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党的干部工作必须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形成干部选拔任用科学机制”。《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也明确指出:“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制度,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竞争性选拔干部办法。”这说明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已经成为党的干部工作中一项经常和重要的干部选拔任用方式。  相似文献   

2.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是干部工作的重大创新,是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有效运用。当前,公开选拔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认真研究,亟待加以改进和完善,以进一步提高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3.
去年,湖北省蕲春县委组织部在省、市委组织部的大力支持下,积极稳妥地推进干部制度改革。4月中下旬,一次拿出教委、审计局、水产局、外经委等4个单位的“一把手”和财政局、人事局、司法局、林业局、劳动局等5个单位的11个副局长职务进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5月中旬,又对新研究的、涉及提拔的21名副局级领导干部实行了为期一周的任前公示。同时,还进一步推行了副局级以上单位主职干部承诺上岗制、新任副局级以上领导干部的一年期试用制、超职数单位领导干部大面积分流、更大范围的干部交流轮岗和乡镇换届主要领导干部离任经济…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经过十多年来的探索与实践,正在不断走向完善,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亟需研究解决的问题。为了推动这项工作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本次课题调研立足于对最近两年来各地开展公开选拔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的分析,总结各地公开选拔工作的创新探索,从干部工作未来发展的趋势对公开选拔工作的要求出发,提出了“定期分类资格考试、在有限范围内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新模式,并于2001年10月份在湖州市南浔区进行了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5.
去年以来,天水市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5+1”文件精神,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经市委研究,在市直部门单位推出10个副县级岗位、在秦州区推出15个副科级岗位,按照《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的要求,进行公开选拔工作试点。这项工作目前全部结束,市直单位公选出的10名副县级干部已走上工作岗位。这些同志充实到市直部门领导班子当中,增添了新的活力,改善了班子结构:  相似文献   

6.
干部年度考核是对干部一年来工作的全面总结,如何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干部,并加大考核结果在干部“能上能下”方面的运用,是我们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完善的干部考核制度和方法,能进一步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防止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江泽民总书记在今年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完善干部考核制度和方法,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7.
公开竞聘领导干部作为我国干部任用制度的一项改革措施,经过广泛的实践,已初步显示出它的工作成就和巨大的活力。但在实际运行操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完善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已成为进一步推进干部任用制度改革的保障之一。本着“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从制度建设的角度,确保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的客观公正性,使我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走上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民主化的轨道,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如何公开选拔正职领导干部 ,既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干部选用制度提出的新要求 ,也是长期以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的一大难题。自 1994年开始 ,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就“公开选拔正职领导干部”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尝试 ,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并在咸宁市大部分县 (市 )中得到推广。现将他们的探索与实践刊登 ,以供各地在干部制度改革中参考。一、突破多重阻力 ,不断探索创新公开选拔正职领导干部 ,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最不易把握和不好操作的难题。其改革的阻力来自多个方面 :一是领导干部本人想不通。一些在实际工作当中表现好 ,经考察…  相似文献   

9.
陈晓敏 《学理论》2013,(21):20-21
经过十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全国各地区(部门)在实践基础上探索出的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是选人用人制度的重大创新,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较高认可。但随着其范围的不断扩大,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在列举当前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实践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后,试述了完善当前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 ,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生活方式、行为准则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变 ,这种改变不可避免地给新时期干部工作特别是干部考察工作带来了影响和冲击 ,考察识别干部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如何才能更好地了解和充分认识考察对象 ,有效地避免和防止干部考察失真失实现象 ,有效提高干部考察工作的科学性、民主性、实效性 ,为正确地选人用人提供准确的依据 ,已经是当前摆在干部考察工作中一个难以回避又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目前我们沿用的干部考察方法 ,是经过长期的实践摸索、总结而成的 ,…  相似文献   

