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因艾滋病具有高致死率、多传染途径及不可治愈的特征,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病态性歧视已然形成了"社会墙"。这堵墙不仅阻隔了艾滋病感染者同其他社会成员的正常交往,也严重限制了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开展。因此增加社会参与、规范媒体报道,转变社会观念、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以及帮助艾滋病感染者转变观念都是破除艾滋病歧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公众对艾滋病普遍的畏惧下,生活在不同社会环境中的艾滋感染者所面临的社会歧视和排斥程度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文章结合感染途径与感染密度两个纬度划分出接纳型、接纳型排斥、排斥型接纳、完全排斥四种艾滋感染者所处的社会环境类型,并据此提出有针对性的消解歧视及救助艾滋感染者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艾滋病在中国的传播和蔓延,研究者们对艾滋病的关注也越来越深入;随着中国艾滋病感染者中女性比例的上升,研究者们越来越关注其中的社会性别问题。《红丝带的思索》是一本从社会性别视角对艾滋病进行研究的成果。本书采用社会性别分析和实证研究的方法,探讨艾滋病感染与流行中高危群体和普通群体的社会性别关系以及艾滋病流行对两性的不同影响,为有关方面制定防治艾滋病的政策法规提出了有价值的参考,也对消除性别歧视和对艾滋病的社会歧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艾滋病防治高投入与低效率的尴尬现状凸显了艾滋病治理中的政策失灵,主要表现在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消除歧视艾滋病感染者的法规政策不完善等多方面.建立政府主导、非政府组织参与的多部门协作防治机制,同时构建一个多元主体参与的多层次监督机制是解决当前问题,提高艾滋病治理效率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艾滋病防治高投入与低效率的尴尬现状凸显了艾滋病治理中的政策失灵,主要表现在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消除歧视艾滋病感染者的法规政策不完善等多方面。建立政府主导、非政府组织参与的多部门协作防治机制,同时构建一个多元主体参与的多层次监督机制是解决当前问题,提高艾滋病治理效率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中国妇运》2008,(8):45-46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联合国妇女发展基金通过“强化妇女群体的综合能力并减少对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及感染者的一切歧视行为”项目与全国妇联合作,为妇联系统领导干部和HIV呈阳性妇女提供交流和学习机会,进而提高妇联及女性感染者组织的领导力和宣传倡导技巧。项目两次培训班在2007年10月至2007年12月已分别在北京、广东两地实施完毕。  相似文献   

7.
认识社会歧视的思想与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歧视不是今日出现的全社会关注的问题,久远以来的种族歧视和现代少数民族争取自身权益、扭转弱势地位的诉求都属此列相关问题。只是近年来,关于全球性艾滋病防治大潮引起了对艾滋病人(含HIV感染者)、性工作者、同性恋和吸毒者等弱势群体的新一轮重新认识。这一重新认识的过程轰轰烈烈,影响深远,得到各国政府和民间团体的高度关注。至少在20世纪80年代至今20多年间,几乎各界人士都在社会歧视问题涉及的对待特定疾病机理的科学知识、上述群体行为的外来价值观对应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知识性与认识性的转换。因此,在快速变化的当代世界,…  相似文献   

8.
艾滋病预防知识将列入教学任务《浙江省艾滋病、性病防治办法》将明确规定艾滋病人及其家属享有哪些权利,承担哪些义务。一旦当地的艾滋病人(包括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下同)及其家属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遭遇社会歧视,可依法维护白己的合法权益。该办法还要求,宾馆、饭店、美容理发店、酒吧、歌舞厅等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和服务对象进行预防艾滋病、性病的宣传教育,同时还将强调“推广使用避孕套”等措施。浙江省卫生厅的统计显示:浙江省自1985年首次检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来,至1999年底, 累计检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49例,其中病人22 例,死亡18例。去年检出艾滋病患毒感染者53 例。  相似文献   

9.
李檐 《人权》2005,(2):32-34
人权问题是我们共同关注的话题而艾滋病的流行势态则在不同的地域受到不同的社会结构和历史文化的影响。在这里,我主要就艾滋病的流行,特别是艾滋病在中国的流行阐释其人权的法律保护问题。艾滋病是发展中的问题当我们面对艾滋病的时候,我们首先要考虑这是一种什么性质的问题。艾滋病是一种目前在医学上还无法治愈,危及人的生命的传染病,但又是一种很难被传染上的传染病。只有当艾滋病感染者与非感染者之间有一定量的体液(如血液、精液、阴道分泌液、乳液、伤口渗出液等)交换发生时,非感染者才有被感染的可能。目前医学界所称艾滋病感染三途…  相似文献   

