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工运》2008,(5):57-57
刘军胜在《经济要参》2008年第18期撰文,对我国普通职工工资增长现状、存在问题及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对策建议,近年来,我国政府本着“以人为本”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不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理顺收入分配关系、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逐步调整和改善我国的收入分配格局,促进收入分配格局的总量提增和结构变化,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取得了明显成效。尽管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取得了很大成就,人民也从改革中获得了实惠、  相似文献   

2.
国家发改委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常兴华在《经济要参》2007年第60期撰文,从制度建设角度,就政府收入分配、企业分配、城乡分配关系、对低收入者的扶持、个人所得税体系五大方面提出了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思路。(一)建立公开公正的政府收入分配制度。一是规范政府收入,理顺主体分配格局关系。要兼顾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保持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长与投资、税收、国民生产总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长的协调,使国家有稳定的税源,企业有较好的盈利,个人的收入有较快的增长。二是建立和完善政府收入体系和制度。在时机成熟时,考虑在全国推行全面的税费改革,逐步建立起以税收为主体的、规范统一、公开公正的政府收入体系和制度。  相似文献   

3.
《时代风采》2013,(1):7
近日,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表示,为增强城乡居民消费能力,进一步扩大内需,2013年,我国将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着力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建立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  相似文献   

4.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存今年被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召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表示,今年将分别针对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出台具体的工资收入分配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5.
信息广场     
《时代风采》2009,(15):27-27
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过“三大坎” 近日,香港《大公报》刊出署名文章,直陈中国分配制度改革要过“三大坎”,一是少数人垄断高薪,有悖法理;二是多数人收入偏低,不敢消费;三是收入贫富悬殊,差距过大。  相似文献   

6.
楼伟民 《中国工运》2006,(10):45-46
最近,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改革公务员制度、改革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相应提高社会保障对象的待遇和生活补助水平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广大企业职工特别是企业离退休人员对这些政策大多持理解和拥护态度,但在职企业职工也希望关注他们的收入  相似文献   

7.
《中国工运》2007,(11):53-54
吴振坤在《理论前沿》2007年第10期撰文认为,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基本形成合理有序的分配格局,是解决社会不公的根本性、制度性措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必须遵循以下三项原则:一是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二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8.
今年,河南省劳动保障部门将进一步深化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一、稳步推进企业内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探索建立企业领导人和科技骨干收入分配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积极探索在高新技术产业试行技术入股、专利产品入股,探索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方法,稳妥进行多种分配形式的试点。积极推行以岗位工资为主的基本工资制度,深化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使职工工资收入能增能减。二、探索新的企业工资决定机制。进一步改进完善企业工效挂钩办法,进一步实行工资指导线制度,扩大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试点范围。指导国…  相似文献   

9.
《中国工运》2010,(11):56-57
杨宜勇在《经济要参》2010年第37期撰文认为,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生问题,特别是其中的收入分配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的新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对于遏制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起到了积极作用,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自 21 世纪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经历了从“中心化”向“非中心化”的发展与革新。 2015 年以前,各地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相关举措具有对象上以劳动关系为中心、路径上依赖政府之手与非市 场性手段的特点。此种“中心化”的制度安排难以妥善处理短期成效与长期可持续性、工资普惠性与激励性、 部分群体受益与更弱势群体相对受损之间的辩证关系,存在将矛盾转移至政府的潜在风险。研究认为,在收入 分配制度改革“非中心化”的设计中,需兼顾活力、耐力与定力。一方面,在共创、共享、共治原则下找准市场、 政府与劳资双方的定位;另一方面,盘活劳动力横向与纵向流动性,在落实机会平等的基础上完善按劳分配。  相似文献   

11.
许毅  柳文 《中国工运》2011,(1):52-52
一、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收入分配问题的解决。发展生产是提高公平分配能力的手段,而不断贯彻并强化公平分配的意识则是解决分配问题的重要基石,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二、从资源配置、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等各层次入手,推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2.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在今年被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召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表示,今年将分别针对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出台具体的工资收入分配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3.
信息广场     
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过"三大坎"近日,香港《大公报》刊出署名文章,直陈中国分配制度改革要过"三大坎",一是少数人垄断高薪,有悖法理;二是多数人收入偏低,不敢消费;三是收入贫富悬殊,差距过大。  相似文献   

14.
重建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分配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是指在竞争性市场经济中使收入分配达到社会普遍认可的状态,这也是我国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在我国30年改革与发展的进程中,由于没有意识到效率不断提高的根本原因在于竞争性市场体系的建立,为追求效率我们长期将公平置于次要的位置,导致不同阶层在改革中获利的不一致,从而形成了改革的相对受益者和受损者,并造成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为我国重建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收入分配制度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契机,政府可以通过对利益受损者的补偿来完成对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调整。  相似文献   

15.
网事微评     
《农村青年》2014,(4):1-2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浓墨重彩突出了改革的主题。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深化流通体制改革、推进农村改革、推动户籍制度改革、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动医改向纵深发展、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启动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改革的内涵贯穿始终,“改革”在报告中出现了77次,成为当之无愧的第一“热词”。  相似文献   

16.
刊中报     
《工友》2003,(8)
国务院建立再就业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为进一步推进再就业工作,国务院决定,建立再就业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和再就业工作定期通报制度。部际联席会议由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监察部、民政部、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建设部、国资委、人民银行、税务总局、工商总局、中编办、全国总工会等13个部门和  相似文献   

17.
工会十五大以来,各级工会积极参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大力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推动解决职工收入分配中的突出问题。据统计,五年来,全国31个省(区、市)最低工资标准年均提高幅度达12.6%;全国城镇非私营企业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由2008年的29229元增长至2012年的46769元,年均增长12.5%。私营单位职工工资五年来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农村青年》2014,(2):44-49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全文如下:2013年,农业农村发展持续向好、稳中有进,粮食生产再创历史新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农村改革向纵深推进,农村民生有新的改善,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现象的成因及其危害的分析,提出了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企业分配制度的思路,并阐述了在建立现代企业分配制度过程中政府和工会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现象的成因及其危害的分析,提出了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企业分配制度的思路,并阐述了在建立现代企业分配制度过程中政府和工会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