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60年代初,由于三年自然灾害和极左思潮的泛滥,党在重大政策上出现失误,使国民经济不断恶化,人民生活极度困难.  相似文献   

2.
<正>谈到家风,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我的父亲——李国蔡。我的父亲,是出生于滇红之乡——临沧市凤庆县的彝族,个不高、有点黑,勤劳、节俭、少言、爱看书、善于思考。他曾经是一名基层公务员,现在是一名退休在家喜欢养花种草的小老头。这个不起眼的小老头,是我成长的引路人。  相似文献   

3.
侯松平 《黄埔》2020,(2):56-60
2019年12月19日,在北京召开的庆祝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35周年座谈会上,看到了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95岁高龄的林上元会长,十分激动,脑海中不断浮现出父亲侯炳垚的身影。父亲是黄埔军校18期毕业生,生前是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河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回想起父亲的一生,特别是离休后定居郑州的28年中,努力践行黄埔精神、弘扬传统文化,心情久久不能平静。1994年,黄埔军校同学会举行庆祝黄埔军校成立70周年活动,父亲应邀作为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出席。  相似文献   

4.
我的父亲     
我的父亲是一位普通的人民警察,总穿着一身橄榄绿的警服。我从小就爱跟在他的背后看他的背影,好像无论什么时候,父亲的背影总是那么高大挺拔,给予我的感觉永远是安全、温暖而且幸福。 我刚上初中时,学校离家很远,母亲身体不太好,父亲在乡下派出所工作,很少回家。他只要回到家,就拼命地做家务,说是补偿回家次数少的缺憾。有一年夏天,我正在上  相似文献   

5.
我的父亲     
50>>《 》2004年第8期50>>《 》2004年第8期来深圳打工,一转眼就是四年。四年间我一直没有回过家。我总觉得自己混得不好,等混得好一点再回去。父亲经常打电话给我,说我年龄不小了,应该找个对象了。哥哥也常常打电话给我,说父亲年纪大了,经常想我,叫我回家看看。可我为了那份虚荣心,没把这话放到心上。去年四月,哥哥打来电话说父亲病重,望即刻回家。起初我有点不相信,父亲身体一直很好,怎么会突然病了呢?经哥哥三番五次催我,我才感觉真的是父亲病了,于是急急忙忙地赶回家。我在医院里见到了躺在病床上的父亲,父亲插着氧气管,挂着药水,处于…  相似文献   

6.
我的父亲     
我的父亲去世已经15年。他慈祥的面孔,他朴实的性格,他诸多的往事,让我时常忆起。  相似文献   

7.
我的父亲     
我的家乡在浙江北部的湖州,地处杭嘉湖平原和上海、杭州、南京的中心地带,是自古的"丝绸之府,鱼米之乡"。我的家就坐落在湖州素有"桑林"之称的双林镇的农村,当地的农民家家户户种桑养蚕,种植水稻。我的父亲就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他  相似文献   

8.
我的父亲     
父亲是累倒在岗位上的,是为了千万个家庭的安宁而倒下的,父亲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这足以让做儿女的感到骄傲。于是,我说服自己,不管前面的道路有多么艰难,都要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以告慰父亲。   1990年 11月 30日,是一个令我们全家终生难忘的日子。我的父亲——徐效典因工作极度劳累,倒在了他的工作岗位上,匆匆走完了 46年短暂的人生道路。   十年过去了,这 3000多个日日夜夜,父亲的音容笑貌无时不在。每天晚上躺在床上,总是回忆起与父亲相处的一点一滴,至今仍是那么真切。多少次梦中醒来,父亲慈善、宽厚…  相似文献   

9.
10.
《黄埔》2017,(1)
正我父亲叫曾瑞聪,现年96岁,广东揭阳人(现广东揭西县五经富镇)。1939年广东沦陷,高中毕业在家乡教书的父亲为国家独立、民族生存而投笔从戎,考入黄埔军校(广州)17期通讯科。1941年毕业后分配在成都部队,后调到川东师管区。1949年随部队在四川渠县起义,部队整编为第四野战军50军独立师。因母亲岳用仙是成都人,父亲起义后一直在成都生活。母亲是个勤劳能干的人。1956年,母亲在成都市幼教培训班毕业  相似文献   

