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这本有独特来历的小说,我努力使自己作一个纯粹的读者,避免以现实印证一部文学作品,或被某些先入为主的成见干扰了阅读;而且,我将恢复自己女性读者的本来身份,以女性的经验去判断作品中所表达的那些情感。这造成我的许多不安,或许本文正由此而作。 《英儿》是顾城与雷米共同营造的一本书,一个关于爱情的故事书。它以奇异的笔触表达作者在这段情感历程中的体悟。但它的不同寻常表现在叙事的分裂上。全书以自知观点的角度写成,但第一人称被分成两个人,顾城与雷,首席第一人称的顾城  相似文献   

2.
正上海人民出版社40多年前发生的震惊全国的"九一三"事件,是建国以来中共党史上罕见的一个重大事件。它客观上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理论和实践的失败。尽管中央对林彪问题早已有明确的结论,但该问题仍然是"文化大革命"史研究的一个热点和难点。本书作者搜集了30年来有关这个问题的大量史料,对林彪集团的兴衰以及"九一三"事件的来龙去脉进行了系统分析,对"林彪现象"的经验教训做了理性剖析,从主观原因、社会基础、制度根源、环境因素等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  相似文献   

3.
2011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正式实施。此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保险制度的综合性法律,其重大意义不仅在于作为劳动者的个人在遭遇年老、生病、工伤、失业、生育时从此可以获得制度性的社会保障待遇,更在于国家开始全面承担对国民同劳动有关的保障责任,可视为中国建设现代国家的重大而具有实质性意义的举措。  相似文献   

4.
《北京支部生活》2007,(5):13-13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备案室副主任贾东明在报告中,从对物权概念的解读入手,详尽阐述了《物权法》的起草过程、立法依据、立法总原则和主要内容。报告讲述了《物权法》从明确物的归属、权利人的权利和权利保护三方面入手来调整物权关系等问题,还结合群众现实生活中急需解决但现行法律没有规定的问题,展开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如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问题;  相似文献   

5.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备案室副主任贾东明在报告中,从对物权概念的解读入手,详尽阐述了《物权法》的起草过程、立法依据、立法总原则和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与恩格斯通过<德意志意识形态>对德国思辩哲学、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唯心史观进行深刻的分析和批判,在此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的唯物历史观.唯物历史观是由前提即现实的人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运动规律,共产主义现实的历史必然性结论这三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7.
李罡 《党建文汇》2002,(6):36-37
2002年伊始,国内文体界的两大热点都与个“黑”字有关:一个是被媒体咬住不放的足球“黑哨”,一个是北京台播完目前又在各地方台热播的电视连续剧《黑洞》:由于《黑洞》的剧情主要是围绕38辆走私豪华轿车展开,所以不少人纷纷猜测,这部电视连续剧的现实背景是不是震惊全国的远华走私大案?聂明宇、刘振汉、湖畔女尸案等等剧中人物和情节,究竟有没有现实“蓝本”?为此,记者专访了电视连续剧《黑洞》的编剧、安徽省公安厅政治部张成功先生,听其讲述了《黑洞》幕后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故事。  相似文献   

8.
胡为雄 《新视野》2006,3(6):8-10
通过对《国家与革命》的重新阅读,可以看出列宁既是暴力论者,又是非暴力论者。列宁在号召用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国家政权时,又积极争取和平革命的可能性;在揭示资产阶级国家作为暴力机关的属性时,又看重国家的其他职能。列宁在探讨国家消亡的经济基础时深信不需要任何暴力和服从的共产主义时代会到来。而共产主义社会的到来也许是一场和平的政治革命。这正是《国家与革命》的现代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与恩格斯通过<德意志意识形态>对德国思辩哲学、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唯心史观进行深刻的分析和批判,在此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的唯物历史观.唯物历史观是由前提即现实的人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运动规律,共产主义现实的历史必然性结论这三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10.
徐月娥 《世纪桥》2008,(11):66-66,68
马克思与恩格斯通过《德意志意识形态》对德国思辩哲学、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唯心史观进行深刻的分析和批判,在此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的唯物历史观。唯物历史观是由前提即现实的人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运动规律,共产主义现实的历史必然性结论这三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影响力最大的电视新闻节目之一,从2011年9月开始,《新闻联播》进行了持续性、小规模的改版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采用结构一功能主义媒介社会学分析框架,从结构变迁与功能转化两个角度对《新闻联播》的改版做出解读,试图在宏阔的社会语境下发掘中国电视新闻变革的深层原因及其可能产生的意义与影响.  相似文献   

