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左权县是国家林业局命名的"中国核桃之乡",2008年左权绵核桃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目前,全县核桃种植总面积达27万亩,产量达到700万公斤,农民人均核桃收入达1000元以上。"十二五"时期,左权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核桃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设"核桃产业大县"战略目标,对于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具有战略性、前瞻性意义。一、着眼长远,明确核桃产业大县建设的路径去年以来,我县从规划入手,聘请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制定了《左权县核桃产业发展总体规划》。这个规划,是指导我县"十二五"和"十三五"10年时间核桃产业发展的蓝本。为此,"十二五"期间建设核桃产业大县,将致力以下三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2.
《山西政报》2012,(15):30
地处太行山麓、清漳河畔的左权县,群峰叠峦,风光绚丽。该县是国家林业局命名的"中国核桃之乡"。2008年"左权绵核桃"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目前,全县核桃种植总面积达27万亩,产量达到700万公斤,农民人均核桃收入达1000元以上,全县核桃产业整体发展已进入全省中上游水平,跨入"核桃大县"行列。"十二五"时期,左权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核桃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设"核桃产业大县"战略目标,并将此作为实现农民收入翻番目标的重要举措,作为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进程的战略工程,坚持不懈,奋力实施,务见实效,为助推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发展具有科学性、战略性、前瞻性意义。  相似文献   

3.
任文华 《山西政报》2010,(23):24-24
左权是革命老区、“中国核桃之乡”和“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林业建设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加快兴县富民的战略性工程紧抓在手,求机制创新、破投入难题,走出了一条左权特色的林业建设之路,有力地促进了现代林业产业化的发展。我们紧紧用绕“建设省级林业生态县、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提升核桃产业大县”林业建设三大目标,  相似文献   

4.
张永佳 《中国发展》2009,9(5):73-75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地处云南西部的漾濞彝族自治县依托享誉中外的“漾濞核桃”的品牌优势,实施以发展核桃和保护恢复森林植被为主题的生态建设工程,积极推进绿色生态大县建设,使该县境内无峰不绿、无林不秀,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8.77%,走出了一条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实现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互促共赢。  相似文献   

5.
田林县依托丰富的水资源和土地资源优势,围绕建设“生态大县”“、水电大县”、“林纸大县”的目标,大做“山、水、田”三篇文章,使荒山“绿”起来、河水“亮”起来、田地“黄”起来。为荒山披上“绿衣”。该县把绿化造林作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和富民工程来抓  相似文献   

6.
《山西政报》2012,(Z1):2
2011年,灵石县承接"十一五"良好发展势头,紧紧围绕"再造两个灵石,冲刺全国百强",构建"富强灵石、生态灵石、幸福灵石",建设新型工业强县、核桃经济大县、现代旅游名县,打造全省"四化"建设样板间、争做转型跨越先锋队的"十二五"发展战略目标体系,在发展经济、夯实基础、统筹城乡发展上强化措施,在调整产业结构、推动项目建设上加大力度,在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上加大投入,县域经济社会保持了协调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左权县核桃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种植规模快速扩张,总面积达到31.8万亩,总株数达到460余万株,农民人均2亩;经济效益凸显,正常年景核桃产量可达730万公斤、产值1.8亿元,农民人均核桃收入1 300多元,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三分之一;生态效益明显,核桃经济林占国土总面积的10%,一个结构合理的产业业态已经形成。一、坚持认准优势与科学规划相结合,在目标定位上实现了战略化左权核桃产业快速发展,最核心的是确立了"核桃产业大县"战略目标,实现了核桃经济林持续健康发展。一是立足实际,找准了发展优势。经过调研思考,在选择农  相似文献   

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漾濞县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在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然而,漾濞现在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差距主要在农村。因此,我们必须想方设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一、漾濞农民增收的基本渠道近年来,县四套班子高度团结,思想统一,认识集中,工作思路清晰,全力做好了水电推动式工业化、以核桃为重点的农业产业化、以城镇和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三篇文章”,从县处领导开…  相似文献   

