学问题是以弘扬主体能动性为主旨的。从现有的文献来看,“文革”结束以后,李浑厚第一次在康德哲学、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提出了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核心地位问题,即所谓实践的工艺一心理结构积淀论(《批判哲学的批判》,人民出版社,1979),并将这种理论意向明确表述为主体性哲学。在《批判哲学的批判》一书中,李泽厚提出马克思…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5,(26)
奥古斯丁的政治思想是与他的基督教神学思想紧密关联的。虽然奥古斯丁没有留下任何以"政治思想"为主题的著作,但是他晚年创作的《上帝之城》在批判异教徒思想的同时,系统地阐述了他的社会历史观及其政治思想。他的一些观点对于基督教政治思想传统的形成,乃至整个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发展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正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代表作,它系统地阐述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和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作了深刻的阐释,不仅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也对未来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01写作背景1.写作的理论背景。早在1845年至1846年,马克思与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对唯物主义历史观作了经典的表述。《起源》是对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进一步论证。同时,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所主张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本质上是人道社会,旨在真正实现人道目标.但马克思主义认定,伦理人道主义只是一种空想,因此,真正可行的人道主义、人道社会必须是科学历史观与价值观统一.而唯物主义历史观做到了科学的历史观与价值观的内在统一.这又是由于人道主义、人道目标是它的灵魂.这样,马克思把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化了.但这不是用科学社会主义、唯物主义历史观去消融人道主义.而是使人道主义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和和实践意义.这正如马克思用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但却是从根本上改造和提升社会主义理论,而不是消融它一样.  相似文献   

17.
自从西方当代哲学的解释学一派传入我国之后,国内学者也开始了对马克思哲学文本的“解喻”式阅读。虽然说解喻者立于新的时代背景,对原有文本的解喻带有创造性。但是,这种创造性工作不能离开原有文本太远,不能解喻出原有文本并不存在的东西。丛大川先生对马克思历史观的解喻就是这种情形。丛先生在《马克思历史观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载《理论探讨)1996年第2期)一文中说:“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那一大段话还仅仅是马克思历史观的现存原理、基础原则和最低纲领。马克思的扬弃私有财产和人的异化即物化实现人的…  相似文献   

18.
浅析“乌托邦革命”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理论的对立赵巍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中,曾经提出,由于唯物主义历史观和通过剩余价值揭露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这两个伟大的发现,马克思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也就是说,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不...  相似文献   

19.
利奥塔是后马克思主义流派的代表人物,其理论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政治经济学及唯物史观的两个方面--主体理论和历史进步论展开了批判和解构.利奥塔企图通过批判和解构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超越马克思主义,但结果适得相反.他的后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没有超越马克思主义,反而是一种理论倒退.  相似文献   

20.
艾伦·伍德的《卡尔·马克思——马克思思想传记》一书问世以来,引发了学术界有关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持久关注和争论。这部既充满"同情"又具有批判性的马克思传记以问题意识为导向,从异化、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与道德、哲学的唯物主义和辩证的方法五个主题切入,聚焦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书中有关道德和正义的讨论开启了对马克思主义正义理论的持久争论: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是否基于某种正义原则?抑或马克思是否认为资本主义不正义?如何界定和区分道德善和非道德善,即如何诠释马克思站在非道德的立场上开展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但其中又不乏道德的话语运用?正如艾伦·伍德在《卡尔·马克思——马克思思想传记》一书中所言,马克思的理论成就和建构路径可能通向各个方向,作为诸多向度中的一种可能,伍德富有争议的观点和由此开启的马克思主义的正义话语,为重新审视和解读马克思主义提供了结构性的新维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