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声音     
《南风窗》2012,(26):16-16
"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因讲故事我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我获奖后发生了很多精彩的故事,这些故事,让我坚信真理和正义是存在昀。今后的岁月里,我将继续讲我的故事。"——莫言北京时间12月8日凌晨,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国作家莫言在瑞典文学院发表文学演讲,主题为《讲故事的人》。  相似文献   

2.
10月11日19时,瑞典诺贝尔委员会宣布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为中国作家莫言,莫言成为中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本土作家. 节前送走了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节后立刻迎来了诺贝尔奖的陆续开奖.大师走得静悄悄,诺贝尔来得热热闹闹.古与今,中与外,在这种对比中显得颇为微妙.  相似文献   

3.
叶竹盛 《南风窗》2014,(22):8-8
<正>在诺贝尔文学奖将来的历史上,米兰·昆德拉的名字很有可能与乔伊斯、博尔赫斯和纳博科夫摆在一起。这些同样伟大的作家有一个共同点——都被诺贝尔文学奖错过了。今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是法国小说家莫迪亚诺,这意味着短期内大概不会有另一位法国籍作家获奖了。不幸的是,加入法国籍30多年的昆德拉今年已经85岁了,他没办法再等太久。  相似文献   

4.
来信     
《南风窗》2012,(24):16-16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是最近一段时间毫无争议的热点。但在主流媒体和网上短暂的欢呼后,各种质疑纷至沓来,很快淹没了正面情绪。作家获得一个文学奖项,当然是靠其作品说话。而作家关注面、语言、写作手法等风格的形成,与其自身经历、欣赏的作家有着紧密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正《晚熟的人》作者:莫言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这是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的首部小说,故乡人事,但面貌全新;篇幅紧凑,却各有曲直。从《红高粱》到《晚熟的人》,从历史深处到当下现实,从开天辟地到气象万千,他依然是读者熟悉的那个莫言,带给我们既陌生又全新的阅读体验。  相似文献   

6.
声音     
《南风窗》2012,(22):12-12
"我不知道,我从来不考虑这个问题……我现在压力很大,忧虑重重,能幸福么?"——莫言本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面对央视记者"你幸福吗?"的提问,做出如上回答。过去几天被媒体围攻采访的莫言,笑称最希望"结束采访"。  相似文献   

7.
莫言获得诺贝尔奖的讨论热潮虽然正在缓慢降温,但他带给国内出版业的思考却越发深刻.业内人士认为,莫言获奖的一半功劳要归翻译界.然而,中国图书走出去难已是不争的事实,究竟可以通过哪几种途径才能吸引海外出版商的目光,成功走出去?  相似文献   

8.
李北方 《南风窗》2012,(26):82-83
十八大前后,关于国家和民族道路的讨论此起彼伏,也引发了知识界重大的分歧,这些分歧不但表现在如"顶层设计"这样宏大的命题上,也表现在"文学家的政治立场"这样已经潜伏多年未曾浮出水面的话题上。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表征上成为大国崛起的成功标记之一,而围绕这一事件的讨论,却深刻反映出更深广的思想裂痕。  相似文献   

9.
漫画     
《南风窗》2013,(6):13-13
惜字如金插画迢迢本届全国政协会议期间,莫言几乎真正做到了莫言。记者采访,他沉默;小组讨论,他依旧沉默。同样沉默的还有张国立,他只是不停摆手说"大家都是朋友,不要为难我"。宋丹丹的回答很简短:"还不懂,来学习。"冯小刚更干脆:"没有准备提案,先吃饭。"  相似文献   

10.
瑞典皇家文学院10月11日宣布,英旧女作家多丽丝·莱辛获得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作为历史上第十一个获得该奖的女作家,今年八十八岁的莱辛据称可能是该奖项年纪最大的获得者。瑞典文学院在颁奖词中称莱辛是"女性经历的史诗作者,用怀疑主义、才华激情和预言的力量,来审视被割裂的文明"。颁奖词还提到莱辛的小说《金色笔记本》,评价其"在二十世纪那些描述两性关系的作品中是开创性的"。  相似文献   

11.
符号 《南风窗》2012,(23):12-12
秉承古训"莫言"、从红高粱帐里走出的作家,用31年的直面、沉远、犀利、魔幻的言说,摘得了2012年文学"诺奖"的桂冠,这是让中国故事流布于世界的中国本土第一人。多少弥补了些鲁迅、沈从文、老舍、林语堂、巴金等与"诺奖"擦肩而过留给国人的遗憾,也多少满足了开始融入世界、成为世界公民一员的心理渴求,让认同式的焦虑症有所缓解。这个被人称为风格独特、想象狂放、叙事磅礴、语言精妙的作家,以重组回忆、独特建构、百味杂陈、荤腥不忌的姿态,  相似文献   

