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4 毫秒
1.
文化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引领和推动作用。本文梳理了经济学家、伦理学家和文化学者的观点,得出了文化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结论,并指出"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和方向,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和命脉"。同时,文章指出,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依托,企业文化为实现"中国梦"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  相似文献   

2.
"思想引领力"是中国共产党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统一思想、指导实践、抵御一切错误思潮干扰的能力。新时代要以新思想为科学指引,而新思想是社会伦理与个体道德、社会生活秩序与个体生命秩序建构的精神过程。思想引领力的伦理精神建构是"自觉"的建构。思想引领所体现的文化精神是理性的,这种理性的基础在于生活经验和道德的"自觉"。思想引领力根植于文化的"他觉"。把思想引领力设定于"他觉"的努力,使得思想引领力具有深厚的世俗基础及在社会生活方面神圣的性质。思想引领力"究竟"的逻辑可以成为理性社会的价值源头和伦理性的根源,具有智慧力、人文力、干预力、导向力四个方面的表现。增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引领力,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文化自信的信念,坚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心,在与世界文明的对话中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能够为人类提供一种新的思想理念和思想力量。  相似文献   

3.
人口现代化效应是人口现代化研究的重要命题。本文首次引入人口控制力概念来阐释人口现代化的经济社会发展效应(或经济社会发展力)。人口控制力主要由生育文化力、政府控制力构成:生育文化力是生育文化对生育行为的影响和作用力量,它作用于经济社会发展所产生的效应通常表现在四个方面;政府控制力是政府为实现其人口战略目标和人口经济规划去干预人口运行、调控人口变动的能力,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首先表现为生育率快速下降所带来的收益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江苏省常州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着力提升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能力,充分发挥先进文化对经济社会的支撑和推动作用,使以先进文化为核心的文化软实力,逐步成为推动常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最积极、最活跃的重要元素。  相似文献   

5.
《组织人事学研究》2014,(12):F0003-F0003
张掖市临泽县以打造“五型”党建品牌为抓手,分领域创建服务型党组织,深入推进先锋引领行动,引领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聚焦发挥先锋引领作用,聚力推进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为实现幸福美好家园梦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2014年7月,临泽县委被省委授予全省先锋引领行动“优秀组织奖”。  相似文献   

6.
"文化经济"时代的到来是文化生产力问题凸显的最为直接的现实境遇。从文化工业到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力"在经济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化生产力"概念的提出是对"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论"的承继和超越。文化生产力本质上是一种新形态的生产力或者社会生产力的新形态。  相似文献   

7.
苏州文化是一种很有代表性的区域文化,与其他许多地方的区域文化相比,具有更加鲜明的个性,其内在的人文精神也很有特色,在吴文化乃至整个中华文化中独树一帜、颇有影响。吴文化作为中华文化大家庭中的一员,对苏州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过重要的历史贡献。今天,在苏州以建设三区三城为目标引领,实现高水平全面小康,达成基本现代化的关键时刻,以文化贡献于经济社会发展之作用机制的视角来研究这一课题,无疑对探索苏州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行政论坛》2017,(5):45-52
经济优先型城市群发展动力模式在国内外城市群发展演进历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适应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经济社会的快速变迁和当代中国新型城镇化战略新格局的布局,整体性规划引领模式脱颖而出,原因在于其紧密结合当代中国城市群发展动力机制的创新需要和治理模式的转型实际,实现从非均衡式发展到整体性协同发展的根本转变。整体性规划引领模式从顶层设计的高度对城市群发展形成全面的、规范的整体性发展战略理念,其内涵包括顶层设计、整体性治理和法治化等三大理念,其内容包括规划引领、创新驱动、协同共赢、绩效保障和生态友好等五大战略。整体性规划引领模式的实现路径包括整体性规划前瞻引领、跨区域制度对接融合、区域经济社会文化一体化发展、多样化组织共同参与以及法治化保障落实等。整体性规划引领模式为当代中国城市群的发展提供持续稳定的制度化新型动力,将成为当代中国城市群发展的主导模式。  相似文献   

