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在20世纪80年代的基础上又有了一个很大的提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城乡市场繁荣,商品供应充裕,居民生活质量提高,衣食住用行都有较大改善。尽管2003年春夏之交受到非典等影响,但我国经济仍呈平稳增长的态势。  相似文献   

2.
我国应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现存两大突出问题,即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和贫富差距拉大.要解决这两大突出问题,确保我国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就应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尽快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规划,即按照2011~2020年经济增长翻番的规划要求,实施与之相应的城乡居民收入翻番规划,使城乡居民实际收入(扣除物价影响因素)增长能够与GDP同步增长,使劳动报酬占GDP的比例能够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3.
《理论导报》2011,(5):25
"十二五"时期,着力于建立公平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助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需要明确如下四大基本目标。尽快提高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一要确保城乡居民收入的实际增长不低于GDP增长速度,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即"十二五"期间居民收入增长不低于8%,并且这个8%是实际增长,是城乡居民的共同增长。二要确保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最近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家对新疆扶持政策力度不断地加大,新疆经济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乌鲁木齐市的经济也得以快速的增长,但是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物价的上涨,社会环境的不稳定等。文章以1998年至2013年的数据为样本,结合乌鲁木齐市实际情况选取14项指标构建居民生活质量的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其分析得出居民生活质量水平与居民的经济水平、居民生活环境、生活基本条件和工作机会相关。从因子综合得分得出,乌鲁木齐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水平呈上升趋势,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2012年,我国人均GDP达到6100美元,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应该说,这些年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但是,民生问题却一直成为群众普遍关心的焦点问题,甚至不减反增。上学难、上学贵、看病难、看病贵、住房难、住房贵,群众对此反映强烈。  相似文献   

6.
收入是民生之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9年,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十六大以来的5年,我国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如2006年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居民用于食品消费的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5.8%,比2002年的37.7%下降1.9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3.0%,比2002年的46.2%下降3.2个百分点。这说明城乡居民用于食品支出的比重在不断下降,用于改善生活质量的其他支出在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逐步得到改善。但与此同时,目前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  相似文献   

7.
芙蓉区是省会中心城区,2003年.实现GDP101.6亿元,同比增长14.9%,成为湖南省首个GDP突破百亿元的城区;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5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总量继续保持全省城区第一。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招商引资.城乡居民可支配性收入的总量和增幅均全省城区前列。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临沧市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但也面临不少瓶颈问题。要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临沧科学发展,推进城乡居民收入倍增,必须正视存在的问题,调整优化结构,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增加就业,降低社会失业水平;调节分配,确保实现两个提高;增强保障,提高社会救助和基本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9.
清明 《先锋队》2011,(1):62-62
国民增收 2010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城乡居民收入要实现普遍较快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半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0.
仲祖云 《唯实》2005,(5):10-11,47
“三农”问题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全局的—个根本性问题。问题的实质是农民收入增加缓慢,农民生活水平难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解决问题的途径就是要以城乡统筹发展为方略,积极推进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呈缩小趋势,80年代中期开始逐渐扩大。以江都市为例,2003年,城镇家庭实际收入是农村家庭的3.1倍。这种城乡发展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是农村劳动生产率不高,劳均农业增加值仅为4274元;农业土地产出率不高,亩均纯收入只有535元;农副产品的商品率不高,平均只有48.8%;公共财政对  相似文献   

11.
正收入分配改革直接关系到居民的腰包,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党的十九大提出,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近年来,贵州城乡居民对"两个同步"带来的获得感在不断增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卓有成效,城乡百姓特别是农村贫困百姓的生活也因收入增加而发生巨大变化。随着经济增长步伐的持续加快,居民收入的增  相似文献   

