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编辑同志:我和丈夫个性都很强。婚后,我们为了改变对方展开了无休止的战争,从争吵对骂到性惩罚分床而居,时间已达2年之久。他提出离婚,我不同意,想"拖"死他。丈夫说,协商不成他就起诉,  相似文献   

2.
长时间以来,我幼小的心灵总被一个问题困扰着,我老是在脑子里问自己:"我生活中的大石头究竟是什么?"事情还得从政治老师讲《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时穿插的一个小实验说起。老师拿出一个宽口瓶,然后把拳头大小的石头一块块地放进去,直到一块也塞不下时,他问:"瓶子满了吗?"我们都说:"满了!"他又拎出一桶小石子倒进瓶里,摇动瓶子时,石子一个个挤进石头中间的空位,再问:"满了吗?"这时我们提高了警惕:"可能还没满吧!"他又拎出一桶沙子倒进瓶子里,沙粒流到石头和石子之间的缝隙里,他再问:"满了吗?""没有!"这次全班发…  相似文献   

3.
<正>他被国外称为"世界上第一位公开揭露原子弹秘密的人"和"中国核能之父"。他于1953年加入九三学社,为九三学社第六、七、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认识卢鹤绂是很久以前的事情,关于他的文字我写了上百篇,如今他离开我们竟然20年了。往事如烟,物是人非,有关卢鹤绂的记忆像过电影般在我的脑海里闪现……  相似文献   

4.
杨艳丽 《中国保安》2010,(10):10-10
最近,中队组织开展了"读书,读好书"活动。这期间,我喜欢上了阅读《中国保安》杂志,杂志里报道了许多保安员的先进事迹,让我受益匪浅。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朱良玉:保安状元一路走来》一文。看完此文,我感慨颇深。"保安状元"是朱良玉个人的荣誉,更是集体的荣誉,他是我们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人,他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楷模和榜样。珍惜荣誉,首先要做到的是爱岗  相似文献   

5.
我想这个遥远的国家———中国一直深深地吸引着我。每当我的父亲打开他那个放着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带回的盛满中国物品的盒子时 ,我进入了一个奇妙的世界。他会从盒子里拿出他在任主治大夫的那个部队的指挥官给他颁发的奖章 ;他会从盒子里拿出象牙筷子 ,并且给我们示范如何握着和使用筷子 ;他还会从盒子里拿出刻有他名字的狮型玉石图章 ,然后写给我们看如何用两个中国字“扬”和“库”来写我们的姓。他会从盒子里拿出许许多多东西 ,每一件都有它自己的故事。我从来都没有想到过我能亲眼看到我父亲讲的故事里的地方。这些地方曾经是我…  相似文献   

6.
正北京希望工程20年.在爱中行走的印记.有无数的人和事感动并深深影响着我们。刘伟岸就是这样一位让我们从心底里敬佩的好心人。十几年前的一个炎炎夏日,北京希望工程接待室的门被推开,一个身形瘦弱、穿着破旧、满头大汗的盲人走了进来:"这里是资助学生的地方吗?"我们赶紧请他坐了下来,只见他从兜里摸索着掏出一个手绢包,里面是厚厚的一沓人民币,"我要捐款,资助13个学生,我终于实现我的目标了。""什么目标?"大家好奇地问道。"我要资助100个学生,加上这13个,我就完成了我的目标了"。他微笑着说道。  相似文献   

7.
《台声》2020,(13)
正"天地人和"是台湾江明贤大师送给我的一幅字。那是2013年秋天,我已经退休半年多了,当时留在全国台联里做会史征集整理工作。那天,接到电话,是江明贤大师打来的,他说,因为参加一项交流活动,路过北京,住在三元桥国展附近的一家饭店,大约有一个多小时的行程空档,他想见我。放下电话,我赶去饭店看他。老友相见,自是十分愉悦。我们聊了半个多小时,他拿出一幅字送我,就是这幅"天地人和"。这幅字  相似文献   

8.
爱在阳光里     
"在黑暗里,微光让我感到由衷的安慰,这个世界上最好的男人是我的丈夫,他给了我力量和勇气。在我最窘迫和忧郁的日子里,是社会的理解、关爱让我战胜自己,活得精彩!"  相似文献   

9.
郭老的回信     
高平 《北京观察》2012,(6):62-63
正之所以珍藏郭老这封信,是基于对他的尊敬。尊敬他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是伟大的作家、学者,杰出的书法家;更因为他是在关键时刻鼓励我走向生活、走向文学的长者。在我家客厅的墙上,一直挂着一个不大的镜框,里边镶着一封用毛笔竖写的信。这封信我已经保存了62年多了,它可不是在房子里、箱柜里存放着的,而是曾在我的背包里、帐篷里随我行军,伴我过冰河、走过雪山,躲过了雨雪风霜的侵蚀,逃过了"文革"抄家的劫难,能够保持住原件的完好,真不容易。  相似文献   

