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又是一次大行动! 今年3月15日,公安、城管、交通等各路兵马一齐出动,全面整顿自行车违章现象。一面是扣车罚款,另一面,骑楼下,墙角边,乱停乱放的现象屡见不鲜。在这座平均1.7人就拥有一辆自行车的城市里,不少人却在到处寻找,自行车“家”在何处?保管站就不能多设几个吗? 丽日蓝天的节假日里,如果你走过商场林立的北京路,从永汉电影院走到新大新公司,300米左右的路段竟要走半个小时以上,人们愤愤地把目光投向成行成列占据人行道的自行车。骑楼边上每一根柱子都钉着一块小牌:“此处禁止停放自  相似文献   

2.
会做人     
蔡澜 《法制博览》2011,(7):79-79
我活在一个“会做人”的社会里。从小父母就教导:“有些话是不能当人家的面说的。”所以我不敢指着邻居那个胖八婆,大叫:“丑死人。”渐渐地,这些不能当人家面说的话,变成讨好人家的话,对着同一个八婆,我说:“阿姨,你一定整天吃好东西。”出来做事,更常在老板面前说:“这都是你有眼光。”看到又讨厌又可恶的孩子,我说:“真聪明,长大了不得了。”  相似文献   

3.
让它倒着     
那天,从商店刚出来,就看见自己的自行车倒在地上,扶起车时,也就顺手扶起倒在旁边的另一辆自行车。 “你想干什么!”随着吼声,一个人气势汹汹向我奔跑过来。  相似文献   

4.
《南风窗》2011,(18):31-31
自行车的天空在上海土生土长的柯玮佳从小到大一直迷恋自行车。不同的是,小时候他最喜欢父亲的那辆老式28自行车,现在他喜欢"死飞"(Fixed Gear Bike)。  相似文献   

5.
我们读书吧     
正一题一句在这里表达真实的自我本期话题读书如品茗,先苦涩后温润再甘甜,读书是一个清苦寂静的过程,耐得住寂寞,方能读的好书,恰似茶苦、等到茶香。@秋落叶无痕:文艺的况味在于一道拯救灵魂于喧嚣的温柔目光。当你从书中抬起头,心境已与之前大不相同。你相信孤独,也相信隐退,你浪漫得起,因为你自给自足。@上帝只造一个夏娃:喜欢曹禺笔下雷雨,周朴园将梅侍萍遗物  相似文献   

6.
讽刺与幽默     
《南风窗》1985,(7)
——你要干什么?——斯文松问他那正手持绳索,气喘吁吁地攀旗杆的邻居。——测量旗杆的高度。——让我来帮你把它从地上拔出来再量,岂不更省事! ——不用!我需要知道的是它的高度,不是长  相似文献   

7.
周兴旺 《工会博览》2014,(28):13-13
有个河南小伙子叫付永伟,是个80后。2005年,高中毕业的付永伟来到北京,在东城区一家公司当保安。24小时在岗,小付觉得工作很枯燥。他经常站在公司门口,望着人群,给自己“放风”。每当有邮递员蹬着自行车经过时,他的目光都追出很远。  相似文献   

8.
总有一种目光让我们追随,总有一份情感让我们终生所望,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扬帆远航。——长虹小学,你是我们耕耘的沃土,你是我们沉甸甸的向往。你让理想开花,你让向往挂果。今天,让我们一起——  相似文献   

9.
新搬来的邻居略带犹豫地问:“你是研究青少年的?”她见我点头,接着说:“我家小孩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做作业也磨磨蹭蹭的,老师让我们去参加一个提高专注力的培训班,不知道有无必要……”“老师说的?你确定?”我这么一问,她再次犹豫起来。  相似文献   

10.
张晴滟 《南风窗》2012,(17):93-94
假如我们的目光有幸穿透干篇一律的职场春梦,也许能瞥见光鲜背后的代价——那是一批又一批的产业工人,在"沉默"中走向"沉没"的悲剧。近年来流行的大多数"职场文学",无论内容还是营销方式,都令人想起在各大机场书摊堆砌成山的"成功学"骗术。从学术角度说,此类文本是"都市白领的情感共同体"。翻成大白话,它是外来女屌丝对外企高帅富的一场春梦。这些作品置尖锐的社会现实于不顾,用仿真A货般的音画效果将大众的目光吸引过来。扮演杜拉拉的玉女导演,明明自己就是个白富美,偏要打扮得土  相似文献   

