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和谐社会概念的提出不应被视为是一个空洞而时髦的新概念.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与法治国家,作为法律职业的代言人,法律人的基石作用必将足显彰弥.构建法律职业共同体,关键在于提高法律人的职业素质,并在其内部传承法律职业的技能和伦理.  相似文献   

2.
论法治实践中的法律职业共同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慧 《实事求是》2008,(5):55-58
法律职业共同体以其专业性、统一性和自治性等显著特征成为法治实现的不可缺少的力量。法律职业共同体对法治实践的主体作用突出表现在法律制度的建构、法治信仰的生成和社会秩序的维护等方面。在现代社会中,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形成有赖于一整套系统、科学的法律教育和培养机制。通过法律教育塑造一支坚定的法律职业共同体队伍是我国进行法治建设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法治精神所在,法治精神的缺失导致我国当前法治建设的困境。习俗与教化是培育法治精神的主要途径,法律教育对于培育法治精神更具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的法律教育是跛足的,只注重法律知识的传授,却忽视法治精神的培育,导致培养出的法律职业共同体缺乏应有的法律道德和法治精神。因此,必须对中国法律教育进行深刻反思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革,使其成为培育法律人的法治精神的摇篮。  相似文献   

4.
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相互依存,法学教育是从事法律职业的必经之路,法律职业只对那些具有法学教育背景的人开放。但是在我国,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分离与脱节已成体制化。统一司法考试为适应对高素质法律职业者培养的需要、实现法学教育体制重构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5.
陈羽 《理论学刊》2008,4(4):97-99
从应然意义来说,法律职业共同体是"想象的共同体".法律职业伦理是维系其存在的职业意识形态.法学家群体作为法律职业伦理的形塑者,对职业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法律职业伦理还作为具有利导性的制度存在.  相似文献   

6.
刘小吾 《唯实》2009,(8):121-126
共同从事法律职业的法律人来自不同的阶层,职业伦理既有相异的一面,也有相同的一面。相同的职业伦理是信念伦理,相异的职业伦理是责任伦理。法律人共同的信念伦理和大众伦理之间存在冲突,二者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法律全球化及其对中国法律共同体之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法律全球化是指法律的各个领域发生的跨国界、跨区域、跨大陆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以及重组原有法律制度、法律秩序、法律理念结构的网络化过程。它对中国的法治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很多方面,就中国法律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来说,它主要表现为对该共同体的共同的法律知识背景、职业训练经历、职业利益、职业精神气质之形成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随着中国融入全球化浪潮步伐的加快,中国的法律共同体应以昂扬的发展姿态推动中国法治事业的勃兴,使中国在全球法律网络化过程中早日从边缘进入中心。  相似文献   

8.
郭捷 《世纪桥》2006,(12):83-86
职业安全卫生权.亦称劳动保护权.是指劳动者在职业劳动中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获得保障.从而免遭职业危害的权利。职业安全卫生权的基础是人的生命和健康的权利.职业安全权是最基本人权的体现。职业安全卫生权的权利理念经历了一个从初步形态发展到较为成熟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法律专业不断地职业化,中国法制不断地完善和发展,要求中国的法官素质越来越高,特别是最高人民法院非常重视女法官的队伍建设。本文通过对目前女法官素质现状的分析,提出通过对女法官职业信仰的树立,注重职业形象的培养、以及对有突出成绩女法官的待遇提高等方面,鼓励女法官努力提高职业素质,实现自身价值,有为才有位。  相似文献   

10.
黄健 《求贤》2010,(3):37-38
以廉政文化提升检察职业价值观.是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中央关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大背景下.各级检察机关面临的新课题.对于加强和改进队伍建设.提高法律监督职能、服务大局、服务人民群众,体现公正、高效、清廉、文明、和谐执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检察干警职业价值取向的深刻变化.天津市和平区检察院在以廉政文化提升检察职业价值观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初步经验。  相似文献   

11.
艾迪 《党课》2011,(13):102-103
有人说,法律首先是让人敬畏的,其次才是对人惩戒的。换句话说,一个人,如果有了敬畏之心,就会规范自己的言行,不会触犯法律,甚至也不会违背法律之外的道德律;而当一个人需要法律惩戒的时候,实际上从另一个角度可以证明,这个人已经没有了敬畏之心,更不会顾及所谓的道德律。  相似文献   

12.
张哲 《山西青年》2023,(9):112-114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职教育更强调培养人才的职业能力,在财务管理专业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职业能力评价分析,深入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并建立一体化的教学结构,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意识,培养其良好的职业素养。本文将围绕着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展开探究,旨在提升人才核心竞争力,促进人才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人民检察院对民事(经济)行政案件审判活动的法律监督力度的不断加大,促使法院纠正了一批批错案,维护了司法的公正和法律的权威,当事人满意,人民群众满意,收到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但我们也应清醒的认识到,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新情况、新问题也在不断的出现。  相似文献   

14.
我国法律职业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在法律职业化建设过程中,面临法院司法行政化倾向严重、司法队伍整体素质低、法律“职业割据”明显等问题,应通过采取建立法律职业化准入制度、实现法学教育和司法考试的良性互动等措施推动我国法律职业化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当今法学教育中普遍存在忽视法律伦理教育的倾向。法学教育应重视道德教育与信仰教育,使学生在对法学知识系统了解与把握的同时,形成法律信仰。  相似文献   

16.
在新加坡,公务员并非最有“钱途”乃至前途的职业。在新加坡,最优秀的人才往往学医、法律或金融,进入商界杀条血路出来那更是“钱”途光明。当然,进入公务员队伍也是一份不错的职业,起码很稳定,不过要说收入,比起当医生、律师或银行家可就差多了。  相似文献   

17.
刘治琳 《求贤》2008,(9):43-43
职业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出新并变换“温度”的。国外的职业趋向或许可以带给我们一些预示和灵感。  相似文献   

18.
羽戈 《廉政瞭望》2014,(11):57-57
对于什么样的律师是最好的,我想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律师界乃至法律界没有上限,只有底线。说到底线,我们不妨来谈谈另一个问题: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法律人?答案其实很简单:中国需要坚守法律的法律人。  相似文献   

19.
谭卫  朱莉红 《唯实》2003,(4):47-49
法制现代化是人类法律文明必经的成长与跃进过程 ,研究法制现代化正成为当代法理学领域的一个新的重大论题 ,而法律权威问题则是研究法制现代化的核心问题之一。应当看到 ,随着我国司法制度的不断改革、完善和法制现代进程的有序推进 ,法律权威也不断随之巩固和提高 ,但它与我国法制现代化进程的要求尚有差距。因此 ,应该从提高立法质量、落实违宪审查制度、贯彻司法责任原则、加大执法力度等方面入手 ,进一步加强法律权威建设  相似文献   

20.
马建荣 《共产党人》2008,(14):36-36
公民,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在现代商业社会中,越来越频繁地遭遇民商事活动。如果不具备应有的法律常识。就会遭遇不应有的法律风险,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受损。从本期开始,我们将陆续登载一些民商事类案例,使读者从中获得应有的法律知识,防范不应有的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