10.
<正>1996年8月,张新民携全家回国。此前,他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和做博士后研究。如果没有中科院的"百人计划",也许我们无法拥有像他这样的杰出科学家,也可能不会有我与他的这次"面对面"……乡情初夏,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张新民的办公室在图书馆二楼,窗外草木蓊郁,生机盎然。我们相对而坐,他的脸上挂着笑容。张新民出生于河南温县。尽管在国外待了近10年,回国后又在北京工作,但他一直喜欢豫剧。"很喜欢!"他强调。"我的手机里存有《朝阳沟》,  相似文献   

11.
邱君德昌是我老乡,更是我大学时的同窗,我常叫他"老班长"。他在大学一年级时就开始文学创作,毕业参加工作后,笔耕不辍,迄今已出版诗集两本、长篇小说两部。最近,他捧出由海峡书局出版发行的诗集《山水性灵》,送我一阅。细细翻阅、品味他的诗集后,我的思绪里流动着一条名叫"乡愁"的暗河。乡愁是什么?在余光中的《乡愁》里,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一张窄窄的船票"、"一湾  相似文献   

12.
主持人:请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老师发言,他主讲的题目是"奥巴马时代美国怎样变革"。奥巴马扛着"变革"大旗登上了总统宝座,大家都很关心他的"变革"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我们来听听金老师的答案——我想从美国新政府的角度切入讲几点看法,一是奥巴马当选与美国的变革关系,包括他的政策倾向。二是美国目前面临的新形势。  相似文献   

13.
我在开罗的时候,有一天遇见一个儿时的朋友,他现在是埃及一家大型世界级清洁公司的销售经理。见到这位老朋友,让我回想起我们在学校里的一些事儿。聊天时,他突然话锋一转向我谈起他同事的妻子,他的同事是公司里的一个德国人,  相似文献   

14.
4月30日,浙江省教育厅刘厅长给我打电话,在电话里他说:"请转告老师们,农村教师的岗位津贴政策就要出台了,代我问候老师们。"当时,我们全校师生刚好在操场上做晨间活动,当我把刘厅长的电话转告给他们时,老师们当场感动得哭了……  相似文献   

15.
《乡音》2007,(8)
有一次在春节的回国飞机上,我的邻座是位黑人——西非某国驻华大使馆二等秘书。一路上我们聊了许多中国问题。他给我两点深刻的印象:一是他的素质"大概不算高",当然这不是因为他一身落魄商人的打扮,而是他不停地找空姐要酒却不喝,最后把六七瓶酒都装进旅行包里带下了飞机。另一个印象是他对我说,中国发展太快了,但是中国人还没有大国国民应有的素质。这是他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由于我已经私下认定这位来自非洲战乱国家的外  相似文献   

16.
寂寞的芬芳     
有一种芬芳只和寂寞有关。脉脉的,涓涓的,在我们的怀念里萦绕着黑夜的无眠。一个人远去了,他的灵魂在水上漂泊,他的传说年年让我们在一个叫“端午”的特殊日子里沿河而下,举着烛光,把饕餮的鱼儿呼唤。我们说:让他的生命安息,别惊扰他的梦,让他在我们的祈祷里漂得远一些,再远一些……我在一首诗里写下:没有人能认出我,因为我蓬头垢面。我走过一座座城市和村庄,和每一双被艾草熏染得星星般清纯的眼睛交谈,你一下子就认出了我,你凄楚的呼唤让我热泪潸然。故国何在?道路何其修远!人们啊,我爱你们。我的热爱更多源于帝王对我的伤…  相似文献   

17.
杨光 《中国减灾》2011,(18):28-29
全世界对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狂热虽然在消褪,但这反而更有助于我们平视这位"全球第一"政要。而更能体现奥巴马领导风范的,不是拍板击毙本·拉登,而是两年前他所做的一次演讲,面对的不是将军和政客,而是校园里的普通孩子——今天是开学第一天,我想许多人都打心底里希望现在还在放暑假,以及今天不用那么早起床。我理解这份心情。小时候,我们家在印度尼西亚住过几年,而我妈妈没钱送我去读书,因此她决定自己给我上课——时  相似文献   

18.
梁贵三 《黄埔》2011,(1):29
黎原是一位和霭可亲的老学长,我们之间虽说接触不多,但他的高大形象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曾记得2002年9月26日下午,电话铃响,我拿过听话筒后,听见对方问我:"贵  相似文献   

19.
陈亦权 《乡音》2016,(4):56
前不久,我跟随德国同事希克姆去他的老家也就是德国多特蒙德市做客。那个周末,我看见他那才十来岁的儿子正独自收拾书房,就走进去问他需不需要帮忙,他笑笑说自己可以完成,正说话间,我留意到了他书桌上的一把直尺,它的外表和我们国内那种20厘米长的直尺并没有什么不同,但区别是它的刻度不是那种"槽型短线",而是一条条嵌在透明塑料里的细钢针,在这把  相似文献   

20.
在没有遇到他之前,我说一定要嫁一个有钱的男人,这样才有安全感。好友朱碧说钻石才是女人的朋友,交男朋友还不如买套房,我赞同。 后来就遇到了他。 我们其实早就相识,10年前我的日记里写的都是他,只是他不知道。10年后他来找我,说他终于工作了,可以向我表达积压10年之久的感情了,虽然我们空白了10年,但我还是决定赌一把,因为那些刻骨铭心的曾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