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哲 《法制与社会》2013,(14):30-31
随着改革开放后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飞速发展,商业秘密在市场主体之间交往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我国对于商业秘密的保护也越来越重视,从民事法、行政法、刑事法等各方面进行了保护商业秘密的立法工作,初步形成了商业秘密保护的法律体系。但是我国有关商业秘密保护的整体制度仍存在不少问题,如立法过于分散、行政法保护色彩过浓、民事法保护不力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应当制定统一的商业秘密保护法,完善各项民事保护制度,以及完善行政法、刑法等法律保护制度,形成合理的、先进的商业秘密法律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2.
《商务与法律》2007,(1):50-50
最高院于2007年1月18日公布了《关于审理不正当竞争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这是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第一个涉及不正当竞争案件审理的司法解释。该司法解释共19条,分别涉及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五条、第九条、第十条、第十四条规定的仿冒、  相似文献   

3.
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效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经营信息。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商业秘密的丧失大都与掌握着本单位商业秘密的经营管理人员如高级科技人员流失或泄密行为有关。一些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和现实的司法判例表明,雇员的“跳槽”行为,是企业商业秘密流失的最主要渠道。 一般而言,人才流动所导致商业秘密的丧失大致有下列几种情况:(1)科技人员“跳槽”带走了原单位的科技成果或技术信息为另一单位服务;(2)科技人员或经营管理人…  相似文献   

4.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企业要占据优势地位,其中商业秘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目前采用的是以《反不正当竞争法》为主体,各单行法律法规为辅的立法保护模式,存在过于分散、可操作性差的缺点,不能有效预防和打击侵权行为。本文从分析商业秘密的概念入手,通过对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的法学理论和法律规范的分析、比较,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为完善我国商业秘密法律保护制度提出一些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5.
员工跳槽与商业秘密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艳春 《中国律师》2000,(12):54-55
目前出现了一些员工跳槽带走企业商业密的纠纷,这不仅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产品及劳动价值造成了有形、无形的损失,而且还由于削弱了企业对教育的投资的动机而间接影响了社会效益的提高。如何保证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与保护好企业商业秘密是当今急需解决的问题。尤其在当今的高新技术企业中,技术性与秘密性非常强,员工在公司工作一段时间后,很快就掌握了公司的几乎所有商业秘密。由于我国现行法律对商业秘密的保护不够健全,没有一些明确的具体的规定,鉴于此,对员工跳槽现象与怎样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的研究与探讨是非常有必要的。我国现…  相似文献   

6.
商业秘密作为连接雇主、雇员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重要制度,如不能适应形势而作相应调整,必将导致审判缺乏统一性、公正性和有效性,甚至激化社会矛盾。在新一轮知识产权法律修改中,作为知识产权重要内容的商业秘密法制并未被纳入立法日程。建议应着力构建商业秘密保护新制度,引入诉前禁令、诉前证据保全,将刑事案件的管辖权交由中级人民法院行使,制定专门的商业秘密法。  相似文献   

7.
8.
律师在承办反不正当竞争案件时,应当综合运用民事、行政、刑事等法律保护手段,在案件承办前期制定统筹方案,案件承办中期协调不同主管部门配合处理,案件后期推动协商解决案件,避免因旷日持久的讼争对受害企业经营造成重大影响,实现矛盾的快速有效化解。  相似文献   

