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伟君是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的荀慧生的夫人,我在其生命的最后几年认识了她。每次到荀宅,她总是很热心地“留”我说话。其实只是让我安坐客厅的沙发中听她一个人静静地独白——她当时身体已经不太好了,自己也仿佛有些预感似的,总是要把她一生中最重要的感慨“倒”给我。她讲述过这样一件“细腻的”往事:在荀先生中年的大红大紫之际,她和众多的妙龄  相似文献   

2.
"我其实很平凡",记者要采访这位主人公一直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她叫翁劲谊,一个普普通通的福州市东街口百货公司职员。岁月的匆匆总是在我们不经意间带走平淡的日子,而平淡的累积却给她留下了深深的感动……  相似文献   

3.
还有几天就是母亲的生日了,送母亲什么好呢?这几年,诸如衣服、鲜花、保健品什么的,我都已经一一送过了,可每次母亲不是嫌贵就是嫌不实惠,总是不合母亲的心意。其实,这之前我曾征求过母亲的意见,问她到底喜欢什么样的礼物?母亲却没好气地对我说:"我不愁吃不愁穿的,什么礼物也不稀罕,只希望你能有一颗宽容的心就行了。"母亲之所以这样说,我知道是因为她还在生我的气。  相似文献   

4.
正初识王红霞我是去年5月随团采访防城港市一名交警的事迹时认识王红霞的。她是市公安局宣传科科长,那天采访,她一直陪同。在高速路口采访正是中午时分,太阳很烈,她陪着我们晒。看她也一脸的汗,我就指着路边的一棵树让她去荫凉一下,她浅浅一笑:"这种太阳对我们不算什么。"我问她:"穿警服多少年了?""二十年了。"她说。"那你的青春时光都是穿着警服过的啊!"我接着问她:"以后会换吗?"  相似文献   

5.
妻子的绰号     
<正>你也许不会相信,我与妻子相濡以沫,同甘共苦三十多年了。至今,我一次都没有正儿八经叫过她的官名。日复一日,我对她的称呼都是"娃二头""黄傻儿""你娃二""你这妹崽"之类绰号。妻子对我的称呼总是心领神会。不论在家或出门在外,她总是笑吟吟地接纳,毫不理会"绰号"的意味。我和妻子是初中同学,又是一个生产队的。七十年代,我们还不懂得什么叫爱情,只是相互间心底都有那么一点好感;初中还没毕业,我就应征入伍到西藏当兵去了,一去就是六年多。1976年,我从部队回家探亲,也没有人撮合,好像早就有个约定似的,自然而然我和她就明确了那种关系。19了8年5月,我退伍返乡,她不顾家人的反对,收起一黄布挎包换洗衣服,毅然嫁到我家。妻子在家是"幺女",小名"黄四妹",外人都这么叫。而我却昵称  相似文献   

6.
见到郑逸茜,是在北京协和医院耳蜗研究室。 7岁的她很有灵气,也很健谈。一见面就对我说:“阿姨,你的牙不漂亮。”我很高兴,她能抓住我的特点并用语言表达出来。茜茜很兴奋地告诉我:过几天,她就要坐飞机回家去上学了。我很为她高兴,因为茜茜不是一般的聋儿,她是一个戴电子耳蜗的聋孩子。  相似文献   

7.
越来越好     
正五年前我搬进新家认识了芸,她住在我家对门。那时她刚大学毕业,一个婷婷玉立模样俊俏的大姑娘。每当她看到我提着重物艰难地上楼梯时,都会伸手帮忙。我向她道谢,她总是笑盈盈地说:"都是邻居,这点小忙算不了什么。"  相似文献   

8.
中子 《江苏政协》2012,(4):40-41
正在淮安文坛,苏宁是后起之秀,原来只知道她写散文,很有自己的风格,那种女性特有的纠缠意识,在她的散文里表现得淋漓尽致。在2011年,她以一本《平民之城》的散文集,捧回了江苏省"紫金山"文学奖,让我觉得真不简单。时间只过了半年,她又推出了一本诗集《栖息地》(上海文艺出版社)。读罢这本诗集,有一种感想不说不快,我似乎一下坠入  相似文献   

9.
前些时候,朋友和我说起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朋友是聋人听不见、不会说话,她有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说话很好、听力较差,两个人经常去逛街。每当她们一边走一边打手语聊天的时候,她的朋友总是担心别人说自己是哑巴,总是一边打手语一边说话,而且要比平时说话声音高了好多,惹得旁边人都回头看,搞得她很不自在。朋友说:她也不愿意在  相似文献   

10.
人们对情绪创伤性事件的记忆,大多比对普通事件的记忆更为准确和持久。有天晚上在热线值班,接到一位女士的电话,她说自己很孤独,人生很失败,她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欣赏和认同,却总是沉浸在负面的情绪中不能自拔。她显然接触过心理学,所以会用很专业的话说,这是因为她  相似文献   

