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年关之前,我多次本能地想到要买票,回家陪母亲过年。可又很快从这种混乱的思绪中清醒过来。我知道,相依为命50多年的老母亲,在去年12月15日已经逝世了。回家陪母亲过年,已经成为了一种无法企及的奢望。  相似文献   

2.
写给妈妈     
引子2014年10月21日。我敬爱的妈妈邹连秀驾鹤西去。享年78岁。她虽只是一个平凡质朴的农村妇女,却是我情感世界的玉皇大帝。我从军35年,回家看母亲的次数屈指可数。回去陪她过年总共只有可怜的4次。写下这些文字,权作对母亲的思念和追悔……  相似文献   

3.
今年春节,母亲因在城里住得久了,惦记着乡下,要回老家过年。于是我和妻决定陪母亲一道回趟老家。  相似文献   

4.
过年的母亲     
倏忽之间,兵已做了十四春秋,每遇了过年,就念着回家。急慌慌写一封家信,告诉母亲说,我要回家过年。母亲这时候便拿着那信,去找人念了,回来路上逢人就说,连科要回来过年了,仿佛超常的喜事。  相似文献   

5.
杨婵 《新湘评论》2020,(4):35-35
宝贝:现在睡着了吧,妈妈想你了,实验结果还要两个小时出来,趁着一点空隙,妈妈想和你说说话。很多次,妈妈想通过视频告诉你,等妈妈回来就给你带你喜欢的棒棒糖。可是,一次也没有实现,不是凌晨回家你已经睡了,就是整夜都没有回家。因为你刚满两岁,什么也不懂,你不知道妈妈在干什么,为什么一直都不能陪你玩耍。你想要的抱抱我没有给你,你想要的亲亲也没有给你。对此,妈妈心里感到十分内疚和自责。  相似文献   

6.
逝去的炊烟     
春节前夕,母亲打来电话,说我这几年都没回家过春节,今年说什么也要回去过年,尝尝她亲手做的“农家乐”。  相似文献   

7.
爷爷的影集     
正难得和爸爸一起回老家过年,尽管南方一场接一场的大雪,抹去了我对故乡春暖花开的向往,但是对于一个六七年没有回老家看望爷爷奶奶的我,内心还是充满着期待,看看父亲小时候生活过的家,看看只能在电话里听到热情相邀的爷爷。由于天气原因,原定回家的时间是夜里12点,一直延迟到凌晨的四点,回家时让我意想不到的是,爷爷为了等我们回家,居然还没有睡觉,尽管知道我们在路上已经吃过了饭,仍坚持端上了早已准  相似文献   

8.
最好的馈赠     
读初二的时候,我的成绩很差,尽管我已经用了心,可英语考试 成绩总是个位数,数学一直不及格。在盛行统考的年代里,我这样拖 累全班成绩的“差生”是各科老师的累赘,巴不得我们退学回家。要 不是怕见母亲辛苦劳作的样子和父亲期待的目光,我早就顺从老师 的心愿——退学了。  相似文献   

9.
回家     
回家赵少琳回家回家这是我多年寻求的方向和我心中一直闪耀的光芒岁月沧桑路途坎坷可我总是把家乡珍藏回家回家母亲等待已久母亲倚门而望母亲望眼欲穿母亲的眼睛里含有黄河的亢奋和长江的问候我多想依偎着母亲让母亲的微笑抚平我心灵的创伤和倾听母亲的歌唱回家回家屋檐下...  相似文献   

10.
左进 《当代党员》2014,(3):42-43
1月10日,离过年还有一段时间,云阳县故陵镇的王明海老人却早早地准备年货了。 “儿子说今年应酬少了,过年要回来陪我一个星期呢,我要早点准备。”王大爷说。  相似文献   

11.
这一生.三个字.简单,却又很沉重.年后,也包括年前,甚至是正过年的时候,村里一下子去世了很多人.其实,我的父母也上岁数了.每每回家,他们都喜欢和我絮叨些村里的事儿,谁家娶媳了,谁家生孩子了,谁家的老人在某日的某一个时候不在了.有些我不是很熟识,有些却很熟悉.有一位大娘半夜从炕上摔下来,等家里人发现的时候,已经没气了.  相似文献   

12.
安宁 《党课》2011,(24):75-76
我一直都不喜欢母亲,总觉得她是世界上最忙碌的人。我记得年少的时候,小城里放电影或者有戏班子来,她从来都不会有时间陪我去。她总是把我送到电影院门口,为我买好票,而后便逆着来陪孩子一起看电影的家长往外走。偶尔回头,看到我还站在那里不满地看着她的背影,她便会一挥手,重复那句干篇一律的话:“我在散场后等你。”是的,她唯一能够给我的,就是散场后用自行车载着我回家。  相似文献   