9.
江波  喻湜 《知识产权》2008,18(6):64-67
我国主要通过附带诉讼和分离诉讼两种模式来处理知识产权刑民交叉案件,如何完善附带诉讼模式,分离诉讼模式应当选择哪种处理方式,是知识产权刑民交叉案件处理过程中所面临的两个最大的问题。保留附带诉讼处理模式,但统一管辖知识产权刑、民事案件的法院审级,明确知识产权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受案范围是较好的选择。在分离诉讼模式中应当坚持"先刑后民"的处理方式,但应实行"三审合一"的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0.
不正当竞争案件是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二中院)受理的知识产权案件中的一个重要类型,且呈现收案逐年上升、案件类型新、社会影响大、审理难度大等特点。本文通过对近年来二中院审理的不正当竞争案件的研究和总结,在积累相关经验的基础上,对案件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1.
律师在承办反不正当竞争案件时,应当综合运用民事、行政、刑事等法律保护手段,在案件承办前期制定统筹方案,案件承办中期协调不同主管部门配合处理,案件后期推动协商解决案件,避免因旷日持久的讼争对受害企业经营造成重大影响,实现矛盾的快速有效化解。侵犯商业秘密行为是《反不正当竞争法》明确禁止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之一。律师在承办该类案件时,应当综合运用民事、行政、刑事等法律保护手段,在案件承办前期制定统筹方案,案件承办中期协调不同主管部门配合处理,案件后期推动协商解决案件,避免因旷日持久的讼争对受害企业经营造成重大影响,实现矛盾的快速有效化解。  相似文献   

12.
张静 《法制与社会》2012,(19):274-275
秘密性是商业秘密区别于其他信息最根本的属性,是决定信息是否构成商业秘密最核心的要素.然而目前我国理论界及实务界对商业秘密的秘密性如何理解还存在很大分歧,本文在对我国关于秘密性的立法和其他国家和国际公约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就秘密性的内涵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并提出了相关的立法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更好地保护我国的商业秘密,对我国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制度进行探析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从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的必要性入手,对我国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的立法现状进行探讨,试对完善我国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制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宣海林 《中国审判》2011,(11):18-25
破产法,作为市场经济国家的基本法律之一,规范着市场主体的退出。一部健全的破产法,是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东台市纪委、监察局近年来针对一些违纪违法现象反复发生的实际,对案件审理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刻剖析,从加强教育、完善制度、强化监督和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等环节入手,向案发单位及相关部门发出案件审理建议,拓展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探索源头防治腐败的有效途径。筛选案件,深入剖析。重点选择由于教育、制度、监督等环节缺失引发的案件和带有反复性、普遍性的案件,认真查找违纪违法问题发生的特点、规律、趋势和案发原因。由案件审理部门主动  相似文献   

16.
Trips协议与我国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楚琴 《行政与法》2004,(6):120-122
“商业秘密是一种非公共财产和非公有知识的东西。”进入二十世纪以来,其保护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重视,本文力图通过比较分析我国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现状与商业秘密的国际保护状况,找出我国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与Trips协议之间的差距,进而提出有关我国商业秘密保护的建议,以期促进我国商业秘密法律保护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7.
商业秘密是一种重要且个性化特征较为突出的知识产权,商业秘密与竞争法之间既有一致的一面又有冲突的一面。商业秘密的竞争法调整至少包括商业秘密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和商业秘密滥用行为的反垄断法规制两个层面,目前人们较为关注前者。在继续加强商业秘密保护的同时应注重把握好合理与适度,同时借鉴国外的相关经验,构建我国商业秘密滥用行为的反垄断法规制制度。  相似文献   

18.
商业秘密侵权中的善意第三人责任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日益增多的商业秘密侵权纠纷中,许多案件的当事人已不再局限于商业秘密权利人和侵权人,还包括出于善意从侵权人那里获得权利人商业秘密的第三人.由于涉及到法律上的利益衡量及价值判断,如何确定善意第三人的责任,一直是个复杂而棘手的问题,各国立法分歧严重,学术界亦长期争论不休.在此,笔者拟对此问题略加探讨.  相似文献   

19.
试论商业秘密权及其法律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郭世栈 《知识产权》2001,11(3):27-31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条规定:“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规定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泄露或使用他人商业秘密属于违法行为。新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条规定,侵犯他人商业秘密给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构成刑事犯罪。这就从民事法律和刑事法律上确立了一项权利——商业秘密权。  相似文献   

20.
王忠辉 《中国律师》2008,(12):65-67
综观我国现行商业秘密保护的法律规定,有关商业秘密保护的条款主要分散于《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刑法》及其他相关法律中。虽然这些法律对商业秘密的范围、构成要件、侵害商业秘密的方式及对侵害行为的制裁等均有涉及,但保护还是显得过于分散,不够全面、系统,且原则性规定较多,不便于实际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