10.
抗艾利器     
艾滋病预防知识将列入教学任务 <浙江省艾滋病、性病防治办法>将明确规定艾滋病人及其家属享有哪些权利,承担哪些义务.一旦当地的艾滋病人(包括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下同)及其家属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遭遇社会歧视,可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1.
现实与危机联合国艾滋病联合计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在伦敦发表的一份报告称,艾滋病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在全球流行以来,世界范围内累计已有5000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其中1600多万人已离开人世。我国艾滋病疫情发展态势严峻,自1985年我国发现首例艾滋病患者,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数目不断增加。截至到目前,我国共报道艾滋病感染者40560人,而全国估计共有艾滋病感染者一百万。云南省爱滋病截至去年年底统计,全省累计报告的爱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共5104例。诊断爱滋病病人157例,居全国首位,在全国HIV感染者和爱滋病病人总数中所占比例分别为44.…  相似文献   

12.
《传承》2011,(30):89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自1981年美国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例之后,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为提高公众对艾滋病危害的认识,更有效地唤醒人们采取措施预防艾滋病的传播和蔓延,世界卫生组织于1988年1月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2011年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是"实现’零’战略目标——零新发感染、零歧视和零死亡",我国艾滋病日主题是"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全面预防、积极治疗、消除歧视"。  相似文献   

13.
卢前扬 《中国妇运》2008,(5):F0003-F0003
河南省各级妇联为构建和谐社会与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把大力宣传普及防治艾滋病知识、实施对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的关怀救助作为工作的一个重点,将国务院《艾滋病防治条例》和国家“四免一关怀”等政策深入人心。2007年,河南省妇联荣获全国妇联系统妇女艾滋病防治工作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14.
2008年2月22日,卫生部公布了2007年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其中,艾滋病疫情增长速度有所减缓.此前,艾滋病感染者估计数为70万.而2006年1月,中国政府和联合国共同公布的中国新的艾滋病感染者的预测数字为65万.  相似文献   

15.
预防艾滋病     
一、艾滋病及其危害自 1981年西方国家首次发现艾滋病以来 ,该病就以异常迅猛的速度蔓延到 2 0 0多个国家和地区 ,到目前为止全球累计艾滋病感染者达 30 0 0 - 4 0 0 0万 ,其中 90 %在发展中国家。非洲是艾滋病流行最严重的地区 ,专家预测 2 1世纪的亚洲将成为又一个严重的流行区。我国自 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以来 ,目前已有 10 0万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的流行已经对人类健康、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损失和巨大的影响 ,给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艾滋病病毒的传染具有普遍性 ,不论男女、老幼、每个人都可能是艾滋病病毒的易感者。…  相似文献   

16.
豫政〔2007〕62号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为尽快建立艾滋病致困人员救助安置体系,不断完善艾滋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帮扶救助工作制度,现就进一步加强全省艾滋病致困人员救助安置工作提出以下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一、充分认识艾滋病致困人员救助安置工作的重要意义艾滋病致困人员是容易受到社会歧视的特殊困难群体,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改善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防止艾滋病传播,是我国政府对世界的庄严承诺。落实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加强艾滋病致困人员救助安置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做…  相似文献   

17.
事件     
中央领导考察艾滋病防治工作。11月30日,在第20个世界艾滋病日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来到北京市朝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六里屯秀水园社区考察艾滋病防治工作。在朝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胡锦涛微笑着向一名艾滋病感染者伸出手去,这位感染者激动地握住总书记的手。  相似文献   

18.
李勍 《中国保安》2004,(22):16-17
越南女孩范氏惠得知自己感染艾滋病毒是在分娩的产房里。2001年2月的一天,厄运将这个当时才22岁的姑娘从即将初为人母的欣喜一下推入深渊。然而,她没有向命运屈服,历经艰难最终走出逆境,成为一名宣传防治艾滋病的志愿者。她四处奔走,呼吁社会抛弃歧视艾滋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人的观念。最近,她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04年度20名“亚洲英雄”中的一员,也成为众多越南人心目中的“真心英雄”。获悉范氏惠被评为“亚洲英雄”后,越南国内的几家媒体打算对她进行联合采访。但当记者打电话到她家时,她丈夫却抱歉地说,阿惠不在家,她去首都河内参…  相似文献   

19.
图片新闻     
《今日浙江》2011,(23):4+6
12月1日是第24个世界艾滋病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考察艾滋病防治工作,与艾滋病感染者、医务工作者、科研人员、志  相似文献   

20.
艾滋病,是一种,是一种传染病,但它并不恐怖。只要了解它的传播途径,善待艾滋病感染者,我们就可以和艾滋病人安全、和谐地生活在一起。而事实上,我们已经和艾滋病人生活在一起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