13.
你不是我爸爸,管不着我什么时候回家,这是我劝孩子的伙伴早早回家时受到的礼遇。权力只对权力的来源负责,如果你不是权力之父,没有授予  相似文献   

14.
理解父亲     
已经有16个年头没有见过父亲的面了,不是做儿女的不孝,也不是相隔万里,只因为父女间心的距离。 1983年,父亲和母亲分手后,父亲调到另一单位,随后又调回老家陕西。父母不和使作为大女儿的我总在千方百计创造机会说合父母,想让他们为了儿女能够握手言和,重归于好。父亲这次走只带我和两个弟弟,妹妹留给我母亲。父亲决定这次调回内地,  相似文献   

15.
许力 《党建文汇》2009,(4):54-54
他做生意发了财,成了大款?一天,他遭遇了一场车祸。好在事故不大,他只是划破了层皮。在等待维修车辆的时候,他忽然想到这附近是他父母的家,他已经很久没有回家看望父母了。在这个地方出了并不大的车祸,是不是父母在想着他,想让他回家一趟?为表孝心,他特意在父母家住了一夜。第二天走的时候,他接过母亲递过来的西装,发现衣服上破损的地方已经被母亲密密的针脚缝好。看着母亲通红的眼睛,  相似文献   

16.
母亲在,是子女的幸福母亲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过来,语速很慢,含混不清,仿佛远隔着万水千山。我的话,她似乎听不见,最近经常是这样。母亲在电话里对我说:"我老了,耳朵有点聋了。"我为此焦灼不安,在网上搜索助听器,挑选了一款最好的。我想让母亲尽快用上助听器,希望她能恢复听力。母亲今年98岁,我每天晚上和她通电话,20多年没有中断过。不管我走到哪里,哪怕到地球的另一边,也要算准时差,在北京时间晚上9点半给母亲打电话。  相似文献   

17.
大夏支部成立于1924年秋天,当时是在我的房间里开会的。记得当时我住的附近资本家门口,摆两盆菊花,就是那个时候。我们在附近宿舍里开会。1924年这一年年假,我曾回家一次,主要是看我的母亲。本来是想赶回家过元霄(正月初九日,莆田风俗不是正月十五日)到了十一日才到家,元霄已过。当时团的负责同志,要找以全国学生总会名义,回家去宣传。带了许多印刷  相似文献   

18.
共和国诞生的前夜,我的父亲,正和他的战友们一道,为这个东方巨婴的降生,进行着艰苦卓绝的产前准备。这时候,我的母亲分娩了,生下了我的哥哥。日子在风雨中流淌。那一日暮色苍茫时分,母亲上路了。母亲要去哪里?枪声炮声就是她的目标。哪里有枪声,她便向哪里狂奔。母亲要去寻找父亲。母亲知道,父亲在枪炮声稠密的地方。母亲不知道自己走了多久,走了多远,也不知道自己走到了哪里。太阳升了又落,月亮缺了又圆。母亲走出了平原,走出了荒猢,迷失在南方的大山里。终于,在一个血色的黄昏,在一座大山的拐角处,母亲繁面碰上了父亲的…  相似文献   

19.
拾花三十载     
生在棉区、长在棉区,便与棉花结下了不解之缘,拾花的经历也就与记忆共存了。 父亲的早亡,迫使寡母在参加日常劳动的同时还得照顾我和刚会走路的弟弟。因此在三秋拾花的大忙季节,母亲因为中午不能回家,就只能将我和弟弟拖进了棉田。那时的母亲常常一个人拾两行花,弟弟自顾自玩,稍大一点的我就模仿母亲拽起了棉花。如今已经无法知道当时拾花的情景了,但母亲常常要求我带弟弟去一边玩,并笑我是  相似文献   

20.
与爱同在     
有一年冬天,最疼爱我的外公忽然去世,一种难言的哀怆几乎吞没我的生活。在一个落雪的晚上,好友忽然提出要陪我喝酒,酒阑人醉的时候,他讲述了一段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大哥因病去世那年,母亲已经70岁。为了不让体弱的母亲过度悲伤,我们兄妹几人商量后决定向母亲隐瞒这个噩耗。由于大哥生前住在外地,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才会与母亲团聚,相信母亲是不会察觉的。尽管我们都避免提及大哥,但是一段日子以后,母亲还是念叨起来,说大哥是儿女中最孝顺的一个,为什么这么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