12.
王志平 《学习导报》2012,(12):35-36
人均GDP的品质可以通过人们的生活满足感来反映。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这些年人均GDP迅速上升,但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分化也在加剧。人均GDP的品质,意味着简单数字背后的复杂结构——谁更多或更少地分享了人均GDP增长的好处。这些年伴随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而不断显现的社会焦虑,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南昌市2001年到2006年城乡各收入群体收入分配结构的分析发现:随着南昌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城乡居民从经济增长中获益的能力不断增强;经济增长模式向有利于本地居民收入增长的方向演变;政府运用各种转移支付手段,促进了城区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长,相应弥补了市场分配机制的不足。但是,在经济发展整体向好的同时,经济收益过多集中于占城市总人口5%的最高收入群体,绝对收入差距由城市内向城乡间转移,也反映出城乡各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长并不均衡。由于这种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不平衡与政府采用加速资本积累快速提升城市产出水平的发展模式密切相关,因此要实现收入的和谐增长,政府就需要在关注利用资本集聚使城市"吃饱"、"吃好"的同时,注意居民对产出增长的有效"消化"。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我国的物价改革对城乡居民生活到底产生了什么影响?人民的生活水平究竟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呢?从我省职工和农民家庭收支的实际调查中可以看到,人民的生活水平并没有因为物价上涨而降低,而是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一九八四年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一九八三年增长9.9%;比一九七八年增长286.5%。职工家庭平均每人可用于生活费的收入比一九八三年增长19.7%;职工平均货币工资比一九八三年增长  相似文献   

15.
祝爱武  方卫星 《求实》2003,(12):35-36
1997— 2 0 0 0年宜春市收入现状表明 :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水平总体上升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但增幅减缓 ;在岗职工年均工资低于全国水平但增幅明显。因此 ,宜春市应统筹城乡发展 ,深化改革 ,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6.
《共产党人》2004,(8):34-35
宁夏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现状 近两年,宁夏自治区党委、政府围绕全面建设小康总体目标,加快发展步伐,全面推进经济与社会跨越式大发展,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改善。据抽查调查:2003年宁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531元,较上年增长7.6%。在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中,人均工薪收入4671元,较上年增长7%,带动总体收入增长5个百分点;人均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增幅十分显著.2006年,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占国民经济比重2.25%,拉动GDP增长0.36个百分点.[1]据统计,2005年度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总量在8300亿元以上,城乡居民家庭文化消费总量在4150亿元左右.[2]但是,目前我国的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供给能力低于人民群众文化消费需求,供需之间存在着巨大缺口.  相似文献   

18.
李霓 《廉政瞭望》2006,(12):40-41
城市贫困,危险的代际转移根据中国社科院公布的《2005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调查报告》,2005年我国居民总体生活满意度非但没有如经济数据一样令人鼓舞地攀升,反而有所下降。在众多居民眼中,经济持续的高增长并没有明显地辐射到他们的日常生活。缺乏幸福感,疲惫感与日俱增;不满意、不轻松的情绪在城市普通人群中蔓延。大多数普通居民对经济体制改革产生了审美疲劳,失去了热情。改革这么多年来,他们一直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工作,奉献自己的青春,现在却陷入了一种困惑之中——“我的增长在哪里?”GDP的增长意味经济的发展,一般来说也意味…  相似文献   

19.
一、农民增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三农"问题是制约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而"三农"问题能否得到解决,最终要反映在农民利益问题上,说到底也就是农民增收问题。1、农民增收关系到城乡差距缩小和城乡经济统筹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呈不断上升趋势,1978年到1984年是农民收入增长最快的阶段,年均增长率高达15.9%,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率从1978年的2.6缩小到1984年的1.8,城乡收入差距逐渐缩小。但从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农民收入增长趋缓,城乡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之后农民收入增长加快,但随即又迅速趋缓。2002年,城乡居民收入比率达到改革以来的最大值3.1。而有的专家估计,如果算入城市居民的福利待遇,城乡居民  相似文献   

20.
一、增长并不是目的,而是以人为中心的人类发展手段 发展是硬道理,但发展不等同于增长,发展的真正含义是人类发展,即以人为本的发展.增长并不是发展的目的,而是发展的手段.确切地说,增长的目的是提高以人的生活质量为核心的人类发展水平,而不仅仅是提高人均GDP水平.人均GDP水平的增长有可能是少数人口、少数城市、少数地区高增长,而大多数人口、大部分农村、大多数地区低增长或无增长.人均GDP指标的概念常常掩盖了居民贫富差距悬殊、地区发展不平衡、社会分配不公平现象.经济增长常常被视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最主要的发展目标,但就增长本身而言,有多种不同的增长方式和增长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