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伟玲 《农村青年》2006,(11):35-37
儿子考上高中了,他很高兴。可是,学费没有着落,他又很着急。 说来也怪,他曾经花掉十多万元救助走投无路的农民工,如今却无钱给儿子交学费。 早在2003年,他就被评为“深圳市十大最具爱心人物”、深圳市首届“爱心大使”。现在,他依然怀揣爱心。靠开一辆四轮运货车挣钱.坚持帮助别人……  相似文献   

2.
唐洪 《农村青年》2007,(3):15-17
事发2005年10月,官司打到2006年年中。至今,他依然沉浸在悲痛当中。 那天夜里,他的妻子和儿子蹊跷身亡。由于传言他在外面“包二奶”,警方将他定为“杀人疑凶”。从此,他经历了人生当中最为难熬的一段岁月。 2005年12月30日,他把一个谁都想象不到的“杀人真凶”告上法庭。2006年5月30日,他终于替自己洗清了“罪名”。讨回了公道。然而,妻子和儿子再也回不来了……  相似文献   

3.
傍晚,街坊王老汉与儿子的吵吵声震顶房盖,只听老汉大喊大叫地说:“你这样‘啃老’下去还能维持多久,等我死了看你怎么撑起这个家。”老汉只有一个儿子,是地道的“80后”。老人一辈子土里刨金,省吃俭用供他大学学业,又为他娶妻生子。并在一家民营企业找到了一份工作,一月能挣一千多块钱。做老人的心疼下辈,  相似文献   

4.
《农村青年》2011,(8):58-60
“都日上三竿了你还睡?昨晚上网又上到半夜吧!”2008年5月8日早上,河北省迁安市沙河驿镇红庙子村妇女舒爱云见儿子李宗强还在睡大觉,气得一把掀起他的被子。不料想,儿子揉揉蒙咙的睡眼,嘟囔出一句:“上学没劲,我再也不去了!”说罢翻个身子又呼呼大睡。  相似文献   

5.
也许是她的悲惨经历,使从小失去母爱的他产生了同病相怜的共鸣钟志强出生于重庆市云阳县双江镇一户普通人家,他3岁丧母,长年奔波在外的父亲钟世福只好将年幼的儿子寄养在兄长家。那时,钟世福所在的市建五公司常在湖北、四川一带施工,一年半载难得回一次家,因此,钟世福留给儿子的印象很淡漠。光阴似箭,转眼到了1992年,已年满18岁的钟志强高考落榜后,伯父怕他闲呆在家会和别人  相似文献   

6.
李保 《农村青年》2010,(1):30-32
2009年8月28目这天,湖南省安化县梅城镇双江口村的龚瑞祥又收到了远在河北省唐山师范学院、湖南省中医学院读大学的儿子龚前文、龚后武的来信,当他看到两个儿子在学校读书刻苦认真、学习成绩优异,获得了所在学校一等奖学金的奖励时,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相似文献   

7.
每天凌晨4时许,49岁的福建省永安市小陶镇新民村冯怀森和他的大学生儿子冯壮波,就带上一盏小矿灯来到自家的菜地里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天还没亮,冯怀森和儿子就已经把当天夜里采摘好的蔬菜送到了商贩的手中。等他们卖完菜回到家里时,冯壮波的新婚妻子、大学同学廖晓珍已经准备好了当天的早餐。  相似文献   

8.
2013年7月10日下午,江苏省如东县掘港镇余荡村发生一起血案,村民赵国营的儿子赵雪峰被锐器捅成肺漏气。 打架双方,一方是村干部,一方是村民。村干部与村民之间有何深仇大恨,以致差点闹出人命? 头顶36℃高温,记者到如东县人民医院五病区肺胸外科看望受害人。 赵国营拿着儿子的血衣,眼眶红了……  相似文献   

9.
俊歌 《农村青年》2011,(6):19-22
15年前,河北省承德市农民李维贺一家遭遇命运劫难,两个儿子相继去世,悲痛过度的妻子甚至想一死了之,李维贺面对丧子之痛和为儿子治病欠下的巨额债务,也失去了面对生活的勇气。就在李维贺夫妻陷入人生绝境时,二儿子李宝元生前所在的河北农业大学园艺系果树班的26名同班同学毅然站出来承担起子女的责任,  相似文献   

10.
“溜索医生”邓前堆没有想到,他一夜之间成了全国媒体聚集的对象。近来,采访他的媒体记者多达130余人。他坚持28年滑溜索过怒江为村民看病的事迹,引起了人们对于怒江大峡谷出行难的强烈关注。35万元,孩子们就可以远离危险,150万元,村民们就可以赶着马车横过怒江,当然如果有700万,汽车就可以开进这些偏远的山区。修一座桥是每一个祖袒辈辈生活在这里的村民们,一个想也不敢想的梦。  相似文献   

