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商鞅的法律思想集中体现在《商君书》中,其在法律起源、法律变革、刑法的功用等方面作出了许多重要论述。文章探究了《商君书》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分析了法律思想的制度化,认为对《商君书》的法律思想及其制度化问题进行研究,有利于对秦国的强盛历程进行客观关照,并且有助于深化对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商鞅的“无宿治”理论及其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启示潘福能“无宿治”理论作为商鞅法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已鲜为人知了。从集商鞅法治思想之大成的《商君书》中可以看到,贯穿商鞅法治思想始终的有这样两条红线,就其目的论而言,是“富国强兵”,“废井田、阡陌、鼓励...  相似文献   

3.
<正>国务院近日公布《志愿服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对志愿服务组织的法律地位、规范管理和活动开展等进行了系统规定。专家认为,《条例》的出台将进一步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发展,提升志愿服务整体效能。明确志愿服务组织法律地位志愿服务组织是志愿服务的重要主体。《条例》明确  相似文献   

4.
整部《商君书》的政治理念就是通过壹于农战而追求富国强兵,它最直接地规定了法家追求垄断和效率最大化的思想本质,确立了法家思想中公私观念的内涵。与此同时,商鞅这种强烈的功利性反倒催生出了"为天下位天下"的政治公共理性。这揭示出中国古代思想史中的"公天下"思想,除了从黄老思想的脉络中来理解之外,还有另外一种视角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成果是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法律思想那里演变发展而来的,但二者之间的演变路径需要学界进行探讨。《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路径研究》一书具体分析了这个问题。该书从实践和文化两个层面对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的路径内涵进行了解析,并从哲学与法学、历史与实证、启示与价值等多个视角分析论证了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中国化之道。  相似文献   

6.
商鞅(约公元前390年-前338年)是战国中期一位著名的法家代表人物。他原是卫国人,姓公孙氏,名鞅,所以人们称他为卫鞅或公孙鞅。后来在秦国变法有功,受封商邑,号“商君”,因而历史上又称他为商鞅。“鞅少好刑名之学”(《史记&#183;商鞅列传》),其政治法律主张见于后人辑录的《商君书》。  相似文献   

7.
法律自身的特性将会决定其在确定和调节经济秩序时的有效性。英国十五世纪末期开始的生产方式的剧烈变革,催生了圈地运动。为缓解圈地过程中产生的民众普遍贫困及社会动乱问题,都铎王朝先后颁布了《反圈地法令》和《济贫法》。但由于这两部法律在统治阶级内部认同感、相关利益平衡及制度化体系化方面的差异,导致了二者完全不同的历史命运。  相似文献   

8.
本文拟对商君书所蕴涵的法家式的"在数目字上管理"的理念或称法家的"数"治思想作了粗略探讨.  相似文献   

9.
欧阳祯人 《求索》2008,(10):204-207
本文依据战国七雄的政治状况和儒家经典分析了原始儒家政治哲学、宗教哲学的优点与缺陷,从文本出发系统地表述了《老子》与《商君书》、《韩非子》的关系,从儒家与道家、法家思想深处的矛盾,从秦国与东方六国的殊死较量中探究了“焚书坑儒”的本质。文章指出,儒学在当代中国的命运,关键取决于从事儒家哲学研究的学者是否能够直面儒家的缺点,并且由此而发扬儒家哲学真正的优点,直面世界的文化主流价值,从历史的不幸遭遇中总结经验,脚踏实地,在否定中前进,在反思中创新,才有可能重振雄风。  相似文献   

10.
在汉代,经学与政治、法律之间存在着紧密关联和内在互动。解释《春秋》经义的《谷梁传》是《春秋》三传之一。《谷梁传》“借事明义”,强调礼制,重视宗法伦理等级秩序。随着汉代政治法律实践的展开,谷梁学终于走进了统治者的视野,忠孝、仁义、尊卑等汉代谷梁学礼法思想的精髓对西汉中后期的政治、法律运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1.
柳州铁路局把评选奖励优秀政工成果作为调动广大政工干部积极性、提高全局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的重要措施,已实行了四年。他们对这项工作不断进行完善,使之在全局上下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一是管理制度化。先后拟定了全局《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审和奖励实施细则》、《政工课题研究科学管理办法》,对评奖的范围、条件,成果研究的一般程序,都作了明确,使评选奖励优秀政工成果的工作有章可循。  相似文献   