9.
《山西政报》2012,(Z1):9
2011年,灵石承接"十一五"良好发展势头,紧紧围绕"再造两个灵石,冲刺全国百强",构建"富强灵石、生态灵石、幸福灵石",建设新型工业强县、核桃经济大县、现代旅游名县,打造全省"四化"建设样板间、争做转型跨越先锋队的"十二五"发展战略目标体系,在发展经济、夯实基础、统筹城乡发展上强化措施,在调整产业结构、推动项目建设上加大力度,在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上加大投入,县域经济社会保持了协调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主要表现在七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城市发展很快,农村发展滞后。农业基础差,首先是基础设施差。特别是在道路交通、通讯、水电、燃料、环境等基础设施方面,有很大的差别。尤其是在中西部农村,差别更大。在建设新农村中,当务之急是要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调动各方  相似文献   

11.
山西省阳高县是一个农业大县、财政穷县,是山西省35个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近年来,我们按照省市的战略部署,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业项目招商引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上取得了一定成绩。2005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4亿元,同比增长13.5%。第一、二、三产业  相似文献   

12.
佘立柱 《政策》2011,(11):71-72
近年来,竹山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省委"两圈一带"、十堰市委"一城两带"(十堰城区、竹房城镇带、十堰汉江生态经济带)战略布局,科学开发优势资源,建设生态水电大县,县域主要经济指标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以堵河梯级开发全面展开、3万工程移民和谐搬迁、谷竹高速公路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试验区"上升为省级战略为标志,竹山进入了统筹城乡、绿色发展、跨越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3.
巴东是一个农业县,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必须跳出农业看农业,大力实施产业兴县,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统筹区域促发展。实现由开放相对滞后向主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由推动经济增长依靠单一模式向综合协调发展,由推动产业个体竞相发展向产业集群纵深发展。建设旅游产业支柱,全力打造魔芋大县、蔬菜大县、生猪大县、柑桔大县、药材大县和小杂粮大县,建设洁净能源产业、文化产业支柱。  相似文献   

14.
在这几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们有一个深切体会:像兴化这样长期以粮棉生产为主的农业大县,要加快现代化的建设进程,就得不断增加投入,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兴化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多年来农业生产在全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但其经济总量、经济发展水平,同发达地区相比,则仍有较大的差距。为了尽快地  相似文献   

15.
位于河南东南端的固始县,是传统农业大县,也是河南水域第一大县.初到固始,沿路乡镇沟塘连片,富民产业欣欣向荣,不负“北国江南”之美誉.但就在四年前,这里的农业生产还曾因缺水受到严重影响.四年间,固始县的农水建设打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攻坚战,扭转了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的不利局面,为全县农业生产和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这一成果的促成,得益于县政协委员活动联络组在关键时期发挥的参政议政、建言献策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当代广西》2006,(4):16-1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调整农业结构,培育壮大优势产业群,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大农村公路、水电、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科学制定乡村体系规划,明显改善农村面貌;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政策》2010,(2):30-30
2010年.我们将按照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坚持“一个中心”(即促进农民增收),突出“两个重点”(即培育基础产业、改善基础设施),实现“三个转变”(即单纯农业生产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转变、农产品生产大县向产业强县转变、资源大县向经济强县转变),推进“四个创新”(即创新农业发展方式、创新基层组织建设、创新社会化服务体系、创新土地流转制度),  相似文献   

18.
行政     
《人民政坛》2014,(6):4-5
<正>发改委首推80个鼓励社会投资项目交通基础设施占三成据经济参考报5月22日报道,国家发改委21日下发《关于发布首批基础设施等领域鼓励社会投资项目的通知》,决定在基础设施等领域,首批推出80个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营运的示范项目。首批推出的基础设施等领域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的80个项目涵盖铁路、公路、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重大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工程,油气管网及储气设施,现代煤  相似文献   

19.
数字     
《创造》2011,(4):8-8
1.2亿千瓦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琦在近日召开的水电开发座谈会上表示,“十二五”期间要开工建设1.2亿千瓦水电,加强水电开发管理,促进水电健康发展。目前,我国水电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面对应对气候变化、节能减排的新形势和在做好生态保护和移民安置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的新要求,也面临开发利用率较低、行业管理相对薄弱、移民问题日益突出等问题,水电发展中的新矛盾和新问题是要着力解决好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三峡地区旅游业发展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特的资源优势和三峡水电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为三峡地区旅游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条件,但思想观念、管理体制、基础设施和产品开发等问题将成为实施这一战略的障碍,为此,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促进三峡地区旅游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