11.
袁尚  国辉 《农村青年》2008,(2):16-19
2008年,他们的儿子将满5岁。 5年前,他们遭遇重大打击,儿子的降临“生不逢时”。他们给儿子取名“荣祖”,在儿子身上寄托了无限希望。 冤屈,恐惧,申诉,反抗。在被扭曲的日子里,他们不敢抬头见人,害怕公开自己的真实姓名,但是互相鼓励“不论官司打多久都不放弃”…… 终于,雨过天睛。展开欣慰笑容的,不仅仅是他们。 在他们即将为儿子庆贺5岁生日的时候,有关“公共权力到底有没有边界、私人权利如何保护”的讨论也画上句号。他们用5年的痛苦作代价,为中国百姓赢得了一次“公民个人权利的觉醒”。 媒体报道:“北京立法亲近百姓,夫妻家中看黄碟不受追究。” 让我们再一次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他们——  相似文献   

12.
陈新 《农村青年》2014,(4):31-34
一个曾锱铢必较的老板,某一日爱上公益之后,三年时间里不仅捐赠近百万,而且自己曾经的两家公司和一家工厂也因此停产。一颗爱心,一滴雨露,一条江河,一片汪洋……他是受人欢迎的志愿者,是父亲的儿子,是女儿的父亲,但他却菩萨显远不显近。  相似文献   

13.
开心一刻     
《农村青年》2010,(1):47-47
酒后箴言 老张在外打工多年,十分牵挂正在读书的儿子。有一天,儿子进城看他,他高兴地领儿子到饭馆吃饭。酒喝到一半,他突然想起儿子还不满18岁,如果喝醉了可不好,便正经八百地对儿子说:“儿啊,你瞅没瞅见饭馆门前有两盏灯?  相似文献   

14.
《工友》2012,(6):6-7
利川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为其直属事业单位城乡居民保险管理局招聘两名工作人员,共20多人应聘,在20多名应聘者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有7人。面试成绩第一名是该局医疗保险股股长张某的儿子,第二名是该局就业服务股股长黄某的儿子。  相似文献   

15.
冉素梅 《农村青年》2009,(12):25-27
妻子3次开颅手术后,脑中的巨大肿瘤虽然取出来了,却俨然成了一个植物人。然而,更可怕的是,3次手术早已让他负债累累,接下来长达4年的药物治疗难以为继。无奈之下,这个贫穷的丈夫做出一个惊人之举:为站立都很困难的妻子修一条通往山顶的路,用锻炼取代高昂的药物治疗。如今,妻子奇迹般地康复,连医生也啧啧称奇!  相似文献   

16.
仲藜 《农村青年》2008,(10):20-22
听说儿子要参加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表演,身患绝症的董昌毅便有了一个心愿—去北京“鸟巢”见儿子最后一面。 当这个母亲好不容易得到一张珍贵的奥运会开幕式门票时,却又听说儿子参加的是残奥会开幕式表演。在生命进入倒计日寸之际,董昌毅还能实现自己“带着微笑和骄傲与儿子道别”的“美丽梦想”吗……  相似文献   

17.
他生产一种在欧美流行的绿色环保材料,但因“观念太超前”,建筑商们不敢采用。创业失败,他被迫到北京打工偿还欠下的200万元外债。8年后,已成为富翁的他回到村里,准备过隐居山野的休闲生活,可是看到家乡的极度贫困,他的心被深深刺痛。于是,他从欧洲引进特色经济作物,带领农民修蓄水塘坝、构筑梯田,硬是将万亩光秃秃的荒山打造成了瓜果飘香的绿色林海,如今仅薄皮核桃每年就能带来5000多万元的利润。而且这座大山中的“桃花源”,还成了革命圣地西柏坡的一个旅游景点!  相似文献   

18.
郑斌 《工友》2011,(11):51-51
万刚与吴敏夫妻两均是70后,日前发现自己上高一的儿子万凡性格突然大变,在学校与同学发生争执,在家里与父母顶撞。孩子的这一问题让夫妻俩心力交瘁,已影响到家庭的和谐。夫妻俩搞不懂以前很听话的儿子,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相似文献   

19.
聊博一笑     
《工友》2011,(3):62-62
恶性循环 儿子问:“爸爸,你小时候,你爸爸打过你吗?”爸爸说:“打过。”儿子又问:“那你爸爸小时候,他爸爸打过他吗?”  相似文献   

20.
他是一个不幸的人,他深爱的妻子死于车祸,交通部门的鉴定结果是司机没有责任,那位肇事司机只是象征性地拿出了一些钱。妻子死后,他和3岁的儿子相依为命,他想这辈子再也不能接纳第二个女人了。他决心把儿子养大,培育儿子成人就是他最大希望了。但是命运又给他开了一个玩笑。儿子吵着要一只风筝,他给儿子买了一只,儿子便在房里玩,不知怎么,风筝掉到了窗外,慢慢向地上飘去。儿子爬上窗台上去抓,他看到儿子时,儿子的身影只在窗口闪了一下,就不见了,随即楼下传来一声沉闷的声音,随即惊叫声、救命声传来。他失去儿子之后,生活的支柱全倒了,他常常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嘴里总是喃喃说着妻子和儿子的名字。他的父母企图让他分心,但无论如何也做不到。万般无奈之下,他被送到了精神病医院。医生对他的父母说,让他到精神病医院来可能对他是一种刺激,让他先回家,我上门给他诊病,并告诉他的父母要配合他的治疗。医生来到他的家里,谆谆善诱和他交谈,慢慢地他能与医生交流了,并且能吃一些粥之类食物。坚持了半个月,他的精神状况有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