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及其实施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就是实现科学化、信息化、机械化、标准化、水利化、产业化、生态化、专业合作化(八化)过程,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模式=日本和荷兰型+美国和加拿大型+以色列型+法国和德国型+中国实际.确立这一模式可供选择的路径是新的经营体制策略、培养新型农民及高加低策略、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组合模型策略、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地区布局策略、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政府扶持策略.  相似文献   

2.
杨少垒 《学理论》2013,(10):85-87
农业技术创新对于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推进路径之一。构建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业技术创新的一种新模式,即政府主导下的多方协同互动模式,并重点对模式的含义、构建依据及构建途径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同推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同推进思想源远流长,主张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是国内外学者的共识,中外在现代化进程中探索出了一些协同推进模式。目前我国协同推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并存;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关联度高;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同推进的实质是人、资本和产业的积聚配置,是人口的城市化和人的现代化。分析认为,中国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同推进存在十大警戒,并针对中国未来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同推进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4.
张素萍 《理论导刊》2006,2(12):58-60
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先进分子为实现中国的现代化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探索。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我们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道路模式,即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农轻重时有侧重、互相支撑、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发展模式。这个“中国模式”丰富了我们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也必将为其它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之路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理论阐释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对农业现代化的消蚀作用十分明显。城乡二元结构的差异表现在:农业部门与非农部门在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城乡收入差距;农业部门与非农部门资本投入的偏差和城乡社会公共服务差距的失衡。从国际经验来看,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实现没有一个统一的、固定的模式,各国都根据自己的特色选择了一条具有本国特点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实现路径,应该是:以提高土地生产率带动劳动生产率;创新农业经营管理体制;创新农业科技发展体制;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农业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6.
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最基本、最困难、最期待的单元。以国情农情为立足点、以现代化一般规律为参照系、以统筹农业农村发展为主线、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界定了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智能化、市场化、法治化、在地化和绿色化等特征,在此基础上,构成开门见景、出门见人、眼里有笑、事业有成的“两见两有”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愿景,并遵循引领性、系统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原则,从美丽乡村、活力乡村、富裕乡村和幸福乡村等四个维度构建了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及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7.
一、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1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实质“农业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是从可持续发展概念中引伸出来的 ,目前比较一致的理解是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建立在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基础上的农业发展模式。它运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改造低效益的传统农业 ,建立高投入、高效益、高品质的现代化农业体系 ,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 ;科学合理、综合有效地利用农村社会、经济和自然资源 ,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促进资源再生产的良性循环 ;结合自然资源条件 ,通过生物多样化 ,创建和谐的生态系…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化模式的确立离不开本民族的文化传统,这个传统不仅表现在以典籍为代表的文化形态之中,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农业文明中形成的乡本文化中,这种影响突出表现在:乡土社会的价值取向和伦理观影响着中国现代化模式的确立;乡土社会处世态度可以转换为推进现代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乡土社会互助行为和组织具备演化为现代经济组织的条件;乡土社会的社会理想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选择起着一起程度的定向作用。  相似文献   

9.
刘萍  荆梦  王傲雪 《理论探讨》2024,(1):158-162
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在要求和必要条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为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指明了方向。通过设立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测评指标,发现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以多元主体联动推动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5,(31)
作为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经济思想重要组成部分的农业现代化思想,从它形成时就显示出无比旺盛的生命力和中国化特征。在党的农业现代化思想发展过程中,相继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和"第二次飞跃",形成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理论体系。在这一思想脉络中,显示了该思想所形成的重要成果、争论焦点、脉络主线和追寻方向,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实践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