11.
我的奶奶     
山,一座连一座,构成巨大的山脉,横亘在弥勒县城的西边,我的奶奶就在这里。她,彝族人,跟汉族人讲话,总是一半彝语一半汉语地说。她,身躯高大,但自从知道她是我奶奶的时候,她就有点佝偻,头发也白了不少。爸爸说她这个样子,主要是过去苦伤了。原来,为供我爸爸读书,她总是干完生产队的活,就去砍柴禾,以便背到18公里外的县城卖钱。差不多有20年的时间,她从来没有哪一天按时休息过。别人劝她注意休息,她总是乐呵呵地说:“没关系,先苦后甜嘛,等到我儿子读书成器了,我就可以跟他到城里享福了。”爸爸没辜负奶奶的希望,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时,已大学毕…  相似文献   

12.
我曾不止一次地对妻子说:"其实你不懂残疾人的心。"每当听到这话,她总是睁大了困惑的眼睛:结婚这么多年,难道我们相知还不深?难道我对残疾人了解得还不够?作为残疾人的妻子,她对残疾人有一份特别的爱心,我的残疾朋友都视她为挚友。每逢乡里的残疾朋友到城里来找我,妻子总是忙前忙后,安排吃饭住宿……我说她不懂残疾人的心,着实让她委屈了好一阵子。妻子是个健全人,如果说她对我的残疾朋友们所做的一切,一开  相似文献   

13.
我觉得很尴尬。我还是没能完全听懂纳西话,就因为这个原因,弄得我现在很难为情。那天下午早些时候,村长的妻子来到我们家里让我报名参加活动,我听懂了她说要交15元钱,没听清还要凑东西。看到她拿出米、油、鸡蛋,我知道我又没完全听懂她说的话。还好,我的纳西朋友们很快帮我解了围。“没关系,你别着急,你已经交够了。”那个矮胖的妇女干部轻声地笑着说。她总是面带笑容,难怪她被选为村里的妇女主任。她代表全村妇女参加村委会和乡政府的会议。“我来帮她交香油,其它那么点儿东西就算了。”村长的妻子插话说。事情就这么定了。妇女主任笑着把…  相似文献   

14.
"她的眼力特别强,一下子就能看到问题的症结。""我在她身上懂得了人民警察的付出和奉献,她的坚韧和利落是我内心的一把标杆。""见她的第一眼起,我就认定她能正确地引导我。她全身心投入到热爱的特警事业,是我们的榜样。""她是我们成长的镜子,我总是看看她,整理一下自己,再看看她,再整理一下自己。"同事眼中的这个"她"是谁?她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三八红旗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公安局特警八支队九大队大队长赵丽。  相似文献   

15.
生命的角色     
☆天上的女孩,你的花痕滑过我的肩…… 桃花,一办一办,飘落下来,成了一片,也是一种很美丽的风景。她经历了枝头春意闹的繁华,也经历了天地间自由飞翔的心旷神怡,最后的归宿,很安适很怡然,确实是一种很美丽的生之旅。有时,偶尔有一办歇在我的肩上,我总是像与她心有犀一股,感觉得到她的来临。于是不敢迈着大步走路,怕无意间丢失了这份三月的粉色馈赠。有时,用双手轻轻地捧着她,看着  相似文献   

16.
刚一见面,我就感受到了她的与众不同。朴明子梳着长辫,头发打理得很整齐;衣着很鲜亮。虽然简单却透着一种干练;她快人快语,嗓音亮堂。说话时眼里闪着光,让人不可能忽视她的存在;她个子不高,所以总是抬着头说话,她笑称,人有骨气就不会低头  相似文献   

17.
到加拿大不久,通过中介公司我很快住进了一间单身公寓。房间不大,但很干净,与另外一套小公寓紧挨在一起。房东是位老太太,她告诉我,以前这间公寓也住过几位留学生,她对他们的印象都很  相似文献   

18.
母亲的梦想     
年轻时候,谁没有梦?在我中学最爱 做梦的时候,我很想知道母亲年轻时候的 梦想是什么? "她想当一个工程师。"姨妈说。 姨妈给我看母亲中学时买的那把工程 尺,还有好多三好学生的奖章。 哦,母亲,那个每天总是为柴米油盐 忙碌的母亲,在我的记忆中,母亲的话题总 是非常实际非常具体的,除了希望我能够  相似文献   

19.
残缺的美丽     
一个三十五岁的男人,总是在回忆一位老师。他说:“她的步态是那么的轻盈,她的笑容是多么善解人意,她的声音低沉,充满了女性的温柔。”那位老师我认识,并非他所描述。她很普通,一个平凡的女子而已。  相似文献   

20.
她没有一个男友,她有多个男友,多得连她自己也经常混淆彼此的身份,我一直对有着一头红色卷发的她感到好奇,迷惑于她到底经历过什么,才能让自己总是那么处变不惊?或许我永远无法真正的体会到她与她那些擦肩而过的爱情以及男人留给她的那一个个瞬间和一道道伤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