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官本位”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说法,从词语学上很难找到渊源,可能大致是从”金本位”的概念引申而来的。所谓“金本位”,是指以金钱为本,把金钱作为衡量一切商品的价值尺度;而“官本位”,则是指“以官为本”,一切为了做官,有了官位,就什么东西都有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也就是说,把“做官”看作是人生的最高价值追求,同时又用“做官”来评判人生价值的大小,评判一个人的地位和作用。意识从来都是和行为联系在一起的,行为源于意识,意识引导行为。作为意识的“官本位”,不会、也不可能仅仅滞留和局限于“观念王国”,而是…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改进党的作风》的讲话中指出:“官僚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我国封建社会形成的‘官本位’意识。所谓‘官本位’,就是‘以官为本”,一切为了做官,有了官位,就什么东西都有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种‘官本位’意识,流传了几千年,至今在我国社会生活中仍然有着很深的影响”。这一论断深刻地揭示了产生官僚主义的主要思想根源,为我们克服官僚主义指明了方向。对于我们  相似文献   

3.
《党建文汇》2001,(10):21-22
《决定》指出:“主观主义、个人主义、‘官本位’意识,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思想根源,必须坚决加以克服。”这个判断,鲜明地揭示了“官本位”意识的严重危害性,需要引起党员干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官僚主义同形式主义一样,也是当前最为群众痛恨的一股歪风。官僚主义者高高在上,养尊处优,总是在群众的疾苦和要求面前冷漠地闭上眼睛,心里只盘算如何当官,不操心做事,在一个地方和部门工作多年而毫无建树。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的讲话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官僚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我国封建社会形成的‘官本位’意识。”因此,要克服官僚主义作风,就必须坚决破除“官本位”意识。  相似文献   

5.
杨建慧 《党史博采》2008,(12):40-41
“所谓‘官本位’,就是以官为本,一切为了做官,有了官位,就什么都有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作为封建腐朽思想之一的“官本位”意识,是伴随着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社会而形成的,并最终固化为人们的心理和思维定式。“官本位”意识在我国流传了几千年,是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停滞不前的一个重要原因,对当前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也是一个严重的阻碍。  相似文献   

6.
消除“官本位”意识,这是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讲话中郑重提出来的。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中强调指出:“主观主义、个人主义、‘官本位’意识,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思想根源,必须坚决加以克服。”这个判断,鲜明地揭示了“官本位”意识的严重危害性,需要引起党员干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所谓‘官本位’,就是以官为本,一切为了做官,有了官位,就什么都有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作为封建腐朽思想之一的"官本位"意识,是伴随着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社会而形成的,并最终固化为人们的心理和思维定式。"官本位"意识在我国流传了几千年,是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停滞不前的一个重要原因,对当前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也是一个严重的阻碍。  相似文献   

8.
当前,在一些干部作风中存在着严重的官僚主义,既破坏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损害党的形象和威信,也阻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贻误党的事业的发展。官僚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我国封建社会形成的“官本位”意识。解决官僚主义问题,必须彻底摒弃“官本位”意识。所谓“官本位”,就是“以官为本”。我国的封建社会历史源远流长,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依靠的是层层相叠的官僚机构和大大小小的官吏来维持。官的社会地位和特殊权  相似文献   

9.
孔繁顺 《求是》2013,(17):34-36
官僚主义的要害是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做官当老爷。正是一切为了做官、保官、升官,为了自己的"乌纱帽",才会有对党和人民的事业不负责任的官僚主义作风。要充分认识官僚主义的表现、根源和危害,旗帜鲜明地反对并坚决予以铲除。一追根溯源,官僚主义与我国封建社会形成的"官本位"意识有着直接关联,是特权思想、等  相似文献   

10.
中国学术教育机构的“官本位”程度究竟深几许?在通常的模糊感知之外是否有精确的量化指标?顾海兵教授引入“官味度”这个概念来对此类现象进行量化,得出的一个结论是,“从五年的动态趋势看,‘官味度’呈上升趋势。2007年的‘官味度’比2003年高137%,年均增长24%。”  相似文献   

11.
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强调,要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同时指出:"主观主义、个人主义、‘官本位'意识,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思想根源,必须坚决克服."深刻理解这一科学论断,有助于我们从思想根源上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要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官本位”意识是影响确立正确政绩观的一个重要原因。“官本位”是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一种陈腐意识,树立正确政绩观,必须弱化消弭领导干部头脑中的”官本位”意识。  相似文献   

13.
“官本位”是在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过程中形成的,它也在一定程度上渗透到了党组织中。党组织中表现出来的“官本位”意识及现象,是指在党内生活中,在普通党员与党员领导干部的关系中,处处以干部为核心,领导干部对党内事务享有决定权,党员必须无条件服从干部。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要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官本位”意识是影响确立正确政绩观的一个重要原因。“官本位”是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一种陈腐意识,在我国,“官本位”意识根深蒂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树立正确政绩观,必须克服并弱化领导干部头脑中的“官本位”意识。  相似文献   

1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抓住‘关键少数’以上率下,持续深化纠治‘四风’,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破除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对比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坚持以上率下,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继续整治‘四风’问题,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的要求,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成了纠治重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久治不绝,必有原因。  相似文献   

16.
“官本位”。即官权本位、权本位、“拜官”主义、官权拜物教等。“官本位”就是以官权作为基本价值尺度衡量人的自身价值和社会地位,也就是把官权作为社会的中心,认为一切为了做官,有了官权,就什么都有了。“官本位”在一定范围内的存在,是封建腐朽思想的当代继承,是对以人为本观念的断然否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发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需完善、民主政治建设亟需推进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展观要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官本位”意识是影响确立正确政绩观的一个重要原因。“官本位”是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一种陈腐意识,树立正确政绩观,必须克服并弱化领导干部头脑中“的官本位”意识。  相似文献   

18.
党中央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主要任务是解决“四风”问题,以加强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到实处。“四风”是一种不正之风,为害甚烈,人民群众深恶痛绝。其中,一些党员干部在党内不称“同志”称官衔,其实便是官僚主义的官本位思想。在党内一律称“同志”不称官衔,看起来是一个称谓之事,实质是群众观念、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强调:“当前,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紧密联系群众,必须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官僚主义是封建“官本位”意识的残余,对我们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改进党的作风起着严重的阻碍作用和腐蚀作用。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精神,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大力改进党的作风,坚决反对官僚主义。 作风就是形象,党和政府的作风,反映着党和政府的形象。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必须从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  相似文献   

20.
正如人们从官场小说中所看到的那样,在那些见诸文件的称呼之外,官员之间还有另一套“称呼”的学问,有许多难以言传的细微讲究。新中国成立以来,官场上的称呼最开始是称同志,但是,这样的传统并没有坚持多久,一些干部更喜欢以称职务代替名字。有专家表示:“这么多人在这个官场称谓上‘钻研’,说到底,是虚荣心在作怪,是官本位思想没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