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由于优质义务教育资源供给相对不足与社会过度需求之间的矛盾、就近入学政策与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之间的矛盾、政府对义务教育投入不合理等原因,导致择校问题普遍存在、乱象丛生。政府应当通过完善义务教育择校机制、优化择校政策、增加义务教育投入、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来规范和引导义务教育择校行为。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生择校入学问题一直是教育领域令人关注的问题。我国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学校之间差距过大,使得择校成了必然,成为各方力量的一种博弈。目前,义务教育阶段的经费投入是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主要责任,怎样使有限的财政投入更好地解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我认为,应在不减少对好学校投入的同时,  相似文献   

3.
佘宇  孙飞 《时事报告》2014,(4):47-47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促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实现途径,现状却不容乐观。公众反映强烈的“择校”问题,负面影响非常突出,亟待解决。“择校”的根源在于校际间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尤其是师资力量的不均衡。对于家长而言,“择校”的背后更多的是“择师”。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需要从投入、教师和学校标准化建设等多方面入手,但关键仍然在于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  相似文献   

4.
问题与分析 “十一五”以来,北京市教育事业呈现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2011年,北京市与教育部签署了《推进县(市、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承诺到2015年明显缓解义务教育择校现象,在16个区县全部实现县(区)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这对“十二五”时期首都推进教育均衡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相似文献   

5.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义务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基石,其科学发展已成为一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和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本文结合当前义务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如投入不足,城乡、校际之间发展不均衡、不公平等矛盾和问题,在新的起点上,就义务教育科学发展问题作一初步探讨,希冀对实现义务教育科学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李媚 《传承》2012,(19):41-43
党的十六大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在教育发展问题上采取有效措施,增加义务教育投入,积极推进全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逐步缩小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和校际之间的教育差距。十年来,经过各地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广西义务教育一路前行,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相似文献   

7.
聂品 《北京观察》2010,(4):42-45
<正>义务教育"择校"问题,是全社会持续关注的教育热点,也是教育多重矛盾和问题的集中反映。不少研究成果致力于对政策的诠释及辩护,许多媒体报导着力于现象的描述及归纳,大多是单一的针对择校现  相似文献   

8.
为推进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我市提出以下意见:一、围绕义务教育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开展30个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项目试点。二、科学规划中小学布局,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率达到80%。三、统一城乡学校教师编制标准,区县(自治县)行政区域内城乡学校干部教师交流面达到15%以上。四、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达到国家规定的教育质量标准。五、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就近免试入学,有效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六、培养照顾好110万农村留守儿童和30万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解除外出务工群众后顾之忧。七、实施中小学生营养促进工程,全面改善315万城乡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八、多形式构建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模式,努力缩小区县(自治县)域内城乡学校发展差异。九、新增财力向农村义务教育倾斜,财政教育支出按照政府核定的比例增长。十、加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区县(自治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完成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9.
李花  宋莉萍 《传承》2008,(4):54-55
免费义务教育的实施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必经途径。免除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也引发了乡村教师的待遇缺少保障、农村地区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难以落实等问题,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地方政府务必强化对义务教育的管理责任,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长效监督机制,促进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基础教育有了较大发展,但是,由于各地经济社会文化的长期不平衡发展,加上义务教育办学和管理体制的地方化,基础教育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非均衡发展局面。表现在省域之间、市域之间、县域之间、乡域之间以及城乡之问的不平衡。不仅如此,即使是同一区域内也因为政府经费投入、师资配备等办学扶持上倾斜程度不一而造成校与校之间非均衡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免费义务教育的实施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必经途径.免除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也引发了乡村教师的待遇缺少保障、农村地区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难以落实等问题,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地方政府务必强化对义务教育的管理责任,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长效监督机制,促进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李亮 《人民论坛》2014,(12):155-157
教育政策具有导向、调节和管理的功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主导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方向,是保障和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因而,需要厘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透过政策文本变迁从主体需要、客体属性和实践活动三方面进行深入的价值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重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首先应在县范围内基本实现。在国家继续加大对义务教育投入,努力增加义务教育资源总量,实现义务教育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均衡发展的同时,各县应重视通过制度创新,建立义务教育区域内校际资源共享与流动机制,充分发挥现有教育资源的效用,实现县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在策略选择上,农村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农村综合教育学区;在城区试行推广纵向或横向的教育组团,有条件的实行城市综合学区化管理。  相似文献   

14.
教育政策具有导向、调节和管理的功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主导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方向,是保障和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因而,需要厘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透过政策文本变迁从主体需要、客体属性和实践活动三方面进行深入的价值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重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现在,沈阳的中小学校都发展得不错,家长们不再为‘择校’而苦恼了。”近日,全国人大代表张桂平等人在执法检查中对沈阳市解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的工作予以肯定。几年来,沈阳市各级人大代表一直关注着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问题,先后提出了106件议案、建议。对此,沈阳市政府相继出台了教师“大交流”、教学“大学区”、城乡“手拉手”等举措,  相似文献   

16.
税费改革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主体由乡为主体转到以县为主体。政策的变迁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仍然存在着经费投入缺欠的顽症,阻碍了农村义务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运用委托——代理理论的模型分析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结论是加强各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监督、提升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激励、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委托代理下的各投入环节的制度体系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范式。  相似文献   

17.
就近入学和自主择校作为义务教育权实现的方式,偏重任何一方都会造成对受教育权的侵犯。就现行就近入学政策存在的问题,既要看到就近入学政策的合理性,又要考量其不足,从而建立就近入学和自主择校相互协调的路径。在具体的规则设计中,要结合程序正义理念来实现对择校机会的公平分配,同时就自主择校方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程序和实体措施上的弥补,实现义务教育从程序正义向结果正义的靠拢。  相似文献   

18.
一、坚持"软性投入",将实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作为蓄积人力资本的重要策略吉林作为一个欠发达省份,一直"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摆在重要位置。但在政府积极增加投入改  相似文献   

19.
葛剑平 《人民论坛》2014,(12):64-65
<正>择校产生的前提是教育资源的差异性择校的背后隐藏着社会用人制度的不完善优质教育资源紧缺是出现择校问题的核心矛盾近期,教育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并针对北京等19个重点大城市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提出详细的时间表:到2015年,这些城市100%的小学划片就近入学,90%以上的初中实现划片入学。这种政策的导向对平缓当下竞争激烈的"择校热",保障每个公民均等地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进而实现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和谐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国务院文件国发[2012]4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意义1986年公布实施的义务教育法提出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2011年所有省(区、市)通过了国家"普九"验收,我国用25年全面普及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从根本上解决了适龄儿童少年"有学上"问题,为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还存在明显差距,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高质量教育需求与供给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着力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