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中国,乔治·桑颇具名气,然而针对她的专题研究却不多见,绝大多数是介绍文字,在此,笔者仍想做点基础工作,从法国整体文学为视点,取乔治·桑鲜为人知文学轶事与生活小事,回答一个问题:乔治·桑奇在何处?首先,从名字说起。孔子大讲正名,福科也津津东道于名与物的关联,可见,名与实具有某种值得关注的映合关系。乔治·桑,原名AuroreDupin,此外还有两个prénom,Amantine,Lucile.创作伊始,用本名。1830年遇见当时红极一时的作家JulesSandeau,合作发表了RoseetBlancne,随后,借用Sandeau之首音Sand,取了笔名GeorgesSand,籍此乔治·桑发表小说…  相似文献   

2.
乔治·桑在《风笛大师》的序言中对儿子欧仁·郎贝尔说:“我把小说作为我们风笛的遥远的乐音寄送给你,以唤起你的回忆;绿叶长出来了,夜莺飞回来了,大自然的春季盛会即将在田野鸣锣开场。”她经历了1848年巴黎六月起义的失败,梦想破灭,极其失望,但却并未放弃对理想的追求。她发扬卢梭“回归自然”的主张,把大自然作为精神寄托和赞美歌颂的对象,以田野为舞台,开拓了田园小说创作的新阶段。乔治·桑先后发表了《魔沼》、《弃儿弗朗索瓦》、《小法岱特》和《风笛大师》四部散发着强烈乡土气息和浓郁人情味的传世佳作。她在小说中…  相似文献   

3.
每当谈起法国有影响的言情小说女作家时,人们便情不自禁地提起乔治·桑、玛格丽特·尤瑟纳尔、西蒙娜·德·波伏尔、前多妮一加布里埃尔·科莱特、弗朗索瓦兹·萨冈、克里斯蒂姬·罗什福尔、克莱尔·艾奇雷利,但是人们不应该忽视另一位法国赫赫有名的当代历史言情小说女作家朱丽叶·邦佐里(Juliette-Benzoni)。朱丽叶是位专门从事历史言情小说创作的多产作家,至今活跃在法国文坛上。她生于巴黎拉·布尔东内大街,童年时代在圣·热尔曼一德一普度过。获得中学毕业会考及格证书后,因迷恋历史,酷爱文学,进入天主教学院。取得学士学位…  相似文献   

4.
对法国浪漫主义流派的研究,我国通常有一种极为普遍的观点:积极浪漫主义派体现资产阶级革命精神,其代表是维多克·雨果;“代表封建贵族反抗革命运动”的消极浪漫主义派,其代表则是阿尔封斯·德·拉马丁。(参考《辞海》“浪漫主义”条目)本文不准备探讨浪漫主义有否积极与消极之分,也不打算给雨果下结论;本文仅将这两  相似文献   

5.
经过多年的种族间打斗,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最终走向了解体,并酿成科索沃战争这一严重的悲剧。关于前南斯拉夫民族间冲突和内战的由来,存在许多解说。如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认为,波斯尼亚内部的塞族、克罗地亚族和穆斯林族之间的战争是源于古老的怨恨。比尔·克林顿也认为,冷战的结束将长期来装满“沸腾的憎恨”的大锅盖揭开了,以致整个全球地带充满血腥的冲突。也有观点将南斯拉夫国内冲突的悲剧归咎于领导者的失误和  相似文献   

6.
自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问世以来,关于这本书的研究及评价从未淡出文学评论界的视线,其中导致女主人公爱玛·包法利悲惨命运的原因分析,也一直是福楼拜研究专家重点探讨的问题之一,不过以往的分析多集中于爱玛的生活环境、所受教育及情感生活等方面,而对小说作者本身的政治诉求、成长经历及世界观对其所塑造的主人公命运的影响研究不够。福楼拜憎恨资本主义社会,对其所宣扬的"民主"、"平等"的思想充满怀疑,对资产阶级"唯利是图"的本质更是厌恶,在这种政治观点影响下,他笔下的主人公爱玛难逃悲惨命运,她的死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7.
《家庭中的白痴》是萨特晚年全力著述的一部极为重要的著作。在这部未能完成的文学评传中,萨特运用他所独创的存在精神分析法,对福楼拜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分析和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了解一个作家的全新的方法。《关于<家庭中的白痴>》一文,是该书前两卷在1971年初出版时,萨特接受米歇尔·贡塔和米歇尔·吕巴尔卡采访时的谈话记录。这是一篇颇有文学参考价值的谈话记录。全文载于当年5月14日的《世界报》,并收入1976年伽里玛出版社出版的《境况种种》第十卷。因为篇幅的关系,此处发表的是译文的摘要部分。  相似文献   

8.
一 前言 只要谈论20世纪60年代的韩国文学,必然要提到纯粹文学与参与文学的争论(简称纯粹·参与争论),因为在文学史上,但凡评论20世纪60年代韩国的文学批评时,都要重点论述纯粹·参与争论,而且论述20世纪60年代韩国文学特点时,也总是要涉及到“纯粹与参与”。  相似文献   

9.
195 8年 ,克洛德·莫里亚克出版了一部重要的“反文学”( alitt rature)理论著作《当代反文学》。他创造的“反文学”这个术语概括了“新小说”、荒诞派戏剧以及所有摒弃传统写作风格的文学创作。这部论著在文学界产生了巨大反响。其影响力远远超过了作者自 1 938年起陆续发表的其他文学理论作品 ,如《地狱玄学之介绍》、《安德烈·布勒东》、《与安德烈·纪德的谈话》、《今日的人与思想》、《爱巴尔扎克》以及《年轻的电影文学》等。 1 96 9年 ,《当代反文学》得到修订和再版 ,它与作者的另一部重要论著《从文学到反文学》构成姊妹作 ,使…  相似文献   

