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黄燕 《法制与社会》2011,(12):59-60
伴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网络著作权侵权案件也在此起彼伏地发生着,合理规范和执行著作权法在网络环境中的适用对维护著作权人和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利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将通过评析美国上诉法院做出的两起有关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著作权侵权判决来探讨美国关于网络服务提供者在网络著作权侵权诉讼中的责任认定,以期对我国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著作权侵权问题起到立法和实践上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元朝完善的监察制度和全国性严密监察网络是维护皇权至高无上、维护蒙古贵族的各种特权和保障国家机器有效运作的重要制度建构。借鉴元朝监察制度的经验教训,对进一步完善我国现行的监察制度和监督体系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网络购物迅速兴起,并且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购物方式,但由于网络购物缺少法律的规范,以及采用电子方式所具有的非面对面性,使得目前网络购物安全问题堪忧,消费者权益难以得到有效的维护.本文通过对网络购物过程中存在的危害消费者权益的情况进行分析,寻求促进网络交易安全的制度措施.  相似文献   

4.
网络服务提供者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既具有充分的法理依据,也是保护网络著作权人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安全的需要。目前,我国网络服务提供者责任制度存在诸多不足,应在明确其价值取向及功能的基础上,对相关制度进行重构,以使网络服务提供者责任负担符合法律公平正义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5.
浅论网络购物的法律规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购物已经成为很多人的消费方式。从法律规制的视角探究网络购物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充分发挥网络购物的优势,规范经营者的行为,维护消费者的权益,具有重大的经济、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为言论自由开设了一个全新的平台,其独特的表达载体以及传播方式造就了网络言论自由的特殊性。网络言论自由在我国,不仅是公民应具有的一项基本权利,同时也还承载着民主"催化剂"和社会"安全阀"的功能,值得我们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对网络言论自由进行合理的法律限制,有助于"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实现,有助于社会秩序,社会整体利益的维护。  相似文献   

7.
张钢 《法制与社会》2014,(5):173-174
"棱镜计划"曝光,让美国"贼喊捉贼"式的虚伪暴露无遗的同时,也让国际社会对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严重性有了全新的认识。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无时不在、无时不有。维护网络信息安全,必须紧跟时代要求,以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高度采取相关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网络已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一件小事,通过网络放大,就可能发展成舆论热点。作为具有法律监督性质的检察机关,承担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任。而在当今社会矛盾凸显期,司法机关被置于网络舆论监督的最前沿.涉检网络舆情时有发生,如引导处置不当,  相似文献   

9.
著作权行政法保护最具争议的理论问题之一是正当性问题.在传统与现实语境下对网络著作权行政法保护正当性予以考量,网络著作权的行政法保护符合维护市场秩序的公共利益,符合实质法治的要义;网络著作权具有公共产品属性,公权力的适时介入是缘于侵犯网络著作权的行为造成对科学文化传播、市场秩序公共利益的侵害.网络著作权行政法保护旨在为权利人提供行政救济,这一公法手段是网络著作权保护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前,网络著作权的民法保护、刑法保护面临困境,行政法保护具有比较优势,保护力度适中,有利于公私利益平衡,可以成为民法保护的有益补充,也符合互联网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10.
ISIS利用网络进行恐怖主义活动,是我国国家安全的潜在威胁。国内恐怖分子利用网络大肆传播暴恐音视频,已成为暴恐活动多发频发的根源性问题,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面对日益严峻的网络反恐形势,必须加快构建网络反恐机制,防范和打击网络恐怖主义,维护国家安全。文章介绍了网络恐怖主义的类型,分析了ISIS网络恐怖主义活动的特点,指出ISIS网络恐怖主义活动对我国反恐形势的影响,提出了打击网络恐怖主义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以互联网为基础载体的网络信息传播,极大限度地维护了公民的言论自由、表达自由、知情权、监督权等的实现,但同时网络信息的匿名性、无序性、任意性的传播特点也为滥用表达自由、言论自由提供了最近场所,并因此对公共利益、国家利益和私人利益造成强烈冲击,导致多元化权益损害问题日益突出。网民在充分享有网络信息自由的同时,履行维护网络秩序、维护国家信息安全和公共秩序安全的义务,是一个行为的两方面。从法学理论的角度讲,网络信息自由与网络监管有度限制信息自由辩证统一,协调二者的平衡是信息时代各国政府面临的重大法律治理问题。  相似文献   

