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政府职能实现的基础在于行政决策,依法决策是全面贯彻依法治国战略,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改革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加快法治建设的迫切需要。政府依法、科学及时决策,才能使政府职能有效发挥。重大行政决策法治化是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推进依法行政的前提。合法性审查是重大行政决策法治化的关键环节和重要保障,是"过滤器"和"防火墙",有助于将违法决策消灭于萌芽之中。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累累硕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如期形成,法治政府建设更为全面、系统、深化,司法改革稳步推进,公民在各个领域的自由和权利得到尊重和保障。伴随着法治精神与观念的深入人心,一个法治中国的美好图景在世人面前日益清晰。  相似文献   

3.
在党的十五大和九届人大精神的指导下,中国新一轮机构改革已经全面启动。此次改革以民主和法治作为其基本价值取向,其精髓就在于转变政府职能,给予政府权能科学合理的定位。一、政府权能的合理定位———有限政府 责任政府 法治政府长期以来,理论界一直信奉“全能政府主...  相似文献   

4.
正简政放权,就是要放开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用好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科学和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把"该放的权力放掉,该管的事务管好",使"两只手"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我国政府历来重视自身改革与建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启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的改革进程中的简政放权一直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3月5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源环境保护形势的日益严峻,中央政府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为践行这一理念,政府采取坚持市场导向、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补贴政策、推动税制改革、重视国际贸易等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用好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从而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重大命题。加快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进程,既是中国在202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决定》精神、全面完成《决定》提出的各项重大改革命题的必要条件。一、"服务型政府"与世界文明主潮服务型政府建设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的世界性命题。发达国家的服务型政府建设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早期市场经济与有限公共服务时期。19世纪上半叶,西方国家政府充当"守夜人"角色;19世纪后半期一些发达  相似文献   

7.
正一场进入"深水区"、真刀实枪、壮士断腕式的政府"自我革命",已在浙江拉开帷幕。特别是以去年11月份以来的"四张清单一张网"为抓手,浙江的法治政府建设从重点突破向全面推进,完善科学民主决策制度和规范性文件管理制度,解决政府权力的规范化行使问题,致力于厘清政府权力的边界,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释放市场活力,已是纲举目张、成效渐现。深化政府自身改革推动法治政府建设  相似文献   

8.
建设阳光政府"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实现。"这句要求司法公开的法谚已经广为流传,深入人心。政府信息公开与司法公开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要让公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只不过政府信息公开是针对行政权的,而司法公开是针对司法权的。就政府信息公开而言,这句法谚可以改写为"政府不仅要履责,而且要以公开透  相似文献   

9.
<正>在市场经济中,更需要围绕"立商",也就是让符合事物本质要求的市场秩序发挥主导作用,其他"立德、立功、立言"的动作都可以围绕着"立商"展开。这就要求尽量减少产业政策,最大程度推行竞争政策。长期以来,关于我国经济政策一直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强调产业政策;而另一种反对产业政策,强调竞争政策。前者看重政府"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强调大力发挥政府在产业政策上的作用,由政府来组织和发挥比较优势。后者强调个人产权和市场竞争秩序,认为只要借助市场"看不见的手",由政府提供一个法治环境,就足以推进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2013年,是一个全面深化改革的年份,一个叫响法治中国最强音的年份o"法治"为什么能成为2013年的热词?为什么能前所未有地深入人心?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可以找到答案。坚持依法治国,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健全宪法实施监督机制和程序……这些表述,无不承载着一个国家奋进前行的动力,更承载着亿万人民热忱真切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1.
周佑勇 《群众》2014,(7):14-15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涉及政府和市场关系的重大调整。这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也为政府职能转变与法治政府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此,从法治视域来看,必须遵循职权法定原则,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2.
正法治政府是现代文明国家的标志之一,法治政府的建设对我国依法治国具有重要意义。近些年来,我国理论界对法治政府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热烈探论。笔者试图对各种观点进行综合述评,为建设法治政府的实践提供指导与参考材料。一、法治政府的涵义及特征(一)法治政府的涵义目前,在学术界,法治政府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法治政府简单的描述就是"由法统治并依法行政的政府形态"。《法治政府建设有关问题研究》课题组  相似文献   

13.
廖保平 《小康》2013,(1):107
公费医疗改革不只是为财政减负,也不只是让财政更具公共性,而应是政府转变职能的一场"自我革命",要更加彻底地改革,就要摆脱特权思维,在关系自身利益的问题上敢于"下狠手"  相似文献   

14.
依法行政理念的升华——从“依法行政”到“法治行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确立依法行政理念,建设法治政府,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创建法治国家的重大任务。但是,从实践应用层面分析,“法治行政”的内涵和外延,以及延伸到行政实践领域,与我国构建“法治政府”的目标更为契合。“依法行政”只是“法治行政”的一个方面,构建“法治政府”,实施“法治行政”不仅需要依法行政,还需要合理行政、民主行政、服务行政、诚信行政、高效行政等等。因此,“依法行政”的提法并不妥当,更应该以“法治行政”取而代之。从“依法行政”到“法治行政”的转变,并非只是提法的改变,而应该是依法行政理念的升华。  相似文献   

15.
2015年12月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这是中央首次以"法治政府"名义作出的专门文件,被视为中国法治政府建设的一件大事。《纲要》对中国法治政府建设具有什么样的意义?法治政府建设下一步该如何发展?  相似文献   

16.
尹维真 《政策》2015,(3):22-23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作了顶层设计。打造"法治住建"是建设法治政府和法治湖北的重要内容。我们要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主动适应新常态,解放思想、勇于担当、主动作为、久久为功,为建设法治湖北作出住建行业应有的贡献。一、积极促进学法用法守法,提高依法办事能力《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党员干部是全  相似文献   

17.
莫于川 《人民论坛》2011,(10):17-20
当前,我国推进依法行政面临重大机遇和严峻挑战,如何通过更新观念、创新制度来加强对于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从而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成为了急待解决的问题。在此情形下,大力推动法文化革新和制度创新,帮助行政公务人员牢固树立现代法治观念,提高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成为推动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要义。  相似文献   

18.
正辽政办发[2014]24号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关于"完善行政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要求,深入推进我省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现就进一步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9.
于爱荣 《群众》2014,(11):14-15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目标、基本原则,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依法治国的新观点、新举措,回答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法治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等作出了全面部署,必将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当前,我们要把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按照《决定》的部署要求,结合江  相似文献   

20.
贾凝毅 《前进》2015,(1):43-45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化解矛盾、推动发展、维护稳定能力"。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可见,党中央十分重视党员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那么,什么是法治思维?按照人们通常的理解,法治思维就是将法治的诸种要求运用于认识、分析、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是一种以法律规范为基准的逻辑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