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正确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法律的规定,结合民事审判实践.就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制定本解释.  相似文献   

2.
【裁判要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与民事诉讼法关于不予执行仲裁裁决规定的情形并不一致。上述司法解释是劳动仲裁案件的特别法,不予执行劳动仲裁裁决应当符合该解释规定的情形。  相似文献   

3.
李建省 《法制与社会》2013,(25):211-212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进展,土地承包经营纠纷日益增多且呈现出主体多元化、矛盾复杂化等特点。原有的纠纷解决机制已不能公正、及时有效的解决纠纷,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2009年6月颁布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为及时化解农村土地纠纷、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创设了针对该类纠纷的仲裁制度。特殊的国情和特殊的土地制度决定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的特殊性,本文从调整对象、仲裁机制以及仲裁规则等角度对其特殊性予以论述。  相似文献   

4.
2004年7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共和国仲裁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意见稿》虽然是对人民法院审理涉及仲裁的案件适用仲裁法的有关问题作出的规定,但同时也解决了仲裁实践中面临的许多颇具争议的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司法与仲裁的关系,对于人民法院及时、准确审理涉及仲裁的案件,切实履行支持和监督仲裁工作的法定职责,对于充分发挥仲裁机制解决纠纷的作用,促进中国仲裁事业发展,无疑将产生重要的影响。《意见稿》充分体现了司法对仲裁的支持与监督,反映出最高人民法院更加注重对人…  相似文献   

5.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解决中对调解仲裁情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欢 《法制与社会》2013,(18):86-87
2010年1月1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开始实施,填补了农地承包纠纷解决程序上的法律空白,对于亿万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保障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本文从湖北、陕西、广东部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的现状出发,为新法更好地发挥作用提出了几点建议并作出相关讨论。  相似文献   

6.
《商务与法律》2005,(3):35-35
最高人民法院2005年8月1日公布了《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自2005年9月1日起施行该《解释》共27条,主要包括受理与诉讼主体、家庭承包纠纷案件的处理、其他方式承包纠纷的处理以及十地征收补偿费用分配及土地承包经营权继承纠纷的处理。该解释的主要内容如下:(1)明确了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的五类民事纠纷:  相似文献   

7.
1994年《仲裁法》实施至今的15年间,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司法解释,使得我国仲裁制度在仲裁协议的效力认定、申请撤销仲裁裁决、仲裁裁决的执行、区际仲裁裁决的相互认可与执行等方面,出现了新的动向。各仲裁机构在仲裁管辖权异议的处理、涉外仲裁的法律适用、最低限度的正当程序标准、仲裁与调解的衔接、仲裁员制度等方面,也推动了我国仲裁制度的发展。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案例及对个案的答复,具有典型性和指导意义,是研究我国仲裁制度不可忽视的判例法。  相似文献   

8.
4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驰名商标保护的民事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该解释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9.
马占军 《河北法学》2008,26(3):154-16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仲裁协议的"书面形式"、仲裁事项所包含的内容、瑕疵仲裁协议效力的认定、仲裁当事人变更或者债权债务转让时仲裁协议对权利义务继受者的效力问题、仲裁协议的独立性、仲裁协议效力争议案件的管辖及程序要求、当事人对仲裁协议效力异议的放弃、涉外仲裁协议效力审查法律适用等诸多问题作出了明确解释。该司法解释限制了仲裁协议无效的情形,规范了法院审查仲裁协议效力的程序,明确了涉外仲裁协议效力法律适用等问题,反映了我国仲裁协议效力认定的最新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公民与法治》2013,(2):23-23
最高人民法院2012年12月20日对外公布了《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部司法解释对人民法院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作出了统一规定,以规范裁判尺度、明确裁判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仲裁调解制度是我国仲裁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调解协议作成的调解书与裁决书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是我国仲裁独有的一项制度,实践中,有相当一部分案件是通过调解结案的,但客观上,仲裁调解书与仲裁裁决书并不完全相同,我国《仲裁法》对有关仲裁调解书的规定也不全面,这就导致了人们对仲裁调解书的认识存在着差异。本文即尝试从仲裁调解书的内容要求、对涉及第三人权益的调解协议能否确认为仲裁调解书、对超出仲裁请求达成的调解协议能否确认为仲裁调解书、仲裁调解书能否撤销与不予执行等角度对与仲裁调解书有关的法律问题作一剖析。  相似文献   

12.
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几个问题□孙军工为依法惩处盗窃犯罪活动,最高人民法院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在总结近年来司法实践的基础上,于1998年3月10日公布了《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明确界定了盗窃罪定罪量刑的...  相似文献   

13.
根据审判实践需要,经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50次会议决定,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仲裁司法审查案件报核问题的有关规定》作如下修改:一、将第三条修改为:“本规定第二条第二款规定的非涉外涉港澳台仲裁司法审查案件,高级人民法院经审查,拟同意中级人民法院或者专门人民法院以违背社会公共利益为由不予执行或者撤销我国内地仲裁机构的仲裁裁决的,应当向最高人民法院报核,待最高人民法院审核后,方可依最高人民法院的审核意见作出裁定。”  相似文献   

14.
以往学者在研究农村土地纠纷解决机制时主要集中于协商、调解、仲裁等这几类纠纷解决机制。忽略了仲裁、信访在解决农村土地纠纷过程中应有的作用和地位。本文着重分析了这两种纠纷解决机制,使得农村土地纠纷解决机制更加完善完整,从而更有利于农村土地纠纷的解决。  相似文献   

15.
仲裁中调解作为一种复合式的纠纷解决方式已为我国《仲裁法》所确立,但相关立法条文过于简陋,有的问题甚至从未涉及,例如没有设置对错误的仲裁中调解的救济程序,从而导致仲裁中调解在司法实践中遭遇尴尬和窘迫。本文正是针对此立法缺位,从一个案例出发,思考构建错误的仲裁中调解的救济机制。对于仲裁中调解在实践中可能出现的不同错误,可以通过司法监督的方式、仲裁庭的自我监督方式以及仲裁庭的自我补正方式予以相应的救济。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已于2005年3月29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346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5年9月1日起施行。2005年7月29日  相似文献   

17.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的立法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以下简称<调解仲裁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于2009年6月27日通过,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8.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域名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2001年6月26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82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1年7月24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9.
最高人民法院就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出台了一系列司法解释,在立法理念、立法技巧、立法的可操作性上,特别是在解决商标纠纷问题上,都反映出了与时俱进和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但是在实践中,我们也感觉仍有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一、司法解释存在的问题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知识产权权利冲突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为"关于知识产权纠纷的解释")中,第3条"对涉及注册商  相似文献   

2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域名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2001年6月26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82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1年7月24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