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批判了先前各种社会主义学说,揭示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并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和灭亡的实现条件,在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规律后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灭亡的根本原因与现实途径,在此基础上建构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因此,马克思历史规律观构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石。  相似文献   

2.
科学社会主义是以深入研究和科学揭示资本主义发展规律为基础的。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对资本主义进行了科学的剖析和批判,在充分肯定资本主义历史地位的基础上论述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历史必然性。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坚持和强调资本主义的当代发展没有改变其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得出了认识和对待当代资本主义的正确观点。  相似文献   

3.
(一)一百多年以前,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历史规律,科学地回答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命运问题。但是长期以来,“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个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被曲解、误解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社会资本思想是对社会资本辩证发展规律的科学揭示,它深刻把握了无产阶级社会资本的发展规律和无产阶级社会资本与资产阶级社会资本的斗争规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创立的科学社会理论,马克思社会资本思想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都是马克思在社会历史领域的重要理论,两者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理论联系。马克思社会资本思想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实现和丰富发展的重要理论推动力。  相似文献   

5.
徐晨光  黄殿中 《湖湘论坛》2001,14(5):23-24,27
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杜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自身不可克服的基本矛盾,揭示了资本剥剥劳动的秘密,阐述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及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从而科学地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发展趋势。这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思想。人类的历史发展到今天,这“两个必然”不但没有实现,反而资本主义体系已经形成,而要代替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在经历了最初的发展之后,却遭受了历史性的挫折。如何正确地认识今天的现实,对于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曲折的道路光明的前途韩强1848年,在欧洲无产阶级革命陷于低潮之际,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表了他们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经典之作《共产党宣言》。《宣言》深刻地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矛盾运动的基本规律,明确提出:“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  相似文献   

7.
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与“两个必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个必然” ,即资本主义必然灭亡 ,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通过分析人类社会 ,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而揭示的科学结论。继马克思恩格斯之后 ,列宁又通过对处于垄断阶段的资本主义国家的考察 ,得出了帝国主义是腐朽的、没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的深刻论断。“两个必然”提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 ,是科学社会主义最重要的基本原理之一。然而 ,二战结束以来 ,资本主义不仅“垂而不死” ,反而经过对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以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经历了四个时期,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实现了四次历史性飞跃。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这一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阐述了实现这一伟大变革的途径、手段和社会力量,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这是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史上的第一次历史飞跃。19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唯物辩证法,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是事物运动变化的源泉,认识事物从根本上说就是要认识事物内部的矛盾及其运动变化的规律。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深刻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基础上,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科学结论的。随  相似文献   

10.
刘卫儒 《传承》2014,(12):104-107
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科学预测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但马克思、恩格斯只是一般抽象性预测未来社会的总方向和总目标,这一推论是依赖于一系列假定条件基础之上的。与时俱进是科学社会主义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精神特别是生命力所在。  相似文献   

11.
从“两个必然”到“两个决不会”1.以“两个决不会”补充和完善“两个必然”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发展趋势,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最基本的一条原理。这是在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7年受共产主义同盟委托起草的、国际共产主义政党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第一章中得出的重要结论。它指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一般趋势。而在一年以后的1848年,也就是革命失败以后,马克思将自己的研究方法从一般转向个别,开始着眼于揭示资本主义内在的矛盾运动过程。他在1858年11月-1859年1月撰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相似文献   

12.
资本主义必然走向全面崩溃,并由社会主义制度取而代之,这是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科学真理。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种种原因,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在各个领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怎样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它的这些变化是否改变了它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这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必须回答的。关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理论,是由马克思恩格斯于19世纪四十年代创立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和欧亚大批国家,特别是中国昂首阔步走上社会主  相似文献   

13.
无产阶级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一个阶级,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共产主义社会的创造者。阐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之一。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学说,是马克思、恩格斯以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为客观依据,对无产阶级进行了科学分析而提出来的。为什么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呢?为什么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共产主义社会的创造者呢?这就是我们这一课要讲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社会发展动力问题是研究社会发展理论的主要问题之一。在对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社会发展动力思想批判的基础上,马克思创立了科学的社会发展动力学说。唯物史观从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出发,揭示了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剩余价值理论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原理运用于对资本主义的分析和批判,揭示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阻碍现代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揭示了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推动未来社会发展的主体动力。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是善用辩证法的大师。在批判省思黑格尔和蒲鲁东思想的基础上,马克思"合理运用"否定性原则揭示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全过程。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阶级结构和经济范畴的"内在否定"因素的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确证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生活所遭受的来自自然的、道德的、法律的和资本本身的限制,马克思为我们呈现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界域,也再次指认了"资本是一个活生生的矛盾";通过对"虚幻共同体"的勘察和"真正共同体"的畅想,马克思阐释了超越资本主义的方法和道路。以此来看,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实质性批判中践行着"改变世界"的承诺。  相似文献   

16.
“两个必然”,即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通过分析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而揭示的科学结论。继马克思恩格斯之后,列宁又通过对处于垄断阶段的资本主义国家的考察,得出了帝国主义是腐朽的、没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的深刻论断。  相似文献   

17.
根据马克思主义揭示的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然而,在今天的现实中,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却常常使人们感到困惑。马克思、恩格斯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就宣告,由于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这个基本矛盾的运动,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列宁在本世纪初期曾经提出,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资本主义是垄断的、腐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现在看来,早就被判了死刑的资本主义不仅没有在世界上消失,而且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等各方面还有新的很大的发展。而要…  相似文献   

18.
论《资本论》对现实经济建设的指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的《资本论》深入考察和研究了资本的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 ,揭示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最终走向灭亡的运行规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研究《资本论》 ,需要由批判转向建设 ,用马克思的市场经济理论、平均利润理论、资本运行理论、社会总产品的实现理论等来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处在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要追求制度的优越性 ,更要追求生产力的先进性。面对“一球两制”的现实 ,需要正确地对待资本主义 :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 ,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致力于创造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论述的社会主义应具备的经济条件和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9.
区别于传统的自然时间概念,马克思所阐发的"时间"是扎根于人的现实物质生产活动当中,具有社会历史意义的社会时间。正是在这种时间观的变革中,马克思完成了对资本主义的批判。马克思首先从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出发,以"生成性时间"批判了资本主义"千年王国"的意识形态幻象。随后深入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以"物化劳动时间"批判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必将灭亡的政治经济学指认。最后,以"自由时间"构建起科学的共产主义学说,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实现了对资本主义批判的理论完成与价值完成。通过"时间"范畴来管窥马克思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为我们正确认识资本主义与马克思思想理论的要旨提供了广阔视野。  相似文献   

20.
张荣艳 《长白学刊》2009,(3):156-156
当今资本主义社会仍然是以阶级来划分的社会,仍然是资产阶级全面统治的社会。而马克思阶级理论的实质,正是为了批判、否定资产阶级社会,通过阶级斗争来消灭阶级差别,预言和实现人类的全面自由解放。这就意味着在分析这些社会的阶级结构和阶级实质、提升工人阶级的主体地位和全面解放时,马克思的阶级理论仍然是不可或缺的思想武器。只要资本主义没有灭亡,它就永远不会过时。当代西方一些学者对资本主义社会阶级问题的分析和揭示,实际上就是马克思阶级理论当代生命力的具体显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