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为公共突发事件的解决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然而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地域差异时,该法在应对程序和应对机制上显得较为抽象与僵化.因此,合理解决公共突发事件必须以完善地方立法的协调功能作为出发点,发挥地方立法的保障性与补充性特点,并在国家权力认可的范围内,针对具体对象设定一套理性的运行规则和机制,以彻底解决权限运行缺乏规范指引之弊端.  相似文献   

2.
3.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完善立法体制机制被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本文以湖北省为例,考察了地方立法体制机制现状,发现地方立法体制机制主要存在立法权限混乱、立法机构设置不合理、立法参与机制不健全、立法程序形式化、立法激励机制匮乏、立法监督机制不到位等问题,进而提出从明确地方人大立法权限、健全各主体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方式、健全地方立法的程序机制等方面强化地方立法体制机制建设,提高地方立法质量。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突发事件应对工作逐步走向成熟化、法治化、常态化的过程中,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如何找准位置,履行职责,发挥作用,科学、负责、有力、有序地开展工作,是其与时俱进亟待回答的重要问题。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依法、有效地在应对各类突发事件中发挥好作用,认真贯彻好突发事件应对原则,正确处理好相关关系等等,必定有力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急管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5.
我国核安全地方立法历史沿革分为空白时期、萌芽时期、发展时期、完善时期四个阶段。不同阶段在立法进程、体系、内容上呈现出不同特点。今后我国核安全地方立法走向应当以完善配套性立法为重,努力构建全面的制度体系,同时也要适时开展符合地方情况的核安全具体立法。  相似文献   

6.
地方立法是一个国家法治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尤其在我们这样一个大国,缺失地方立法的社会主义法治是不可想象的。实践中,有些地方和个人对我国地方立法功能认识不足,尤其是不够重视地方立法的地方性功能,忽视通过地方立法促进地方发展。探讨我国地方立法的地方性功能,目的在于促进地方立法服务于地方事业发展,同时也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7.
地方经济立法是国家建立的具体的宪法制度的一个方面和应然内容,属于地方立法范畴,具有地方性、特色性.作为地方立法的内容构成和工作重点,地方经济立法是法律发挥引导、规范、保障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功能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和重要条件,发挥着补充完善、具体细化,具体实施、贯彻执行,铺垫先导、实验创新等作用.搞好地方经济立法,应当坚持时代精神、自主创新、和谐统一、人权保障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8.
地方立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之后,对地方立法工作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如何进一步发挥地方立法的功能成为我们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地方立法包括两种类型:地方实施性立法和地方创制性立法。两种类型都各自发挥着不同的社会功能,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出现了功能弱化的现象。地方金融立法是地方实施性立法的一种类型,以地方金融立法为切入口,分析如何提高地方立法质量,发挥地方立法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殷彦 《青海人大》2009,(5):28-28
三十年前.地方人大常委会设立以后。地方立法随之开展起来,并如雨后春笋、突飞猛进.数量之多,着实让人惊叹。毋庸置疑,地方立法对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为国家立法涉水探路,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功绩不可抹煞。  相似文献   

10.
论地方立法监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立法监督是中国立法机制中一个较为薄弱的环节。地方立法是我国法律渊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 ,相矛盾、相冲突等问题较多。本文立足于我国政治体制的现状 ,从有限制衡和相对合理的角度 ,分析我国地方立法监督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原因 ,提出完善宪法体制下的我国地方立法监督制度的构想。  相似文献   

11.
加强地方立法,提高立法质量,是地方立法亟待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要提高立法质量,使地方立法有新的突破,新的发展,重视和建立地方立法反馈制度就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2.
我国地方立法自主性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法制建设的现状和中央与地方的特殊关系都需要扩大和规范地方立法,强化自主性和创造性,体现地方特色,回应社会需求、事实上,过去的20多年各地也制定了大量有地方特色的自主性立法,应积极引导,从调整范围、地方性事务和地方专属立法权等方面入手,解决好地方立法的自主性问题.  相似文献   

13.
作为人民民主国家,我国宪法赋予了公民参与地方法规规章制定的基本权利,公众可以通过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提出各种客观、合理的意见建议及诉求,参与到地方立法工作中来,地方立法机关需要在立法过程中重视并广泛征询公众意见,以此确保地方立法科学、民主。但是从实践来看,我国不少地方在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参与主体的参与能力不足,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参与规则不合理,公众的参与保障机制不健全等方面。为提高立法的公众参与性,必须进一步提升公众的参与能力,加快建立健全公众参与规则体系,进一步优化完善公众的参与保障机制,从而破解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困境和难题。  相似文献   

14.
15.
近些年来地方立法在数量、调整内容等方面呈扩张趋势。这种趋势的必然性在于地方事务的复杂性、差异性以及紧急状态下地方性事务的特殊性和立法创新的需要。这种扩张趋势对我国法治建设既有正效应,又有负效应。因此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使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浅谈我国地方立法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我国地方立法状况 ,衡量我国地方立法质量的标准、影响地方立法质量的因素以及提高我国地方立法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18.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信用交易规模和信用交易环境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市场化程度越发达,人们对社会信用体系的健全程度要求也越高。现代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信用关系是社会成员之间的基本经济关系。中国已进入到一个信用交易新的发展时代,同时也在呼唤信用管理法律法规的出现。在缺乏社会信用管理上位法的情形下,加强对地方立法的探索,鼓励地方信用社会管理制度的建立,以试促改,以点带面,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地方立法参与权是政治参与权的重要组成,可以理解为公民作为立法的权利主体和行为主体在地方立法活动中享有的知情权,陈述权,质疑辩论权,监督等一系列权利的总和.我国已经开始在保障公民地方立法参与权的有益探索,但也存在一些不足.进一步加强公民在地方立法中的参与权,对建设法治国家,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地方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地方立法是我国立法的重要内容,我国地方立法存在缺乏必要性、具体性、越权严重、冲突广泛、操作性差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大量立法资源被浪费,不利于法的价值的实现、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法律作用的实现,法律适用无所适从、地方保护主义合法化。地方立法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地方立法目的不当、立法主体立法技术的欠缺、地方立法主体观念滞后、立法依据不明、相应的国家机关怠于履行立法监督职责。解决地方立法问题的出路在于端正立法目的、更新立法观念、实行立法专业化、明确地方立法依据、强化立法监督责任,建立地方立法“良法”标准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