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失业是西方世界目前最严重的问题,对青年人的打击最大。七十年代,西方世界经济持续衰退,因而导致失业人数剧增。最近五年来欧洲经济共同体各国失业者中百分之三十七是二十五岁以下的青年,其中不少人从学校毕业后从未工作过,领不到什么救济。失业使他们感到空虚和绝望,从而导致为数众多的自杀、吸毒、非婚生子女和犯罪等事件。失业使青年对现存资本主义制度非常不满,认为资本主义无法解决他们的困难,资本主义制度是导致失业的最深刻原因,而失业又是企业主进行斗争的政治手段。他们主张应当以另外的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失业青年中大学生占据相  相似文献   

2.
方巍 《青年研究》2005,58(4):6-12
本文揭示了青年在就业方面面临的严峻现实,认为这是社会不协调发展的结果。作者认为,发展性福利思想为我们解决上述矛盾提供了新思路。文章具体从青年人力资本、社会资本投资和资产积累以及政策的组织和实施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青年失业现象、原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中国的失业问题中出现了青年失业现象 ,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青年失业现象的特点、产生原因不同于其他人员 ,因而解决这类失业的对策也有别于解决其他人员的对策。本文在介绍了解决青年失业问题的相关经验之后 ,提出了缓解我国青年失业现象的若干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4.
社会风险不同于风险社会。社会风险能否控制取决于国家—社会关系的性质和彼此的分工合作。在现代工业时代,弱国家强社会和强国家强社会是两种相对合理的国家—社会关系类型,这两种国家—社会关系类型在控制社会风险方面能有效地发挥作用。这意味着必须从国家主义视角转换到国家—社会关系视角,才能真正把握相对于国家存在的社会概念,换句话说,只有将国家置于社会之中,强调社会力量和行政力量并举才能解决社会风险控制问题。此外,还需要调整国家—社会关系中权力、资源、影响力等方面的占有格局,将营造"健全的社会"作为社会风险控制的目标。在此目标下,社会风险控制应坚持自主、责任、社会信任等三项基本价值原则。  相似文献   

5.
在国内的研究传统中,残疾人群体面临的社会排斥常在宏观的结构层面讨论,个体经验层面却较少受关注。本研究以深圳市肢体残疾青年的社会排斥经验为研究内容,结果表明,残疾青年遭到社会排斥的经验与获得社会支持的经验共存。从个体经验层面分析社会排斥,呈现出个体与社会充分的互动,这种双向互动的过程,丰富了残疾人社会排斥研究中关于社会排斥动态性的解释。另外,本研究呈现出残疾青年的被排斥和自我排斥的复杂身份认同的内涵,并发现其身份认同的形成来自于与微观、中观和宏观不同主体和环境的互动。主观视角、身份认同概念的引入,将丰富社会排斥动态性的理论解释,为解决残疾人群体的社会福利问题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社会排斥视角下的"新失业群体"现象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新失业群体”规模庞大、涉及范围广泛,对我国经济与社会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了能够增进人们对“新失业群体”的认识,笔者尝试在梳理有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一些案例,从社会排斥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一次分析。  相似文献   

7.
国家与社会关系刍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重要特征就是社会高度国家化。体制转换时期,传统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必然引起剧烈变动和重新调整 从国家与社会适度均衡和建设性互动关系的视角,来科学界定和把握国家与社会关系是有益的。改革的思路必须超越放权让利局限,正确定位国家与社会关系,这就需要:创新政企关系,改变国家与社会一体化的职能和主体基础;发展社会中间组织,创新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组织机构;提高国家的社会化水平,以社会约束国家。  相似文献   

8.
宗教与社会和谐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宗教与当代中国社会相适应、宗教与其他社会要素相协调统一的观点和主张。宗教与当代中国社会关系包括两方面:一是宗教作为社会子系统与社会主义社会整体的关系,二是宗教作为社会要素之一与其他社会要素的关系。宗教与社会关系和谐论包括两部分:一是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简称"适应论",二是宗教与其他社会要素关系相和谐,简称"和谐论"。其中,"适应论"是"和谐论"的基础和前提,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9.
李亚妮 《学理论》2012,(25):77-78
近年来,随着4050下岗、失业人员逐步进入退休年龄,2030青年的就业问题成为新的难题。2030失业青年的就业问题对我国经济与社会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运用个案社会工作方法和技巧,结合实际案例,为解决失业青年就业问题提供了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0.
青年失业的特征及成因:基于国际视角的考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毕先萍 《青年研究》2004,15(10):12-21
本文基于国际视角 ,分析了青年失业的总量和结构特征 ,认为青年失业具有明显的总量不稳定性及结构不均衡性 ,并从青年劳动力需求、供给、市场失灵等方面研究了青年失业的成因。  相似文献   