9.
正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委宣传部审时度势,以企业服务年为契机,从维护职工文化权益、满足企业文化发展需求、助力企业转型升级入手,坚持细处着眼、小处着手、实处着力,启动"百名文化指导员下百企"行动,扎实推进企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不断提高宣传思想工作在企业中的价值引领力、文化感召力,为企业科学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0.
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应充分发挥科技之力,而科技之力的充分发挥则以科技创新为基本进路。科技创新是美好生活需要生成的前提和实现路径。科技创新以人民为中心,以高质量发展为路径,以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总目标,以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价值指向,构成推动和引领美好生活的第一动力。在美好生活视域中,科技之力呈现出强大的正能量,是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杠杆”。由于创新文化不发达,我国科技之力尚处于“发轫”之际,呈现出大而不强的特点,严重制约着美好生活的实现。因此,只有倡导创新文化,从培育科学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科技创新理念、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造就一支高精尖科技人才队伍等方面着手,锻铸科技之力,才能充分彰显美好生活的现实性。  相似文献   

11.
上海广播电视台党委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把“传播向上力量,丰富大众生活”作为发展使命,把“忠诚、责任、创造、共赢”确立为核心价值观,全面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的作用,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铸就主流媒体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2.
在新形势下如何有效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成为高校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课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对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发展都起到统领作用,也必然成为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根本遵循。本文从五个方面探析五大发展理念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5,(14)
文化发展与繁荣已成为时代的要求,校园文化是其重要的一环,尤其是要重视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特殊地位。高校社团文化在文化引领、文化归宿、校园治理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被赋予了特殊的意蕴。其特殊功用表现在:使社团建设在引领社会风尚方面起"旗帜性"的作用;使社团建设在学校管理与学生自治的过程中成为改革的"试验地";使社团建设在公民社会的建构中发挥"突击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理论视野》2021,(1):72-78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将增强思想引领力作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内容,体现了我们党一以贯之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的鲜明特色和独特优势。社区党组织承担着教育党员和宣传群众的重要职责,其思想引领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党长期执政的社会基础。当前,社区党组织思想引领力面临着对外开放、市场经济、新技术革命三重挑战,遭遇着"虚化、弱化、边缘化"的行动困境。为此,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浸润作用、筑牢社区网络空间话语主导权,有效培植起广大党员群众对党深厚而持久的价值认同。  相似文献   

15.
杜喆 《理论导刊》2023,(4):61-66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重要性体现在意识形态多样化的呈现方式中,能够在抽象理论的具象化呈现中引领文化发展、在崇高价值的生活化呈现中凝聚价值共识、在理性话语的感性化呈现中引导技术进步。而当下视觉文化在传播可视化、话语碎片化和技术可塑性方面的特质深刻影响着人的思想观念,导致文化自信难以树立、价值共识不易凝聚、意识形态辨识力有所下降,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力形成极大挑战。对此,应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增强文化内容丰富性与表现手法灵活性、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叙事方式并完善多方协同的网络平台监管体系,通过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牵引力、感性吸引力、话语亲和力和技术驱动力,建设具有强大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6.
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新时代推进意识形态领域全面从严治党的一项重要任务。党内政治文化与意识形态之间蕴含深刻逻辑关联:党内政治文化整合党的意识形态功能、指引人民意识形态认同、引领国家意识形态发展。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来自意识形态领域的种种问题症结,对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提出更高要求,必须进一步提升党内政治文化凝聚力、影响力、引领力,以坚定全体党员理想信念、提升对社会文化的引领以及防范西方意识形态渗透。为此,必须厚植理想信念教育实践、强化党规党纪执行力度、丰富党内政治文化内涵,以实现意识形态领域全面从严治党由"标"到"本"的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创新创业逐渐发展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引擎,这对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思想观念的主要阵地,思想政治教育自然而然要承担起引领的重任。实现以思政教育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应当坚持"三个统一"原则、发挥思政教育的价值引领作用、构建有效的衔接机制、实施合理的激励手段。  相似文献   

18.
转变文化的发展方式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着力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玉刚 《求知》2011,(11):17-19
2011年可以说是文化体制改革最“给力”的一年.文化体制改革在着力破解难题、完善政策措施、转变发展方式等方面都迈出了关键性步伐。不仅进一步明确了建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家支柱性产业的战略目标.还使对文化的认知越来越自觉.使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  相似文献   

19.
城乡党组织发展一体化就是顺应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加强城乡党组织之间的交流与协作,把城乡党组织发展成为一个开放互通、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促进、高度依存、协调共荣的统一体;推进城乡党组织发展一体化,就要顺应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走"组织融合;制度融合;资源融合;文化融合"的推进路径;各级党组织只有率先推进城乡党组织发展一体化,才能引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党管农村工作才能得到真正坚持。  相似文献   

20.
吴苓  王绍森  丰仕琪 《求知》2013,(8):30-32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论述"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时明确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这是我们党把握时代和形势发展变化、积极回应各族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认真领会这一重要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