11.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干部任用条例》)第二十条强调,“对确定的考察对象,由组织(人事)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进行严格考察”。但在实际工作中,干部考察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一些考察失真失实现象,严重影响了组织部门在群众中的公信度。笔者通过学习《干部任用条例》,结合干部考察工作实践,就加强和改进干部考察工作谈几点建议。一、在考察动机上,要破除“考察服从调整”的思维定势考察工作的正确动机就是为了客观地了解和反映一个同志、一个领导班子在德、能、勤、绩、廉各方面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2.
成丕德 《党政论坛》2013,(13):50-51
一、公开选拔是一项充满活力的干部选任制度 公开选拔是以面向社会采取公开报名、考试与考察相结合的领导干部选拔方式。经过近三十年的实践,公开选拔已经成为一项初步成熟、充满活力的干部选拔制度。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开选拔制度取得长足发展.但仍未成为一种稳定、常态的干部任用机制.公选制度的科学价值在于能够优化干部任用权力资源配置,构建开放的干部任用系统,营造公开公正的干部职务晋升环境.公选制度非常态化,对于部晋升心态、干部内部关系、公选干部后续成长等会造成负面影响,阻碍了制度优越性的发挥.稳定公选频次、扩大公选岗位教、建立对公选干部特别考核与跟踪培养机制,是将公选制度常态化,促进我国干部任用制度科学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在实施省市两级统筹公选领导干部工作中,针对过去公选透明度差、一些公选干部高分低能、群众认可度偏低等问题,率先在广安市公开选拔市级部门纪检组长试点工作中.更新公选方式,突出能力测试和阳光操作,对公选全过程量化考核,探索出一套新的“5+3”公选模式,在干部群众中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作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发端于上世纪80年代的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以下简称公选制度)经过20多年的改革创新,取得了重大成效。综观公选制度发展历程,既呈现出自下而上的自发,也体现了自上而下的自觉,逐渐成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方式。与此同时,公选制度在思路、技术和机制等方面仍有较大发展和完善空间,提升科学化水平和社会公信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6.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制度是政府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改革的成功尝试,具有符合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要求、践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内容与克服人力资源管理在中国短期化的缺陷等实践意义.但是从人力资源管理视角出发,公开选拔具有理念有待统一、制度内部有待完善、执行细化程度不足、周期长以及成本大等问题.因此,促进理念的统一、提升制度的内外部协调、注重细节、缩短周期与降低成本成为公开选拔制度改进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7.
从废除领导干部终身制开始,我国的干部人事制度就一直在不断改革之中。公开选拔始于1984年,上世纪90年代进入推广阶段,进入新世纪,各地更是从制度层面进行探索和创新。关注和研究干部选拔制度的新发展,对深化改革无疑是十分必要的。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已经成为我国干部选拔的重要方式,但如何保证其公平性和科学性,一直是研究和实践中的难题。深圳市近年来在干部公开推荐选拔和竞争上岗方面所做的一些改革和创新,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前,公开选拔干部工作中存在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一些地方在选拔实践中有脱离党管干部原则的“大民主”倾向。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个别人为了拉选票、探听考题和讨好评委,极力采取打招呼、打电话、托人捎话、请客送礼、施以小恩小惠甚至封官许愿等手段、二是个别地方的党组织,放弃对公开选拔干部工作的主导权,单纯以考试分数和推荐、测评票数为依据,淡化组织考察和党委集体研究的作用。 产生这种倾向的原因,主要是片面理解发扬民主和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的关系,把民主当成目的,认为党管干部主要是管住路线、方针、政策,抓…  相似文献   

19.
论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的孕育、产生及其历史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的孕育、产生不是一个偶然现象,它是对传统的以委任制为主体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一种改革和创新,有其深刻的思想理论基础和政治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从新时期的具体历史条件和任务出发,在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的重要论述。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的萌芽和产生与邓小平同志的这些论述有着深刻的内在逻辑联系。正是由于邓小平这一系列论述的指导和推动,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才开始萌芽和产生。同时,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属于政治上层建筑范畴,它必然要受政治上层建筑领域其它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这些因素也就构成了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产生的政治基础。没有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起步和推进,也就不可能有中国公开选择领导干部制度的萌芽和产生。  相似文献   

20.
建立干部公开选拔量化指标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世纪、新阶段,党的干部工作、选人用人面临着各方面的新转变,探讨如何建立比较成熟、科学和具有权威性的干部选拔量化指标是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从目前看,建立干部公开选拔量化指标不仅具有必要性,且具有可行性.建立干部公开选拔量化指标涉及干部资格审评、考试与推荐、考察与表决等主要环节和内容,应展示"五个有机统一"的科学性追求.建立干部公开选拔量化指标要不断解决一些相关问题,包括指标的全面性和整体性、各层次指标的科学权重、指标的真实信息源、指标的权威性以及与干部人事管理制度的对接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