11.
我的家在陕西省的一个农村,这里属于“八百里平川”富饶的关中平原,汉武大帝和唐杨贵妃就葬于我所在的兴平市。在历史的长河里,每个人都是一朵浪花,可以看到历史巨变的人应该说是少数的。在新中国建立的60年里,我们家完整见证了国家发生的变化就只有我的父亲,从这个意义上讲,他是很幸运的;而我们这一辈人,虽然见证不完整,却在充分享受着国家变化给我们生活上的巨大改善,无疑我们更幸运。总的来看,当国家困难的时候,  相似文献   

12.
有朋友告诉我,在严党风肃党纪方面,有些人始终不敢喊"向我看齐",也有一些人虽然敢于在台上大谈反腐败或讲出一些掷地有声的豪言壮语,但这仅仅是装潢门面喊给别人听听而已,根本就没有去做或没有打算认真去做。我觉得这种现象虽然不普遍,但却值得引起警觉。 只要稍稍剖析一下一些腐败案例就不难发现,有些腐败者在管好亲属和身边的人方面,从来  相似文献   

13.
我的父亲陈泽同与毛泽东周世钊的一段往事追记陈淞我的父亲陈泽同,于1898年生,1989年逝世,湖南长沙人。父亲生前是一名高级建筑工程师。1919年,父亲11岁,在长沙市修业小学读高小。这一年,毛主席与他的同窗好友周世钊先生同在修业小学任教,毛主席教历...  相似文献   

14.
张心庆 《传承》2010,(31):34-35
<正>2010年5月,一些媒体刊登了一条消息:国画大师张大千的一幅画《爱痕湖》,在北京嘉德拍卖公司拍出1.008亿元人民币的天价,这在中国现代绘画史上是空前的。爸爸的画能为中国甚至全世界所认可,我心里也很激动。爸爸虽然没有留给我什么价值连城的画,但是在我看来,我心灵的财富,那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珍宝。  相似文献   

15.
我爱出镜栏目开播了!如果想展示魅力身影,如果想刊登生活中你的精彩时刻,如果愿意结交五湖四海的朋友,或者你仅仅想对着读者来一个灿烂微笑,请你站上这方魅力舞台。我爱出镜栏目现招募出镜人士,地区、性别、年龄均不限,只要你热情、自信,就请加入我们的行列!有意者请根据每月出镜主题,提供数码彩色生活照一张,注明姓名、年龄、爱好、地区、职业和一句心愿感言,发送至zhongguonvxing2008@126.com。展现魅力身影,分享精彩时刻,我爱出镜栏目期待您的参与。  相似文献   

16.
《中国残疾人》2014,(9):19-19
我们希望这是一份有温度的征文启事,能听您讲述“父亲”、“母亲”的故事。亲情,是人类情感中一个恒古不变的主题。而一个有着残障人士的家庭,会有着更多的人性瞬间。史铁生在《我与地坛》里曾描述母亲,“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  相似文献   

17.
周元亚 《黄埔》2008,(3):58-60
父亲自1976年4月去世至今已有30多年,这篇稿子是我在阅读母亲张素我让我保存有关父亲的大量资料之后整理出来的。我无法控制自己想要用尽可能多的时间去阅读,因为越读越接近了父亲,越读越觉得父亲的亲切。  相似文献   

18.
“我这辈子有两个没有想到:一个是没有想到被放在这么高的位置上;一个是没有想到在我退下来以后,还有这么个好名声。”  相似文献   

19.
文杰 《台声》2011,(7):46-47
4月6日7时02分,我的父亲文英离开了我们,父亲在病床上与疾病抗争了一年零八个月之后,永远地离开了他无比眷恋的这个世界。虽说我对此早有思想准备,但当我看到病房里的监护仪器上显示成一条直线时,我的脑子里还是一片空白,悲痛欲绝的我只能呆呆地站在病床前看着老父亲,  相似文献   

20.
今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纪念日,为了宣传和弘扬老一代共产党员知难而进、一往无前、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本期特刊发祁文山同志的事迹,以献上我们对这位革命前辈深深的敬意。我的父亲祁文山(原名宋一文,曾用名宋长富),中国共产党党员,曾任政协河南省第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南省工商联、民建河南省委副主委兼秘书长,全国工商联执委。1997年6月26日凌晨3点30分,父亲走完了他80年的人生历程。我父亲60多年的革命生涯是和党的隐蔽斗争事业紧密连在一起的。1917年4月,父亲出生在天津市一个城市贫民家庭。他从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