10.
法国文坛对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的批评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寿农 《法国研究》2006,39(3):10-17
居斯塔夫·福楼拜(Gustave Flaubert1821—1880)是法国文学史上一位伟大作家。在他屈指可数的作品里,《包法利夫人》(1857)是里程碑式的代表作,在它发表的第二年却被当局告上有伤风化、诽谤宗教等罪名,幸亏福楼拜请出一位地位显赫、能言善辩的大律师,法庭最后判福楼拜无罪。这场官司的结果,反而使小说声名大振,成为当时的畅销书,两万册书很快一售而空。自此以后,《包法利夫人》的盛名历久不衰。一百多年以来,这部名著一直是批评家评论的热点,后代对福楼拜在艺术上的探索众口一词地加以称赞。由于这篇小说多层次的、丰富的内涵,更由于持不同…  相似文献   

11.
纪念雨果逝世一百周年学术讨论会纪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八八五年五月二十二日十三时二十七分,一位受人敬仰的伟大诗人,法国十九世纪上半叶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维克多·雨果与世长辞了。法兰西举国哀悼,为这位文学巨匠举行了国葬。  相似文献   

12.
对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的理解,通常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广义的溫漫主义文学,泛指从古到今带有浪漫主义特征的一切文学,它与作为创作基本方法的浪漫主义是联系在一起的;狭义的浪漫主义文学,特指具有明确的理论纲领的、从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  相似文献   

13.
英国伦敦经济学院的政治科学教授乔治·肖夫林、美国康涅狄格州立大学教授鲁道夫·托克斯和内布拉斯加州林肯大学教授伊万·沃尔吉斯1988年5月参加匈牙利社会科学国际会议。会期内外,他们就5月22日匈领导人更迭事件采访了不少匈上层人物,并就此事撰写了“匈牙利领导层的变动和危机”一文,发表在美《共产主义问题》杂志1988年9—10月号上。现将匈领导人更迭经过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14.
安娜·西格斯:--中国人民的朋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晓樵 《德国研究》2001,16(2):55-57
安娜·西格斯是德国著名的女作家,也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在她的作品里,曾写过许多有关中国的人和事.本文就安娜·西格斯与中国的文学因缘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今年五月二十二日,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巨匠维克多·雨果逝世一百周年纪念日。整整一个世纪过去了,时光没有冲淡人民对他的纪念。1870年九月五日,即拿破仑第三倒台的第二天,被迫流亡国外十九年的雨果胜利地返回巴黎时,六十万人夹道欢迎的情  相似文献   

16.
“法国思想界和文坛又一巨星陨落……”四月十四日,西蒙娜·德·波伏瓦在巴黎柯香医院逝世,享年七十八岁。噩耗传开,法国及世界各国读书界、知识界纷纷为之举哀。《世界报》载文称“继八○年萨特逝世之后,法国思想界和文坛的又一巨星陨落。”法国总理雅克·希拉克发表谈话表示哀悼:“西蒙娜·德·波伏瓦的逝世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她的倾向性文学曾代表一时作为我们社会标志  相似文献   

17.
罗睿 《法国研究》2003,(1):222-228
克劳德·昂利·德·卢夫罗阿·圣西门 (176 0 - 182 5 ) ,出身于贵族世家 ,经历了曲折的生活道路之后 ,由一个贵族青年转变为一个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其思想内容十分丰富。他在《关于社会组织的理论》、《论实业制度》、《实业家问答》及《论文学、哲学和实业》等著作中 ,对实业制度问题作了多方面的研讨 ,使之成为一个系统的学说 ,其 182 1年出版的代表作《论实业制度》阐明了实业制度的内容 ,论证了实业制度代替现存社会制度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本文拟以他的实业制度为研究对象 ,对实业制度进行一粗浅的评论。一、实业制度的内容实业制…  相似文献   

18.
乔治·蓬皮杜(GEORES POMPIDOU)是法国政坛上的风云人物,戴高乐主义忠实灵活的继承人。 1911年7月5日乔治·蓬皮杜出生在法国中央高原地区康塔尔省的蒙布迪夫村庄,其父母亲是小学教员。蓬皮杜智力超群,在同龄人中显得出类拔萃。父母的心愿是希望他将来能成为大学教授。凭着良好的家庭教育和聪颖的天资,乔治完全可以让父母如愿以偿。1929年10月,他得到图卢兹大学预科班的奖学金。1931年末,他以笔试第一名,口试第八名的成绩考  相似文献   

19.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领袖和导师,无疑应推维克多·雨果。他那鸿篇巨制的小说创作,思如泉涌的诗歌珍品,激情横溢的浪漫戏剧和洋洋洒洒的理论雄文,把一代浪漫主义文学艺术推向了新的高峰;他给人类留下的瑰丽的传世佳作,成为众人交口称赞、努力效法的楷模,曾影响了和还在继续影响着千百万个后来人。“他的诗歌,他的呼喊,他的激情,他的微笑,至今还在宁静的图书馆里,在石盖的墓穴中鼓励着人们……”  相似文献   

20.
最近,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郭家申同志翻译的苏联玛·雅洪托娃等人著《法国文学简史》。法兰西民族的文化传统源远流长。一千多年以来,在这块美丽富绕的土地上,闻名世界的文学巨匠层出不穷,震撼人心的佳作名著浩如烟海。这些名家巨匠和传世佳作,不仅繁荣和推动了法国本民族的文学事业,并且对世界文化、文明的发展,也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