12.
路旭 《刑警与科技》2008,(23):128-130
随着2008年10月1日中国电信正式接手CDMA网络运营。三家具有全业务范围的运营商之间的全面竞争也随之展开。全球化的市场竞争形势,使运营商面临众多挑战,必需持续提高竞争能力,持续提高网络盈利能力,持续降低维护成本,持续节能降耗。动力设备及环境集中监控系统(以下简称动环监控系统)作为电信网络运行维护的支撑系统,在设备运行状态监测,远程控制、数据智能分析等方面提供了丰富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域名系统本来是专为网络中计算机的定位而设计的便于人们记忆IP地址的友好名称,但由于域名具有法学上的标识性、唯一性和排他性,具有经济上的稀缺性,于是,便出现很多专门从事域名注册的软件和服务商,他们对各类域名的不正当注册和不正当使用不仅给域名网络资源带来浪费,更为严重的是给域名网络注册秩序带来破坏。本文将通过对“占而不用”和“占而滥用”现象的剖析,提出域名注册在线游戏规则的相应解决方案,以达到维护域名注册网络秩序之目的。  相似文献   

14.
电子商务环境下个人信息安全危机与法律保护对策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消费者个人信息对于传统营销模式向精准营销的转变具有决定性作用,这也决定了消费者个人信息非凡的商业价值。然而当前我国电子商务环境下个人信息的收集与使用存在大量安全隐患,消费者在强大的网络技术面前显得毫无隐私可言,这就需要不断完善我国网络环境下的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制度,维护网络消费者合法权益,保障电子商务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王祯军 《河北法学》2023,(10):96-116
构建网络安全紧急状态制度是信息时代法治国家维护网络安全的重要内容。网络安全紧急状态制度是维护网络主权、网络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法律制度,是网络空间安全保障体系和国家安全法律制度的组成部分,具有为处置网络安全风险提供法制保障,规制网络紧急权,保护网络权利的重要功能。网络安全紧急状态制度呈现出三个重要特征:作用效果上的风险预防性、紧急措施内容的技术性和网络紧急权行使的协作性。以网络技术规范和标准界定的特别重大网络安全风险是启动网络安全紧急状态制度的风险要件;断网或切断流量、颁布和执行响应计划是行政机关行使网络紧急权采取的主要紧急措施。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将网络犯罪与传统犯罪进行对比,总结网络犯罪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对当前我国网络犯罪的发展趋势做出分析和判断,积极探索网络犯罪的防范对策,希望能对维护我国网络安全提供一点帮助。  相似文献   

17.
网络虚拟财产具有有用性、稀缺性和可控制性的财产属性,应受到刑法的保护。当前,我国刑法缺乏盗窃网络虚拟财产犯罪规制的具体规定,导致司法实践面临困境,应推动刑法明确界定信你财产的范围和性质,将其纳入盗窃罪规制范畴,推动实现刑法实质和形式的双重正义,维护网络环境和秩序。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五联网成为社会舆论场的重心,网络公共事件不断发生,其不仅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而且也是影响当前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因素,。因此,探讨网络公共事件的特征,把握网络公共事件的性质,厘清公共事件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演化要素,妥善地应对各类网络公共事件,提高地方政府应对、处置、引导和管理网络公共事件的能力,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网络诽谤行为与传统诽谤行为既有一致性又有新特性,对网络诽谤行为的认定应当谨慎对待。诽谤罪是刑法上少数几个亲告罪之一,厘清诽谤行为的罪与非罪、诽谤罪的自诉与公诉的界限,有利于进一步对网络诽谤行为准确的定罪量刑,从而保护公民言论自由,维护网络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网络团购日益繁荣,同时问题也随之凸显,由于目前我国法律对网络团购这个新型的交易方式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消费者不知如何维护自己合法的权利.本文主要对网络团购中合同纠纷的法律性质进行分析,明确网络团购中合同纠纷的各主体的法律责任,给消费者找到法律救济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