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的高等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成功典范,研究并借鉴美国高校创新教育机制,对我国创新人才培养有很大的启示。基于此,文章首先从政策、文化、经济三方面分析了美国创新教育的环境,并从课程、教学、科研及实践四方面总结了美国高校创新教育机制的特征,最后提出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吴予 《就业与保障》2023,(8):124-126
创新是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保证,要提高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就必须要有创新人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文章重点分析了心理健康教育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作用,并就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措施,以期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高校作为人才聚集的高地和人才培养的基地,承担着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社会服务的重要任务.分析了高校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现状,提出选拔机制的创新、用人机制的创新、人才全程培育机制的创新、绩效考评机制的创新、激励机制的创新、在职培训的创新等方法,达到树立创新教育理念,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搭建创新教育平台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基于美中通识教育比较视角下的创新人才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鲁文  许峰 《理论月刊》2012,(5):161-164
通识教育是当今教育界的主流趋势,培养创新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本文分析通识教育的内涵,通识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系,对比美国和中国高校通识教育的实施情况,并指出我国高校通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贯彻通识教育的理念,合理设置通识教育课程,以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为核心,形成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高校创新教育运行机制的当代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静芳 《前沿》2008,(3):44-47
高校创新教育是知识经济和全球化背景下高校教育的必然形态。实施创新教育,要建构以创新教育理念为先导,以高校教师为主导,以高校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教育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各组成要素的作用并使之协调运作,构建起高校创造性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6.
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社会新常态的要求,也是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举措。这需要对创新创业教育内涵进行基本定位,并从工作实践出发,着重为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创造条件;需要搭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确保人才培养实效;需要形成创新创业教育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7.
国外创新教育的开展及对我国高校创新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外创新教育在教育理念上,树立以人为中心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的主流教育观;在培养目标上,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改革教学方法,调整授课内容,突出创新精神。借鉴国外创新教育的优秀成果,我国高校创新教育要更新教育观念,顺应时代需要,树立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人才观;要适应形势需要,加大培养力度,造就高素质创新型教师队伍;要改革教学方法,调整授课内容,探索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和教育教学方式方法;要重视实践教学,教学与研究紧密结合,增强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要优化育人环境,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发达国家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早,成就显著,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国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一环,以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为目标。整体而言,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教育理念滞后,教育模式落后,师资力量匮乏,教育方法陈旧。在新形势下,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应更新教育理念,重塑教育模式,注重师资培养,从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机制等方面加大教改力度,加强软环境支持。  相似文献   

9.
李慧 《就业与保障》2023,(2):139-141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实施,新时代高校创新创业工作全面开展。作为“双创”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高校在厚植创新创业文化的基础上不断深入推进“思创融合”建设工作,这不仅是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根本要求,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如何牢抓“创新创业教育+思政引领”开展育人实践,是当下高校人才培养应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挖掘“双创”实践思政教育元素的特点及存在形式,探析大学生创新创业社会实践中思政元素融合策略,形成学校和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实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思政教育功能,为实现实践育人提质增效,最终达到高校协同育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校传统思政教育机制落后于当今时代的发展趋势,致使大学生中难以涌现符合国际高标准的科技拔尖创新人才。有鉴于此,我们需着手对高校思政教育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模式三大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创新,构建起适应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培养机制,促使中国早日跨入世界科技创新强国行列。  相似文献   

11.
改善创新人才培养教育环境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已成为高等教育大国,人才培养规模位居世界之首。近年来,我国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高校创新人才成长的计划,并取得较好成效。但还要看到高等教育在本科教学实践、教学科研投入以及跨学科、跨实验室参与科研活动等环节方面还很薄弱,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为此,我国高等教育需要进一步明确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加强学术规范制度建设和产学研的合作,为创新人才营造健康成长的环境。  相似文献   

12.
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衔接机制是高校开展就业服务的重要保障,创新毕业生就业服务衔接机制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就业质量,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精准对接。文章从高校开展毕业生就业服务现状入手,梳理了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衔接中存在的“行政化”色彩明显、缺乏整体性协同机制、部门间职责划分不清晰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着重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高峰 《青年论坛》2008,(4):63-65
创新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牢牢把握创新这个主题,不断进行观念、制度、内容、方法、机制等方面的创新,努力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4.
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关键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开发与应用 ,这也正是创新教育的难点与重点。高校创新教育要取得成功则取决于路径与范式的选择。实施知识管理 ,全面构建高校创造性文化生态 ,激发创造性思维最大程度地活跃 ,促进知识最有效地生产和流动 ,无疑是高校创新教育的实现捷径。  相似文献   

15.
高等学校的管理创新与创新教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校的管理创新和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其核心目标是培养具有创造性人格特质的人才。本文从创新教育的一些关键性认识入手,提出了构建高校管理创新与创新教育的总体思路和工作着力点。  相似文献   

16.
张亚梅 《前沿》2004,(6):168-171
本文提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确立以人为本、人文教育和个性化教育的思想理念 ,从更新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法和拓展教育载体等方面建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机制。通过对学生创新精神的价值引导、激发创新意识、强化创造感、坚定创新意志 ,来实现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正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是高校适应国家发展战略的时代诉求,也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选择。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归根到底是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性质和目标,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功能,充分认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的功能定位,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融合,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8.
创新人才与高校教学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十六大精神为我国的教育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和重点,大学如何培养创新人才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这里仅就高校教学的变革问题进行探讨,因为这是人才培养活动中最基本、最直接、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当前,现行的大学教学基本上还是传统的,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要造就大量的创新人才,必须从根本上变革。  相似文献   

19.
新时代创新人才培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代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的重要保障。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开展,能够指导我国高校培养出有理想、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20.
张文 《理论月刊》2003,(7):15-16
教育和教育创新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教育和人才是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教育创新不仅包括教育观念创新、教育体制创新、教育模式创新、教育内容和方法的创新,而且包括人才培养的创新和创新型教师的培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