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陈世阳 《人民论坛》2014,(14):239-241
从英国广播公司在2005~2013年所做的各国国际影响调查,可以发现中国国际形象的整体评价以正面为主,但波动较大;世界不同区域对中国国际形象的评价存在明显不同。文章认为我国应提出中国版的各国国际形象排行榜,以制造议题,引导舆论;提高处理"媒体事件"、突发事件或危机事件的技巧;有针对性地进行应对。  相似文献   

2.
国家的国际形象是国际社会公众对该国有形表象、精神内涵和国家行为及其结果的总体评价。良好的国际形象有助于国家在国际交往和竞争中占据主动,有效实现国家发展战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其未来的国际形象已引起世人瞩目。努力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是营造和维护我国发展环境的重要任务。国际形象战略谋划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国际形象的定位,爱好和平、发达文明、正义友善、诚信负责,是当代中国国际形象最根本的标志。  相似文献   

3.
刘艺 《湖湘论坛》2006,19(2):24-26
2003年,“和平崛起”成为理论界讨论的热门话题。但从2004年后,“和平崛起”一词在领导人的讲话和新闻中逐渐淡出,由“和平发展”取而代之。  相似文献   

4.
李涛 《思想战线》2022,48(4):97
“走出去”的中资企业以其强大的国际影响力、资金实力、技术储备等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载体,是“一带一路”倡议共建共赢的市场主体,是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载体,事关“一带一路”倡议建设大局,已成为国际社会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本研究通过对柬埔寨55家中资企业和811位柬籍员工的问卷调查,发现中资企业在柬的社会责任履行、公共外交活动及企业自身传播能力建设等方面成效不佳,柬籍员工认知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等情况,并认为亟需在国际形象塑造与传播的体系化建设、履行社会责任实践创新、提升企业与媒体及公关机构的互动能力、提升品牌意识及发挥龙头企业品牌引领作用、提升国际传播水平及本土化传播能力以及加大柬埔寨国别研究及跨文化传播等方面着力,以提升中国国际形象的效力与效果。  相似文献   

5.
6.
<正>2015年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4年我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及相关统计数据。这是一份实现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政策目标的成绩单,一串串喜人的数字说明了我国2014年经济发展在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和条件下,逆势而上扬。首先,看经济发展速度。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4年,我国GDP增长7.4%,基本吻合了年初设计的7.5%左右的目标。虽然较前些年近两位数增长的速度有所放缓,反映了换挡减速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7.
何雁 《今日海南》2006,(1):24-25
2005年12月25日下午,为期3天的2005年中国(海口)冬季农副产品交易会,在海口市会展中心拉下帷幕。看着来自国内外客商满载而归,记者好似余兴未尽,有话要说。2005年是海南的大灾之年,近50年来持续时间最长的干旱和32年不遇强台风的接连袭击,均重创了海南农业。尤其是受强台风“达维”的影响,海南农作物受灾面积1155.18万亩,其中瓜菜受灾面积28万亩。一批提早安排生产的冬季瓜菜已全部被水淹没。全省直接经济损失116.47亿元。大灾之年的海南农业究竟如何?请看本届冬交会提供的答案。经过3天的产品展示、贸易洽谈和现场交易,本届冬交会共签订单9…  相似文献   

8.
《中国妇运》2008,(12):31-32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一句句流行词语,我们感受着30年的变迁和进程。  相似文献   

9.
从转型政治学看三十年中国变革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现行的中国政治模式是一种介乎于完全没有社会多元化的全能主义旧体制,和具有中国特色的未来民主政治之间的一种过渡性政治形态.相对于世界各国已有的转型模式而言,这种可以称之为"中国--越南模式"的体制,是转型分类学上的一个新的"物种".这一发展模式所具有的对变迁过程的可控制性,经济动员能力与整合资源的优势,以及它在转型中面临的问题、困难与矛盾,均可以从这一模式的结构特点中得到解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政治发展路径的研究,理应成为国际范围内的"演化政治学"研究最有希望的领域.  相似文献   

10.
《当代广西》2011,(10):59-59
动员了上千万普查人员、克服了重重难题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终于"出炉"了。4月28日,国务院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第1号公报。  相似文献   

