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数字资本主义代表着当前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形态的新阶段,它在本质上仍是资本主义,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本质,只不过它依托数字技术、人工智能、互联网和数字信息,实现了资本主义存在方式的数字化生存模式以及资本的持续积累和不断增殖,甚至是数字"裂变式"增值。然而,数字资本主义发展并没有因"生产力的发展""数字技术的改进"而给工人阶级、城市底层、社会边缘群体等普通民众释放更多的"闲暇时间",相反,他们依旧被束缚在"数字资本主义剥削的各个生产链条"上,而一旦遭遇社会风险或重大危机时,其合法利益甚至生命安全就更难以得到维护。由此,数字资本主义发展并未在很大程度上抑制西方民主体制下政党竞争的诸多阴暗面,包括"金主政治""贿选投机""党争混乱"等,反而可能在数字网络的"裂变"传播中扩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危机",甚至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作用下进一步加剧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社会危机、生态危机和政治危机。  相似文献   

2.
西方国家在20世纪以前的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其民主的主要形式是代议民主。进入20世纪以后的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国家中的立法主体和行政主体的地位发生了变化,政治权力的重心从议会转向行政部门,民主形式从代议民主制转向行政集权民主制。这一转变主要是20世纪以来西方国家在经济基础——从自由资本到垄断资本、意识形态——从古典自由主义到现代自由主义、政治领域——议会权力的衰落到行政权力的扩大的变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西方学者关于当前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若干论点简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方资产阶级学者总是利用资本主义某些新发展、新变化,提出一些似是而非的论点,企图掩盖资本主义的实质和固有矛盾,为资本主义辩护,美化资本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科技经济迅速发展,其间曾出现过两次高潮。第一次是五、六十年代。当时发生了新的科技革命,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经历了被称为“黄金时期”的空前繁荣,西方资产阶级学者就曾利用当时出现的某些新现象提出过某些论点,如“人民资本主义”论,“福利国家”论,“经济革命”论等等,企图证明资本主义已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第二次是80年代至今,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高…  相似文献   

4.
论西方不同历史时期法概念及本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西方不同历史时期法概念及本质特征吴春雷*西方法学,从古希腊、罗马奴隶社会开始,到现代的资本主义社会,绵延了几千年。在长达几千年的历史中,由于受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变迁的影响,其法的概念也是异彩纷呈。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其法的概念及本质特征主要如下:...  相似文献   

5.
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作为一种以自由主义突破封建专制等级制度的文化,具有历史性的进步意义。既产生了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政治,维护个人追求自由、平等、幸福的权利,又推动了市场经济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当下,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不断暴露出其固有的局限性,应该以包容和超越的态度审视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推动人类文明的繁荣进步。  相似文献   

6.
资本主义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在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社会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许多历史的文明成果。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西方国家又处于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目前在世界上拥有资本的优势、科学技术的优势、产业结构应变能力强的优势、对外贸易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共同富裕思想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最坚定的拥护者和继承者,以共同富裕思想为理论指导,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引领人民不断探索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并提出相关思想理论,为新时代新理念的构建奠定了理论基石,提供了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社会主义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的那种生产力水平高于资本主义的、作为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社会主义,而是通往那种状态的一条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理论体系都应当在这一语境中理解。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根本行不通,其外部原因在于资本主义设定了人性自私的原理,把其他人、其他民族视为竞争对手,从而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压制其他人和其他民族的发展;其内部原因在于中国历史上缺乏西方意义上的资产阶级,因此缺乏西方那种承担发展生产力和发展民主政治的历史主体。当代中国仍然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原因在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爬到高处后"撤掉了梯子"。中国只有通过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自己的赶超梦想。  相似文献   

9.
主体性原则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哲学上的基石,是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精神动力。从当代西方的发展状况来看,如果说其外延是现代哲学人学的全方位拓展,那么其内涵便是以个体本位为核心的主体性原则的凸现。主体性原则贯穿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历史观和认识论中,成为一条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0.
孙中山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先进分子对中西文化认识的集大成者.孙中山从创立旧三民主义到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从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为"以俄为师",无疑是把西方先进文化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结果.他既努力学习西方,又不照抄照搬;既反对中国封建旧制度旧文化,又结合中国民主革命实践,继承和吸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他不愧为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优秀而杰出的代表.  相似文献   

11.
论近代自然法理论中的自由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由思想的孕育和确立归功于近代西方自然法理论的发展,近代自然法理论捍卫的是人的自由、平等等最基本的权利,呼吁保护人的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为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繁荣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武器,并且在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恒久而深远的影响。研究近代自然法理论中的自由思想,可以让我们追溯和反思其理论中的合理内核,以便古为今用,促进我国市场经济以及政治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美国杜克大学教授阿里夫·德利克在即将出版的《唤醒全球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之后的马克思主义》一书中,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新特征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德利克教授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尤其是70—80年代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个阶段可以称之为“全球资本主义”(Global Capitalism)时期。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生产的国际化,跨国公司成为经济活动的中心,民  相似文献   

13.
2017年,世界政治继续发生着深刻变化。苏联解体后,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发展难挡世界多极化的进程;同时,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危机因制度缺陷无法得到根本解决而一直存在。西方资本主义和苏联兴亡盛衰的教训对中国的启示在于,中国必须探索和开拓属于自己的政治道路,必须抓住机遇进行改革、赋予人民捍卫社会主义的权力、搞好政党建设、坚守意识形态阵地、耐心发展经济、保障人民物质和文化需求等,彰显中国独有的政治成色。  相似文献   

14.
纵观人类认识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中西方人文精神的产生及其特点,尤 其是近现代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特点及其对近现代社会发展的影响;近现代人文精神的 片面发展在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对科学技术的极端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近年,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热度异常.似乎西方马克思主义被理解为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环节和跳板.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合理精神,对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有方法论的启示,应该承认其与马克思理论的联系.但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有着时空间隔,从其理论构成、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立场、脱离实践的思想倾向、咬文嚼字的研究方武等综合考虑,西方马克思主义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应坚持自主意识和现实性特点.  相似文献   

16.
现阶段在我国推行股份制涉及企业经营机制的改革与政府职能的转变,关系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层面,是一个浩繁的系统工程。还有一点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我们国家实行股份制与西方国家完全不同,股份制的发展在资本主义国家是一个资产从分散走  相似文献   

17.
从股东、经营者、职工三者关系看日本企业特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股东、经营者、职工三者关系看日本企业特质徐家驹日本从明治时期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但日本的资本主义与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欧美国家相比,有许多独特之处。正因为如此,有人将日本式资本主义称为“法人资本主义”①,也有人称其为“公司中心的资本主义”②。显然,这些...  相似文献   

18.
关于经济和道德的关系的思考源远流长,古代西方和中国的思想家都认为经济行为需要道德的规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市场经济伦理研究的深入。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种种问题,使经济行为的道德规范问题更加突出,经济伦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开始形成。  相似文献   

19.
文化与传统     
文化是处于一定社会形态中的人为适应和改造自己生存环境而进行的精神生活产品。文明是标志社会进步的概念;文化是表示社会形态结构的概念,它从精神生活的角度表明社会的构成和不同层面。文化有其物质载体。一个民族的文化在其发展中存在对传统的继承和变革两种趋势。在社会激烈变化时期,对传统的批判往往表现得非常突出。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积极作用,但西方社会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社会自身矛盾的正确解决  相似文献   

2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新情况,也暴露出了一些新弊端、新问题。这些新弊端、新问题都表现在哪些方面?其性质如何,根源在哪里,发展的趋势怎样?弄清这些弊端和问题,了解西方国家在解决这些问题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