11.
城镇青年中的“自愿性”和“寻求性”失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的中心是论证“自愿性”和“寻求性”失业已成为城镇中存在失业的一项基本原因,并探索该类失业产生的深层背景。一、“自愿性”“寻求性”失业已成为城镇存在失业的一项基本原因近几年,我国大中城市普遍出现一些行业和职业的招工难,这类招工难不仅与企业冗员并存,也与城镇每年200多万的青年失业并存,这一奇特的现象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很显然,这部分青年的失业不能用劳动力供过于求、就业机会不足来解释,招工难的存在意味着就业机会尚未得到如数的填补;这部分失业也不能用结构性失业做出合理解释。因为招工难的行业和职业对劳动者各项素质要求的并不高,多数失业者符合这类招工条件,不存在失业者素质与招工难单位的劳动力需求不相符合的问题。面对这种困境,唯一合理的假设是该类失业属于“自愿性失业”和“寻求性失业”。“自愿性失业”指劳动者拒绝某类行业或职业的小时工资率所引起的失业;“寻求性失业”指劳动者为寻找理想职业而放弃其它就业机会所引  相似文献   

12.
随着劳动力资源日益丰富,我国的失业人口已呈上升趋势。近10年来,我国平均每年净增劳动力1680多万,虽然我国经济处于持续快速增长过程中,全国城乡净增就业岗位平均每年达1320多万个,也不足以吸纳丰富的就业劳动力资源。据劳动部统计,1994年末城镇登记...  相似文献   

13.
在信息化时代,网络空间的兴起为政府与社会关系的重构提供了重要动力,网络治理是顺应社会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应通过建设一个强政府和一个强社会,做到强强联合,共同合作、共同治理、共同应对社会发展中的各种挑战.  相似文献   

14.
人类历史演进呈现出国家与社会关系逐步分离的趋势,社会现代化运动加快了这种分化的趋势。中国正在经历着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现代转型。这种转型是建设价值理性、制度理性和行为理性的过程,是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性化。为此,要建立以人本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价值体系,建立以人权保障为中心的国家制度体系,建立以社会自治为目标的社会管理体系,以实现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国务院和各省份法制办公室2000~2013年行政复议的统计数据,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视角,观察此时段内行政复议的特征,包括其总体规模、变化趋势、被申请复议的政府层级、涉及的行政领域、审结类型等。研究表明,在有连续统计的年份和省份中,行政复议申请数量总体处于小幅波动的上升状态;被申请复议的政府层级以市县级政府及部门为主;涉及的领域集中在公安、土地、劳动和社会保障、城建等领域;行政复议案件处理中,维持率居高不下,纠错率逐渐下降;不同省份行政复议数量的变化与经济因素有较为密切的相关性。行政复议的这些特征反映了2000年以来中国国家与社会之间的争议呈持续多发上升趋势,具有较高的持续性、集中性和黏聚性,现有争议解决机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革与完善。  相似文献   

16.
政府供给与社会需求的天然矛盾,决定我国政府与社会关系的调整是一个长期过程。后发现代化国家的"身份和资源",决定了中国政府与社会关系变革的渐进模式。在"强政府与强社会"前提下,力争政府与社会关系调节的法制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以及调节手段的科技化和信息化,无疑是我国政府与社会关系改革的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17.
汤建龙 《理论探讨》2006,1(5):55-59
马克思对现实社会关系的理解有一个从经验主义到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过程。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笔记本Ⅰ”中,马克思对社会关系的理解是经验实证主义的,而在“笔记本Ⅱ”、“笔记本Ⅲ”以及以后的《神圣家族》和《评李斯特》中,马克思对现实社会关系的理解则是经验历史主义的;同时,在上述文本中,现实社会关系的线索在马克思的思路中是处于次要地位的。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开始,现实社会关系的线索被马克思提升到了理论线索的主导地位,但是,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对现实社会关系的理解仍然是经验历史主义的。只有从《哲学的贫困》开始,马克思对现实社会关系的理解才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平台,但《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对现实社会关系的本质内容的理解还不是科学的,只有到《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时期马克思对现实社会关系的本质内容的理解才真正科学而深刻。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关于国家与市民社会的思想逻辑由黑格尔国家决定社会的理性国家观倒向市民社会决定国家观,其演进经历了幻灭、动摇、追求、建构四个主要过程。从其拨乱扶正的解构与重构历程中可得出三点启示:其一,市民社会决定国家,不一样的市民社会就会衍生不一样的国家,同时国家又反作用于市民社会;其二,国家与社会的统一不是无条件的;其三,在治理与善治的框架下只有国家、社会组织、市场的三足鼎立才是达成社会善治的理想形态。  相似文献   

19.
国家与社会关系分离程度较低,国家的相对自主程度在某种程度上超越社会的限度或制约,统治也就成为政府管理的基本实现形式。政府的失效与市场的失败出现,治理理论应运而生。从取向而言,政府治理所依赖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体现在:国家存在于社会;国家受制于社会;国家统一于社会。政府管理方式由统治方式向治理方式转变必须以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调整变化为基础:从两者合一到两者分离的转变;从两者的分离到两者的合作。  相似文献   

20.
转型时期解决我国失业问题具有极端重要性。解决失业问题的关键在于构建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既保障失业者基本生活,又有利于促进再就业的失业保障制度。当前,失业保障制度的健全与完善将有助于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推动劳动力在全社会范围内流动,进而实现劳动力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