12.
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规范化、制度化,当前面临的形势很好。政协的法律地位在我国《宪法》中早就明确。全国政协《关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规定》对政协履行职能的规范化、制度化作了全面的阐述和规定。不少地方党委相继召开区域性的政协工作会议,对地方政协工作特别是“两化“建设,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我们要抓住机遇,理清思路,为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推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进一步加大地方政协履行职能的“两化“建设力度。为此建议:1、地方党委要从依法治国、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  相似文献   

13.
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作为县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工作,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宪法和法律在本行政区域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二是对县人民政府、县人民法院、县人民检察院的工作进行监督。而法律监督的基本形式有两种,一是检查法律的实施情况9也就是执法检查;二是法规备案审查。作为县级人大常委会,应以执法检查为基本形式。在县级人大常委会的实际工作中,法律监督有多种形式,有的采取听取和审议同时进行,有的只听取不作审议,有的只组织部分代表视察等等。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具有很强的法律性、程序性和规范性。县级人大常委会对法律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应该认真贯彻1993年9月2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制定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对法律实施情况检查监督的若干规定》和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进一步提出的《关于改进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工作的几点意见》的精神,使常委会的法律监督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14.
2020年12月21日,党中央发布《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对2015年5月发布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进行了修订,有增补、亦有删减。这次修订的《条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和加强党对统一战线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巩固深化统一战线领域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精神,着力提高统一战线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是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的基本遵循。本文列举《条例》的修订内容,以助力于该项党内法规的宣传和贯彻。  相似文献   

15.
加强党的领导的规范化制度化法律化建设冯秋婷加强党的领导的规范化、制度化、法律化建设,是新时期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一个独特贡献。1980年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这篇著名文章中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  相似文献   

16.
在初二、高一以及高三的《思想政治》教材中都涉及法治和法制两个法律概念,现将它们的异同作一比较。一、法治与法制的区别1.法治和法制的含义不同法治,是一个复杂的法律概念。其复杂性在于,首先,法治作为一种治国思想体系,强调“依法治国”、“法律主治”,与人治思想相对立;其次,法治作为治国的原则体系,奉行“法律至上、严格法定、法律平等、司法独立、分权制衡”等原则;再次,法治作为治国的制度体系,其制度化的表现是多层面、多领域的,主要有:权力制约制问题度、政党制度、议会制度、人权保障制度等等。由此可见,法治包…  相似文献   

17.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蒙古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和学习使用制度化及其繁荣发展,使蒙古语言文字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蒙古语言文字是自治区的通用语言文字,  相似文献   

18.
贿款公用处罚从宽所形成的底线“制度化后移”。极有可能产生腐败的“制度化逃避”现象,最终导致“制度虚无化”。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刑二庭、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公诉处以《研讨会纪要》形式下发的“商业贿赂犯罪法律适用”政策意见,在法学界引发了争议。纪要指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私自将财物用于公务支出的,一般应当依法认定相应的受贿犯罪,可以酌情从宽处罚。(9月5日《新京报》)  相似文献   

19.
杜媛媛  赵勇 《人民论坛》2014,(3):194-196
董仲舒秉承孔孟、黄老学说思想,融合法、墨、阴阳众家观点形成了自成一体的法律思想体系,提出“大一统”的政治主张,在法律思想上提出德主刑辅、《春秋》决狱、三纲五常的法治理念和制度,其法律思想在古代皇权社会法律系统中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对当前我国生态法制建设和现代公民思想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贿款公用处罚从宽所形成的底线“制度化后移”。极有可能产生腐败的“制度化逃避”现象,最终导致“制度虚无化”。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刑二庭、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公诉处以《研讨会纪要》形式下发的“商业贿赂犯罪法律适用”政策意见,在法学界引发了争议。纪要指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私自将财物用于公务支出的,一般应当依法认定相应的受贿犯罪,可以酌情从宽处罚。(9月5日《新京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