12.
向青春举杯     
挪威作家克努特&#183;汉姆生,1917年发表长篇小说《大地的成长》三部曲,广受赞誉.1920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被评委们称为“里程碑式”的作品。  相似文献   

13.
滕威 《南风窗》2012,(14):88-90
在1960年代作家群中,富恩特斯的立场是最为复杂的。非左非右的他很难成为"意见领袖",因此是加西亚·马尔克斯和巴尔加斯·略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而不是他。拉美文学,曾经在上世纪中国大陆两度引起关注,掀起译介高潮。一次是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大陆大约出版了300多种关于拉美的出版物(包括著作、工具书、地图、图片等),包括近80种文学类著作,涵盖了古巴、  相似文献   

14.
河西 《南风窗》2012,(22):88-90
诺贝尔文学奖颁布前后引起的争议,并不能掩盖作品本身的价值或是失败。但喧嚣背后,也向我们提出关于文学是什么,道德是什么等等宏大议题。我们在这里刊发莫言在2008年到2010年间接受的、未在媒体上发表的访谈片段,或许可以看到这位在海外受到巨大重视的作者,本身是如何看待他自身的经验和文学的一些基本问题的。  相似文献   

15.
储建国 《南风窗》2011,(1):12-12
2010年中国市民生活最大的变化,是进入了"微博时代"。到目前为止,微博生活在中国获得的全是正面评价。"微博控"们带着被微博拼搏得筋疲力尽的身体和熬得带血丝的眼睛,赞美着"万能的微博"。  相似文献   

16.
唐小兵 《南风窗》2014,(25):84-87
<正>当代知识人的心灵时刻被卷入到时代的浪潮,同时被卷入一种话语权力形成的幻觉之中。一个更为集中、单纯而持久的思考、理解、判断、讨论和写作时间变得遥不可及。这就导致当代中国知识人的生活呈现出一种两极化的对峙:既支离破碎,又高度自恋。刚刚获取诺贝尔文学奖的法国作家莫迪亚诺在受访时,如此解释为何他的作品都聚焦在"家庭"、"回忆"、"二战"和"自我"等主题:"因为生活的  相似文献   

17.
甄静慧 《南风窗》2014,(14):92-94
<正>今年5月,湖北省作协主席、作家方方炮轰参评第六届鲁迅文学奖的湖北诗人柳忠秧"诗写得很差"、在评委中"到处活动"的微博掀起了轩然大波。这让人想起了这些年各大文学奖评选所遭受的一系列诟病。在中国,文学奖与作家、读者、出版界以及社会舆论的关系到底如何?  相似文献   

18.
《南风窗》2011,(19):24-24
女儿卢星宇以24岁掌管"15亿项目"成为微博红人,卢俊卿被从幕后拽到了前台。媒体在这个亿万富翁身上发现了诸多问号。他的美国博士学历、  相似文献   

19.
戴玉 《南风窗》2013,(16):45-47
寄望于微博反腐,显示的是对舆论压力的依赖,而不是对相关机构的信任。较高级别官员的逐个落马,始终与更大的政治气候相关。在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平台上,人民监督网创办人朱瑞峰的认证账号已经被关闭。但在7月24日的判决中,朱瑞峰状告华声在线公司名誉侵权一案获得胜诉,民事判决书里认定了其"公民记者"身份。这种前后待遇,似乎暗示着微博反腐正处于夹缝当中的现实。  相似文献   

20.
寻找“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进 《南风窗》2011,(25):23-25
今年民间NGO的处境好了很多,但维权类的NGO注册可能还是会存在困难,现在比较容易注册的都是公益慈善、社区服务类的NGO。河南人何晓波15年前来到广东打工的时候,人生最大的梦想是能用上一台大哥大,15年后,他由一名工伤者,成为了佛山首家外来工NGO"何晓波工作室"的负责人。现在他的人生梦想是通过法律咨询和培训,帮助更多的工伤工友们合法获取赔偿。他最近在微博上发出了一张图片,图片里显示了一摞摞的杂志和书,他在微博上说,感谢给他筹建外来工图书室捐书的朋友。他希望,他的何晓波工作室和外来工图书室能成为外来工朋友在佛山的第二个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