12.
越是搞市场经济,就越会强调人文精神。因为市场经济在把人物化的同时,人们超越物化的追求突出了。所以,近年我国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就是人文精神。从研究状况来看,人们很难对人文精神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人文纵横》一书中,作者力求对人文精神给出自己的理解。他指出: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人文”一词里都包含着“人”和“文”两方面的涵义:即关于理想的“人”与“人性”的观念,和为了培养这种理想的人所设置的各类学科。古希腊时期认为理想的人就是自由的人,所以西方的人文传统自始至终贯穿着“自由”的理念。在中国,“人文”一词同…  相似文献   

13.
任文汇 《世纪桥》2010,(19):28-29
《河岸》之所以能够通过主人公命运的变迁,深入到强大而深邃的历史内部,实现对历史可信度的追问,很大程度上源于小说的魔幻成分跟童年视角的交融。正是这种游走在魔幻与现实之间的独特的叙述方式,使创作主体的审美核心得到了最完美的演绎。  相似文献   

14.
《万卡》( 1 886年 )和《渴睡》( 1 888年 ) ,在契诃夫的短篇小说中是比较特殊的两篇。仔细研究就可以发现 ,两篇间的相似和相联之处颇多 ,以至于离开其中的一篇 ,就不能很好地解读另一篇。两篇小说题材选择相似 ,展示的都是 1 9世纪 80年代俄罗斯社会底层儿童的生活 ;小说中的小主人公经历了相同的行动序列 ,为了自己的愿望都付出了不懈的努力 ,并且在滑过了不同的轨迹之后 ,得到了相同的悲惨结局。我们可以运用叙事学理论和互文性理论从深层结构、主题表达、互文阐释三个方面解读这两篇小说 ,以求准确把握作品要旨 ,深刻领会作家的良苦用…  相似文献   

15.
五四运动前夕,李大钊在<青年与农村>中呼吁青年知识分子到农村去,改造农村并进而改造社会.这一主张与俄国民粹派"到民间去"的运动在实践方面有某种近似性,如强调农民的重要性和精神上的优越性,强调青年对于农村觉醒的责任等.但是,二者在思想内涵上有着根本不同,尤其在认识农村传统、资本主义以及知识分子与农民的关系等方面存在原则差异.  相似文献   

16.
《资本论》是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及其矛盾运动的论著,同时又是关于现代市场经济运行问题的论著。以往的《资本论》研究,一般是侧重于资本的本质及其矛盾方面,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典型形式,还有其如何实现、如何运行的一面。我国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提出的问题,为我们开拓了新视野,促使我们对资本运行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资本运行论———〈资本论〉与市场经济研究(第二版)》就是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弓孟谦教授研究资本和市场经济运行的一部著作。本书分为导言和十七章。在《导言》中,作者对资本的…  相似文献   

17.
研究周恩来的各类著作到 2 0 0 0年已经有2 0 0余部。国内外的学者们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对周恩来这一历史伟人进行评说。 2 0 0 1年 1 0月 ,刘济生教授《解读周恩来》又从自己独特的视角对周恩来作了研究 ,读来颇感新鲜。第一 ,研究了周恩来和传统文化的关系。2 0多年来 ,许多学者谈到了周恩来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但对这一问题都略而述之。《解读周恩来》一书则用很大篇幅论述了周恩来和儒家、道家、佛家、侠家的关系 ,且都是分别论述 ,也有很强的学理性。作者认为幼年、少年的周恩来受到儒、道、释、侠的浓厚影响 ,五四运动之后 ,周恩来才逐步…  相似文献   

18.
2009年11月19日,自治区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修订的《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将于2010年1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条例共八章六十九条,比修订前增加了一章十六条。《条例》是指导宁夏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法规,它的颁布实施,顺应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为全面提高宁夏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水平提供了法制保障,标志着宁夏人口计划生育法制化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钢铁、电力、水泥等高耗能行业的单位产品能耗比世界先进水平平均高20%左右;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为30%,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以上;木材综合利用率为60%,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再生资源利用量占总生产量的比重,比起国外先进水平也低很多.……  相似文献   

20.
陈俊辰 《世纪桥》2013,(3):35-37
阎云翔的《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书,以中国的私人生活为主题,探索了中国乡村家庭生活中的个人及其情感问题,讨论了作为独立个体的个人的出现与发展,以及国家在私人生活变革和个人主体性形成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该书认为,国家直接推动了乡村私人生活的转型和个体的崛起,导致了"无公德的个人"的形成。"无公德的个人"是本书洞悉中国乡村社会变迁、解读乡村生活的关键词,这一概念为我们理解个体化理论以及中国社会的个体化问题提供了思维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