11.
《湖湘论坛》2021,34(5)
我党在应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社会过程中,也在改造改变着自己的思想观念及看待事物的根本方式与方法,形成了其独特的"中国化"思维方式。这一思维方式所表现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看待事物的唯物辩证立场、实践性掌握事物的认识方式等,是在我党长期坚持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践有机结合的过程中内在形成的,现已成为我党的一种基本的思维方式,并具有鲜明的科学性、主体自觉性及强大的实践力与行动力等不同于一般思维方式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12.
<正>一、城市国际形象的内涵城市国际形象是指国际社会对城市的总体感知印象和综合评价,是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反映。城市国际形象是城市重要的无形资产,良好的国际形象不仅折射出城市的魅力和吸引力,同时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辐射力,是城市扩大对外交往、吸引海外投资和人才、增强国际影响力的有力途径。城市国际形象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城市国际知名度、总体特征和国际形象定位等。国际知名度是指一个城市  相似文献   

13.
2004年12月5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作为工作重点.展望200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发展思路会给百姓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带来哪些实惠?  相似文献   

14.
关系代表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资本形式,应该被视为个人易受害性的一个重要维度。对天津市犯罪受害人的调查数据考察分析发现,社区中没有关系网络的居民与拥有广泛关系网络的居民相比,表现出了更高程度的犯罪恐惧心理。  相似文献   

15.
李启平 《求索》2014,(11):72-76
企业的品牌效应已经延伸到社会责任领域,企业价值与社会责任存在竞合关系。以2013年公布的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排行榜为基础,依据品牌价值与企业绩效、企业价值以及社会责任的相互关系提出理论假设,在此基础上构建多元回归模型,探讨竞争性行业企业的品牌效应。模型的回归结果显示,企业的品牌价值与公司价值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表明品牌价值的提升对于公司价值的增加有着重要的贡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越好,企业品牌价值越高,就能获得更为持久的盈利能力,企业绩效因此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6.
为有效预防、依法打击拐卖人口犯罪,积极救助、妥善安置被拐卖受害人,切实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依据有关国际公约和我国法律,制定《中国反对拐卖人口行动计划(2013--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相似文献   

17.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西方一些国家先后炮制出“中国崩溃论”和“中国威胁论”。随着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及和平外交政策的实施,这些论调逐渐失去市场。最近,西方一些人士又提出“北京共识”即“中国模式”的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表明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道路认识的深化,在海内外引起广泛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国内学者对中国现代化的发展的理论概括,这一理论侧重于纵向考察。“中国模式”则是西方学者从全球的角度和世界的眼光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概括,侧重于横向比较。两者有着共同的实践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国模式”是相对“华盛顿共识”提出来的,它既不同于欧美模式、日本模式,也不同于拉美模式、印度模式,是对“华盛顿共识”的否定和超越。“中国模式”即社会主义模式,它的成功必将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复兴产生示范性影响。◆◆“中国模式”还在探索发展中。我们决不能陶醉于已有的成绩,必须走创新发展之路,使“中国模式”更加完善,更具有世界魅力。  相似文献   

18.
谢登科  王飞  陈玉明 《创造》2009,(3):27-29
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2009年中国经济将呈现怎样的运行态势,世界为之瞩目。3月5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阐述了2009年经济工作的总体部署。报告的内容,为人们清晰地勾勒出今年中国经济的四大发展走势。  相似文献   

19.
《当代广西》2013,(17):20-23
中国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0年来,双方友好合作快速发展,政治互信不断增强,经贸合作日益深化。中国一东盟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搭建中国一东盟博览会这一将政治外交、经贸合作、人文交流紧密结合的平台,使双方友好合作从共识走向实践,使潜在的需求变为现实的商机。在博览会的平台作用推动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如期建成,给双方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相似文献   

20.
闫莉 《传承》2009,(20):106-107
利玛窦在华期间,针对中国的现状,大力研习儒家文化,以便更好地了解中国,在《利玛窦中国札记》一书中塑造的中国形象,既是西方社会总体想象的产物,又是利玛窦个人在中国进行传教活动时的真实印象。它受制于欧洲社会文化语境和读者期待视野,"为我所用"的立场显而易见,反映了西方人看中国的视野角度以及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