11.
听过一首歌,好像是谭晶唱的,歌中有几句词回响在我的耳畔:山路儿遮住了美丽的渴望,你可知道你的歌正走出荒凉,背篓里承载着山寨的目光……山  相似文献   

12.
朱善杰 《南风窗》2014,(11):65-67
<正>一场阻击雾霾的"硝烟",历经一年多的"喧嚣",在人们的观念和行动两方面都没有留下多少改变的痕迹,社会生产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基本依旧。5月初的一个晚上,上海蒙蒙春雨后,我走出办公室,骑自行车回宿舍。夜色中,雾霾紧紧笼罩着大地,仿佛身处人间仙境。但空气的"厚重"和异味,让我清醒地知道,这分明是"人间地狱"。我憋着气,艰难地骑行到住处,立即奔向洗澡间。但嗓子因受了刺激引起的咳嗽,使我只能草草洗漱完。仰面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干咳声在房间里静静回响,也逼得我眼泪直流。  相似文献   

13.
弄堂人生     
陈亮  艾苗 《南风窗》2014,(22):44-49
<正>"侬不能这个样子依晓得伐?"上海老弄堂里的老张又和人吵了起来,"你不能不通知一声就断别人家的电啊!你走你走,不要你修了!"老张激动,要把电工推出大门。众人来劝,住底楼的老奶奶一句话打住争吵:"斌斌,你不要这样。""斌斌"是老张的小名,在邻居眼里,这个年逾花甲的倔强老人依然是小时候的模样。最后电工向老张道歉,出门时忍不住低声抱怨"停的是楼道  相似文献   

14.
热线综述     
《南风窗》1996,(12)
寻赞助商王寅(江苏省阜宁县城北小学)本人立志敢为天下先,自行车单人独骑周游申州大地,足迹走遍全国的每个地级城市,登吉尼斯之最,做单骑天下第一人。这一跨世纪的行动将使我们结缘。你具有远见卓识,慧眼识人,助我单骑走遍天下;我将不畏严寒酷暑和千难万险,令你美名传播四方。  相似文献   

15.
心怀善意     
张宇宏  李二保 《法制博览》2008,(18):F0002-F0002
(一) 一点发自肺腑的体恤与慈悲: 当孩子犯了错误时,你可以低下头,弯下身子,眼睛平视孩子和他温言细语的说。你别一副天是老大,你是老二,孩子就是你手里的孙猴子,任由你摆布的姿态。  相似文献   

16.
如果在广州搞一次民意测验:你是否赞成严惩偷自行车贼?我想,99.9%的人都会举手甚至连脚都举起来赞成的。之所以不说有百分之百,是因为要剔除零点几的那一小撮快乐的小偷。之所以用“小偷”做定词,那是相对于杀人抢劫、入屋盗窃的“大偷”而言。自行车被窃,对广州人而言,可以用8个字全部概括:咬牙切  相似文献   

17.
朋友,你也许有过这样的经历:急于赶路,惯用而又可靠的自行车坏了,便宜而拥挤的公共汽车总也不来。坐出租车?代价太昂贵了吧? 于是,你目送一辆辆空载的出租车远去,随之而去的是流失的机会,消逝的时间。终于,你咬咬牙,扬起了手,却发现此时无数的人都已挤在路旁,  相似文献   

18.
片言只语     
佚名 《法制博览》2008,(16):32-32
你可以超车,但你不是超人。不必试图超越警车,紧紧地跟在它后面,这样不但你的通行会顺畅得多,而且别人可能以为你是一位大人物。  相似文献   

19.
吹泡泡     
在自己的星辰之上这只船这只单薄的稚拙的小船任何一线目光任何一段随想都能使你颤颤然摇荡吹泡泡@筱敏~~  相似文献   

20.
落花言 《工会博览》2010,(12):50-50
她以为,知己知彼,仿佛王菲那首《知己知彼》歌里“红裙属我,蓝筹属你,事业陪着你,衣服缠着我”,事业是他的事业,衣裙是自己的衣裙。事业做得好,是给人看,让人崇拜。衣裙再美,没有欣赏的目光,穿到哪里,都一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